“掘金”行动的成功挫败,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地提振了“光年计划”团队的士气。技术团队在张工的带领下,迅速完成了系统的深度清理和加固,并对整个防御体系在实战中暴露出的细微不足进行了优化。陈默的安防团队则对捕获的攻击数据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试图从中挖掘出更多关于“诺亚生命”激进派技术能力和行动模式的线索。
苏晚晴在内部进行了简短的表彰,肯定了团队的努力,但并未过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她很清楚,这只是一场防御战的胜利,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对手损失的不过是一次行动的时间和资源,其根基并未动摇,而“方舟”项目的阴影,依旧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
陆寒琛亲自来到了苏氏集团。他此行的目的,并非庆贺,而是带着新的情报与更深的忧虑。
“反击很漂亮。”他在苏晚晴的办公室里,开门见山,“我们通过你提供的追踪信标和攻击特征,反向锁定了他们在东南亚的几个活跃节点,并联合国际合作伙伴,进行了一次精准的打击,至少延缓了他们下一步的行动。”
他话锋一转,神色凝重:“但是,晚晴,文先生这条线,风险正在急剧升高。”
他调出一份分析报告:“我们分析了‘掘金’行动预警的传递路径和时机。文先生能在对方发动攻击前数日给出如此精确的预警,意味着他在‘诺亚生命’激进派内部的位置不低,甚至可能接近核心决策圈。这样的人,冒着巨大风险持续向你传递情报,其动机绝不仅仅是‘理念不合’或‘内部斗争’那么简单。”
“你的意思是?”苏晚晴心中微沉。
“两种可能。”陆寒琛目光锐利,“第一,他是激进派故意抛出的‘死间’,用真实的情报换取你的信任,最终在某个关键时刻,提供足以致命的虚假信息。第二,他代表的所谓‘温和派’,所图甚大。他们或许是想借你的手,重创甚至清除掉内部的激进派对手,然后……由他们来接手‘诺亚生命’的一切,包括之前激进派未能从你这里得到的技术。”
他看着苏晚晴:“无论哪种,你与他接触越深,卷入‘诺亚生命’内部权力斗争的程度就越深,风险也越大。”
就在苏晚晴消化着陆寒琛的警告时,周慕深的加密信息再次不期而至。这一次,他没有绕圈子。
【∮】:看来,“掘金者”变成了被挖掘者。干得不错。作为贺礼,附上一份关于“星图数据”的初步尽职调查报告。你会发现,这家公司与“诺亚生命”激进派的合作,远比外界看到的更深入。他们共享的,不仅仅是技术愿景,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位于东欧的数据处理中心。那里处理的数据,来源可疑,用途成谜。
随信息发来的,是一个加密的数据包。
苏晚晴与陆寒琛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周慕深再次提供了关键信息,这一次,直接指向了“方舟”项目可能存在的非法数据来源这个致命弱点!
陆寒琛示意陈默立刻对数据包进行安全分析。初步结果显示,数据包本身是干净的,里面的报告内容详实,指向明确,甚至包含了那个东欧数据中心的几个可能的物理地址和网络接入点。
“这份报告,如果属实,将是打击‘方舟’项目的重磅武器。”陆寒琛沉吟道,“但周慕深为什么要给我们这个?推动我们去攻击‘方舟’,对他和星耀资本有什么好处?如果他们真的与‘星图数据’有关联,这岂不是在自断臂膀?”
“或者,”苏晚晴缓缓接口,眼神深邃,“他们想借我们的手,除掉一个不听话的,或者知道太多的‘合作伙伴’?”
周慕深的行为,充满了这种令人费解的悖论。他似乎在帮助她对抗共同的敌人,却又与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每一次“帮助”,都像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让人看不清最终的落点。
送走陆寒琛,苏晚晴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面前仿佛摆着两条路。
一条是陆寒琛所建议的:逐步疏远文先生和周慕深这两个危险的信息源,依靠自身和陆氏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以更稳妥、但也可能更缓慢的方式应对威胁。
另一条,则是继续冒险利用这两条线,获取可能至关重要的情报,更快、更精准地打击对手,但同时也将自己置于更大的风险漩涡之中,甚至可能成为别人手中互相攻击的刀。
她拿起周慕深传来的那份关于“星图数据”的报告,指尖划过上面冰冷的文字和数据。
东欧数据中心……可疑数据来源……这确实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突破口。
文先生的预警刚刚被证实价值连城,周慕深的新“礼物”又摆在面前。拒绝这些信息,需要极大的定力和魄力。
她闭上眼,脑海中闪过“诺亚生命”激进派可能通过“方舟”项目操控城市数据的可怕图景,闪过“Aether”技术所代表的危险方向。
风险的背后,是机遇,是阻止更大灾难的可能。
她重新睁开眼,目光落在屏幕上那个与文先生联系的加密通讯器上。
然后,她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陈默的线路:
“陈默,我需要你动用一切资源,在不暴露我们意图的前提下,秘密核实周慕深提供的关于东欧数据中心的情报。”
她没有选择退缩。
在这片暗流汹涌的深海中,她知道,想要抵达彼岸,有时候,就必须学会与危险的旋涡共舞。
只是,她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小心,更加清醒。
因为这一次,她不仅要防备水下的暗礁,更要警惕,那递来船桨的手,是否也握着将她推入深渊的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