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几次战斗,曹兴国让李勇统计一下部队伤亡情况。
“团长,账算完了。”李勇抱着个磨得发亮的铁皮盒子走进指挥帐,盒子里是清点伤亡的名册,纸页边缘都卷了毛边,“这几次硬仗下来,弟兄们折损快一半,现在能拿起枪的,满打满算就六百出头。”
曹兴国正用烙铁给新缴获的步枪编号,烙铁烫在木托上“滋滋”冒烟,闻言抬眼:“六百?比上次攻县城时少了三百多。”
“可不是嘛。”李勇把名册摊在桌上,上面密密麻麻的红圈刺得人眼疼,“黑风口阻击战没了十七个,诈城那会儿没了五十九个,跟康田、井上这几仗,又没了一百多……”他声音越来越低,“好多都是从狼寨一起出来的老弟兄。”
帐外传来脚步声,周铁山掀帘进来,他刚从医疗队回来,白褂子上还沾着血:“团长,重伤员能归队的只有二十三个,剩下的得送后方养着。”他看到桌上的名册,眉头拧成疙瘩,“又少了这么多?”
曹兴国放下烙铁,指节在名册上敲了敲:“兵源得补。李勇,你刚才说武器库里现在有多少家伙?”
“步枪七百多支,机枪十二挺,手榴弹三千颗,还有三门迫击炮和五十发炮弹。”李勇立刻报出数字,“上个月从县城搬来的军火还没动多少,足够装备两个团!”
“那就扩编。”曹兴国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周边村镇的位置画了个圈,“通知各乡的地下党,就说独立团招兵,只要是愿意打鬼子的,不管是农民、猎户还是散兵,咱们都要。”
周铁山眼睛一亮:“我看行!周边几个乡的年轻人早就憋着劲想参军,上次王家庄的二柱子还托我问,说能不能带着他们村的猎户来投奔。”
“猎户好啊。”李勇接话,“他们枪法准,熟悉山林,正好补充神枪手班。”
“不光招兵,”曹兴国补充道,“再找些铁匠、木匠,咱们得建个修械所,枪支坏了能修,手榴弹也能自己造。还有,让老乡们帮忙打听,有没有会骑马的,骑兵队也得扩扩。”
“团长,招兵的规矩怎么定?”李勇拿出纸笔准备记录,“要不要筛筛成分?”
“简单点。”曹兴国想了想,“第一条,抗日救国,心要诚;第二条,不抢老百姓东西,纪律要严;第三条,不怕死,敢跟鬼子拼。符合这三条,就收。”他顿了顿,“对了,给参军的发安家费,家里有困难的,咱们派人帮着种地、照顾老人。”
“这招暖心!”周铁山笑道,“这样一来,乡亲们肯定乐意送子弟来。”
当天下午,招兵的消息就通过地下党传遍了周边村镇。王家庄的二柱子带着七个猎户,扛着自家的土猎枪就来了;李家坳的铁匠张大叔背着工具箱,说要给部队修枪;甚至连县城里几个被日军逼着当伪军、后来逃出来的年轻人,也辗转找到了狼寨。
狼寨门口很快排起了长队,负责登记的战士忙得满头大汗。曹兴国站在寨墙上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周铁山说:“你带几个老兵,把这些新兵分分类,猎户编到侦察连,铁匠木匠去修械所,年轻力壮的先练队列和枪法。”
周铁山咧嘴笑:“放心吧团长,保证把他们练成嗷嗷叫的猛虎!”
正说着,一个背着大刀的壮汉挤到队伍前面,嗓门比铜锣还响:“俺叫赵大虎,是黑石岭的煤窑工,鬼子占了矿,杀了俺三个兄弟,俺要参军报仇!”
登记的战士刚要问话,赵大虎“哐当”一声把大刀往地上一剁,露出胳膊上的伤疤:“俺力气大,能扛机枪,要是不收俺,俺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曹兴国走下寨墙,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只要敢打鬼子,咱们就收。不过入了伍,得守纪律,不能再这么横冲直撞。”
赵大虎愣了愣,挠挠头:“俺听团长的!”
接下来的几天,狼寨天天像过节。新兵们在操场上练刺杀,喊杀声震得山响;修械所里,张大叔带着几个徒弟叮叮当当地修枪,火星溅得老高;骑兵队的老兵教新兵骑马,时不时有人从马背上摔下来,却咧着嘴爬起来再上。
李勇拿着新统计的名册跑来:“团长,才五天就招了四百多人!再加上原来的六百,咱们现在有一千出头了!”
曹兴国看着操场上整齐的队列,眼里闪着光:“给他们授枪。明天开始,分批带出去打游击,让老兵带着新兵,在实战里练本事。”
“打哪?”李勇摩拳擦掌。
“井上的骑兵据点不是还在县城外吗?”曹兴国冷笑,“就拿他们练练手。”
第二天一早,周铁山带着三百新兵,在老兵的带领下,悄悄摸到了井上骑兵据点附近。新兵们虽然紧张,却个个攥紧了枪,眼里透着狠劲。
“听我命令,先扔手榴弹,再冲锋!”周铁山低声下令。
随着一声令下,几十颗手榴弹呼啸着飞向据点,爆炸声过后,新兵们跟着老兵嗷嗷叫着冲了上去。据点里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只能狼狈逃窜。
赵大虎第一个冲进据点,扛起一挺缴获的机枪,笑得合不拢嘴:“俺也打死鬼子了!”
回到狼寨,新兵们举着缴获的枪支欢呼,脸上的稚气被硝烟熏得褪去不少。曹兴国看着他们,对李勇和曹正阳道:“看到了吧?只要给他们机会,这些庄稼汉、煤窑工,都能变成好兵。”
李勇点头:“照这势头,再过一个月,咱们就能打回县城了!”
曹兴国望着远处的群山,声音沉稳:“不止县城。咱们要让鬼子知道,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敢跟他们拼命的人。”
暮色渐浓,狼寨的操场上依旧热闹,新兵们在学唱抗日歌曲,歌声在山谷里回荡。一个刚参军的少年摸着新领到的步枪,问身边的老兵:“叔,咱们真能把鬼子打跑吗?”
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天上的星星:“只要咱们人越来越多,枪越来越响,总有一天能把他们赶下海。”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头,握紧了枪杆。
曹兴国站在帐外,听着这一切,对身边的警卫员道:“明天再去周边村镇贴告示,告诉乡亲们,独立团还在招人,只要想打鬼子,狼寨永远为他们敞开大门。”
警卫员应声而去,曹兴国抬头望向星空,仿佛看到了千军万马正在赶来的路上。
“团长,夜深了,该休息了。”李勇走过来。
“再等等。”曹兴国望着操场,“你听,这歌声多有劲儿。”
歌声里,有对家乡的眷恋,有对鬼子的仇恨,更有对未来的希望。这声音,比任何枪炮都更有力量。
“李勇,”曹兴国忽然道,“明天让文书把招兵的事写下来,也登报去。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独立团,越来越强了。”
李勇响亮地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