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集团总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倒映着行色匆匆的员工身影。表面一切如常,运转高效,如同精密的仪器。
然而,在茶水间、在走廊角落、在格子间的低语中,一丝微妙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看到了吗?今天又是那家‘御膳坊’的早茶点心,前台小张亲自送上楼的。”
“连续一周了吧?这位沈先生真是有心。”
“听说还是林总大学时的初恋呢,温文尔雅,海归精英,跟林总站在一起,那才叫郎才女貌。”
“比之前那位动不动就黑脸、强闯办公室的顾总好多了吧?那位压迫感太强了,吓人。”
“嘘!小声点,不想干了?不过……确实,沈先生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更好相处。”
流言如同水面下的暗涌,无声无息地扩散。它们并非恶意中伤,反而带着一种对“美好故事”的期待和憧憬,这更让它们具有了某种说服力。
乔欣端着咖啡杯站在茶水间门外,听着里面隐约传来的议论,眉头微蹙。她轻轻敲了敲门,里面的谈话声戛然而止。
两名女员工看到是她,立刻噤声,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乔、乔秘书。”
“嗯,”乔欣面色平静地走进去,接了杯水,状似无意地开口,“技术部那边刚发了份文件,需要尽快处理,很闲?”
“没有没有,我们马上回去工作!”两人连忙摆手,匆匆离开了茶水间。
乔欣看着她们离开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她能堵住一两个人的嘴,却堵不住这悄然蔓延的氛围。这种氛围,正在无形中为沈言之铺路。
她回到顶层总裁办公室,林薇正在批阅文件,侧脸沉静,看不出丝毫被外界影响的样子。那个装着沈言之手写信的抽屉,依旧紧闭着。
“林总,”乔欣将需要签字的文件放在桌上,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公司里……最近有些关于您和沈先生的议论。”
林薇笔下未停,声音平淡无波:“说什么了?”
“无非是些……觉得沈先生更合适之类的闲话。”乔欣斟酌着用词。
“哦。”林薇应了一声,听不出情绪,“员工们很关心我的个人生活?”
乔欣默然。她知道,林薇最厌恶的就是私事成为公众谈资,尤其是被下属议论。
“需要我去处理一下吗?”乔欣问道。
“不用。”林薇终于抬起头,眼神清冽,“越是压制,流言越是甚嚣尘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流言自会平息。”
她的冷静,让乔欣稍稍安心。但乔欣也敏锐地察觉到,林薇没有像对待顾承宇相关流言那样,直接下令切断源头。
这种区别对待,本身或许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沈言之的手段确实高明。他不直接追求,而是营造出一种怀旧、温和、深情的公共形象,利用环境和舆论,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
他送的不是早餐,是记忆的钩子;他写的不是卡片,是情感的催化剂;他激起的不是流言,是一种众望所归的错觉。
乔欣退出办公室,心里那点担忧并未散去。她感觉林薇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顾承宇留下的、充满控制与伤害的废墟,一边是沈言之精心布置的、通往过去的温柔陷阱。
而四周,弥漫着鼓励她走向后者的迷雾。
林薇在乔欣离开后,放下了笔。她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的城市。流言她并非毫无所觉,只是不屑于理会。
沈言之的步步为营,她看得清楚。那份被妥善收藏的信,与其说是动摇,不如说是一个警示,提醒她过去并非全然虚假,也提醒她当下需要更加清醒。
她不会轻易被流言左右,但不得不承认,在经历过顾承宇那般激烈的冲突后,沈言之这种不带来任何压力的“陪伴”,确实让她紧绷的神经得以片刻松弛。
但这松弛是福是祸,她心中自有衡量。原则的底线,并未因方式的不同而改变。她需要时间,厘清这究竟是真实的感受,还是脆弱时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