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云离去后,丙字十七号丹房内重归寂静。顾阳静立原地,面无表情,心中却念头飞转。
“外门小比,内门选拔……”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温热的丹炉壁。这确实是一条能更快接触宗门核心的路径,但也意味着更多的审视。对他而言,他的目标是玄丹门通往钧天大陆的传送阵,而非在此地争强好胜。
但内门弟子的身份,无疑能让他更名正言顺地学习高阶丹术,接触更深层的宗门隐秘,甚至可能获得使用那传送阵的资格信息。
“需要一个合理的身份跃迁。”顾阳眸光深邃。他不能一直停留在外门,那对他寻找传送阵的计划毫无助益。这次小比,是一个契机。
关键在于“度”。他需要展现的,是足以引起宗门注意,却又不会引来金丹乃至元婴老怪探究的“丹道天赋”。修为,必须严格压制在炼气期,这是底线。
接下来的日子,顾阳的生活看似依旧。他仍是那个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泡在丹房或药田的外门弟子顾七。但在无人察觉的深处,他的行动策略已悄然调整。
他减少了那些融入《幽狱镇煞经》意境的深层丹术实验,转而开始系统性地“复习”和“提升”玄丹门正统的炼丹手法。对他而言,这如同一位大学者回头翻阅蒙学读物,轻松之余,却也别有一番体会,能让他更好地理解此界丹道的基础脉络,查漏补缺。
他上交的丹药,品质开始从“普通”缓慢而稳定地提升至“良好”,成丹率也“艰难”地爬升到了五成、六成。同时,他“修炼”的《基础吐纳诀》也“不负众望”地让他“突破”到了炼气七层。这一切变化,都符合一个勤奋稍有天赋且运气不错的外门弟子形象。
这一日,他前往外事堂交接任务,准备兑换一门稍好些的控火法诀,为后续的“表现”做准备。
外事堂内人声鼎沸,远比平日喧闹。众多弟子围在最新张贴的布告前,情绪激动。
“小比章程出来了!奖励有筑基丹!”
“筑基丹?!天啊!我一定要拿到!”
“斗法和丹道,你们选哪个?”
筑基丹?顾阳眉梢微挑。一般普通炼气弟子打破头也要争夺的宝物,对于他来说却是无用之物。宗门以此作为奖励,显然意在激励所有外门弟子,筛选出真正有潜力的人才。
他挤上前,目光快速扫过布告。规则与他预想的差不多,斗法与丹道分列,综合评定排名,奖励丰厚,前三甲直接晋升内门。
“……小比前三甲,除直接晋升内门外,尚有资格申请观摩‘蕴丹殿’核心丹壁三日,并获金丹长老炼丹心得一份……”
看到这一条,顾阳的心跳微微加速了一丝。“蕴丹殿核心丹壁”?听起来像是存放高阶丹方或炼丹传承的地方。而金丹长老的炼丹心得,正是他目前急需的能够衔接基础与高阶丹道的关键知识!这比筑基丹对他有吸引力得多。
周围弟子兴奋地讨论着可能的对手,一个个外门风云人物的名字被提及。顾阳默默听着,将这些信息记下,这些都将是他“合理”表现时的参照物。
“顾师弟?”一个略带诧异的声音响起。
顾阳转头,是赵明。此时的赵明,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修为赫然已至炼气八层。“你也来看章程?”赵明打量着顾阳“炼气七层”的修为,语气带着优越,“顾师弟,不是师兄打击你,你这修为和丹术,恐怕连前百都进不去。不如像我,专心丹道,或许还有一丝机会。”他最近丹术小有进步,正是志得意满之时。
顾阳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窘迫和一丝被轻视的不忿,低声道:“总要试试,见识一番也是好的。”
赵明嗤笑一声,不再理会他。
顾阳离开外事堂,感受到整个外门区域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气氛。小比将至,风云涌动。
他注意到,一些平日难得一见的外门顶尖弟子也纷纷现身,或是前往传功殿请教,或是彼此切磋丹技,空气中灵力碰撞和药香交织,一派山雨欲来之象。
在路过传功殿外的广场时,他恰好看到一场小小的丹技切磋。对战的双方是外门颇有名气的两位弟子,一人操控火焰化作飞鸟,灵动非凡;另一人则稳扎稳打,药液融合间法度严谨。周围围了不少人喝彩。
顾阳驻足观看片刻,心中已有评判。花哨有余,根基不足,对药性本质的理解流于表面。这便是外门顶尖的水平么?他暗自摇头,以此为标准,他想要“合理”地取得前三,需要展露的实力,恐怕要比预想中再调高一些,但仍在可控范围内。
他回到丙字十七号丹房,关紧石门。地火熊熊,映照着他平静无波的脸庞。
他取出一份炼制“蕴元丹”的材料。这是一阶丹药中难度较高的,常用于炼气后期弟子固本培元,正好符合他即将“表现”的水平。
他没有动用《幽狱镇煞经》的意境,也没有使用任何超纲的技巧,纯粹以玄丹门正统手法,模拟着炼气七层修士的灵力和神识强度,开始炼制。
动作流畅,手法标准,对火候和药性的把握精准得如同教科书。但整个过程,又刻意保留了几分属于低阶弟子的生涩和灵力不济的“真实感”。
半个时辰后,丹炉开启,五颗圆润饱满、丹晕隐现的蕴元丹静静躺在炉底。成丹率五成,品质上佳。
顾阳看着这炉丹药,微微点头。这个水平,在外门足以跻身一流,但又不至于妖孽到让人无法理解。配合他“沉稳心性”和“勤奋苦练”的形象,足以解释得通。
“接下来,便是等待了。”顾阳挥手将丹药收起,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并非期待小比本身,而是期待那蕴丹殿的核心丹壁和金丹长老的心得。
窗外,月色清冷。玄丹门外门因小比风起云涌,而顾阳,他的目标,始终明确——学习,然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