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答应悄无声息的就没了,琅嬅只有一点短暂的快意,随之而来的就是怅惘。后宫就这样,荣宠就那么点,你不争不抢,皇上不会白白送到你的手上。
东巡的脚步不会因为皇上和太后翻脸就停下,也不会因为朝堂上的暗流涌动而停下。
这一路上走的很快,琅嬅感觉还不错,沿路的风光无限好,这回没有满身的病痛和愁思,她能有心情好好的欣赏。
皇后心情好,其余人却都难免心情沉重了些。要知道玫嫔颇受宠爱,启程前暴毙而亡,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谁也不信。
可惜今生后宫格局跟前世不一样,除了皇贵妃一家独大,舒妃等人根本不成气候。
金玉妍到现在也不过是贵人,苏绿筠和海兰勉强又当回了常在。
她们都膝下无子,人微言轻,就算说点什么,也起不到作用。
皇上兴致高昂,沿途召见官员,巡视水利。琅嬅接见有品级的命妇,多加赏赐。
太后身子本来康健,可抵不过郁结于心,路程将要结束,即将返程的时候,她就感觉身体不适了。
皇上自诩是孝子,命令全程水路返程,减少舟车劳顿。
如懿已经将凌云彻安排到御前当差,每次远远看到,两个人都是会心一笑。
直看得惢心寒毛倒立,主子的做法是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了。
惢心作为翊坤宫掌事姑姑,私下听来的消息里,皇上已经更换了很多管事,那些各为其主的奴才都被皇上收拾了,现在的宫里可不同从前了。
她想要劝主子不要太过在意凌侍卫,瓜田李下的,说不清楚。
主子每次都是那副淡然的样子,说她和凌侍卫君子之交淡如水。
真是让人心悸。
走水路安逸,就是路上难免无聊,阿箬白天一般都会到琅嬅的船里陪着说笑解闷。偶尔魏嬿婉也会来,但她绝大多数时间都想着侍奉皇上。
阿箬对此不以为然,她侍奉了好几个主子,也遭了好多的罪,险些就没了性命,早就看透了后宫这帮女子。
所以皇上召她伴驾的时候,也想试探她的时候,阿箬斩钉截铁的说道,“奴婢不过是侍奉皇上的人,怎么能对公主的婚事指手画脚。”
皇上稍微放了点心,可还是想听她的心里话。
“不愿意,嫁女儿就是要放在眼皮子底下才好。皇后娘娘对奴婢有恩,奴婢怎么能愿意公主远嫁?”
阿箬感觉皇上放在自己脖子上的那只手,开始慢慢摩挲她后颈上的皮肉。
“奴婢不懂小王爷如何尊贵,可再尊贵,还能比皇上的公主尊贵吗?”
皇上心情很愉快,阿箬说对了他的心思,现在的璟瑟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嫡公主那么简单,她还是皇帝仅存的血脉。
要是嫁到草原出了什么事情,最该后悔的,就是他了。
“你不怕走了玫答应的老路。”
阿箬觉得皇帝的眼神十分危险,可她也是不怕的,“奴婢只是说了实话,要是说有私心,也是希望娘娘和公主都好。”
皇上笑了几声,把手从她的脖颈处移开,“服侍朕宽衣吧。”
“是。”
阿箬乖顺的替皇上换寝衣,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多亏娘娘提点,否则今日就走不出龙船了。
阿箬来看琅嬅的时候还觉得心有余悸,“皇上现在好吓人,总觉得会稍不顺心就会宰人。”
琅嬅笑着请她喝茶,“你胆子不是最大吗?也什么都敢说,怎么还怕了?”
“娘娘,”阿箬不满皇后毫不在意的样子,“奴婢说的是真话,皇上现在真的脾气好大。”
琅嬅低头喝口茶,又透过船上的雕花窗户看看河岸上的风景。
“你自己心里清楚就行,其她人还想着蒙蔽皇上呢。”
“皇上已经不是以前的皇上了,现在朝廷上想要过继宗室子的声音很大 ,你猜皇上心里是不是憋着一股邪火?”
“谁触了皇上的霉头,谁就要死。”
阿箬打了个冷战,这才是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九族就要治罪。
“奴婢一定不会瞎说的。”
就像琅嬅说的那样,如懿等人还觉得皇上和以前一样,她们还是按照自己以前的态度侍奉皇上。
她们自觉没什么,皇上却觉得她们别有用心,而且怠待自己。
哪怕是走水路,太后也病倒了。
琅嬅知道自己上辈子死在回京的路上,太后也助力了。
她又不是活菩萨,总不能人家处处难为自己,还要把脸伸过去挨打吧?
她受过的病痛折磨,也得让尊贵的太后娘娘品尝一二。
太医来诊脉,都说治得了病症,却治不了心病。
皇上当然知道太后的心结在哪,可他完全没有帮着解开的意思。
他是天子,都处处受到掣肘,太后又凭什么顺心顺意呢?
龙船停靠在岸边,今夜月明星稀,又无风。太后身体好了许多又觉得船里烦闷,想着出来走走散心。
出来后又改变了心意,直接到了皇上的龙船上,决心再谈谈。
可皇上根本就不想谈。
彼时如懿在龙船上伴君,她也不敢托大直接替太后说话,只能默默的抚琴助兴。
太后只觉得疲惫至极,“哀家不过就两个女儿,一个都已经嫁到了草原,皇上就不能留一个女儿给哀家吗?”
皇上神情冷峻,“皇额娘说的哪里的话?小王爷出身高贵,是贵婿的不二人选,旁人想要都要不来,朕都给了皇妹,皇额娘还有什么不满意?”
太后只觉得胸闷气短,险些上不来气,好在大风大浪见过不少,总算还知道不能给皇上脸色看。
“皇上不妨再仔细考虑考虑,哀家看今晚夜色不错,就让皇贵妃送哀家回去。”
如懿不解太后何意,但还是扶着太后出了龙船。
太后心情很不好,如懿也不敢多劝怕引火烧身。也不知道她们俩个人谁没留神看脚下,竟都掉进水里了。
“快救太后娘娘,快救太后娘娘。”
整个岸边大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