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市的盛夏,那叫一个热啊,简直跟个大蒸笼似的。蝉鸣声吵得人脑袋嗡嗡响,一波接着一波,跟那汹涌的潮水似的,热浪也跟着扑面而来,把人裹得严严实实。
于龙就那么静静地站在志愿者组织那间小办公室里。这办公室虽说不大,可挺温馨。他左手食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那道旧疤痕,这道疤啊,是上次还邹明远钱包的时候,被那檀木手串给划的。也正是那天,系统觉醒了,这疤就像命运在他身上刻的勋章,见证着他那不一样的开始。
“于先生,这是小军的资料。”志愿者协调员轻声说着,把一沓照片推到于龙面前。照片里,十岁的小军光着脚丫,站在那像蜘蛛网一样开裂的泥地上,身后是摇摇欲坠的土坯房,雨水直往下漏,跟瀑布似的。可小军手里紧紧攥着一本卷了边的旧字典,那模样,就好像攥着全世界最宝贝的东西。协调员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每天得走三公里山路去镇里借书,上个月暴雨把桥冲垮了,现在借书更难咯。”
“叮!”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来,在这安静的办公室里跟炸雷似的:“检测到留守儿童小军(编号36)存在知识渴求困境,真心帮助可触发奖励。”这声音,就像命运给他发来的神秘邀请函,带着他往一段未知又有意义的路上走。
于龙啥也没说,一把抓起外套就往外冲,那速度,跟离弦的箭似的。阳光洒在他脸上,明一块暗一块的,就像大自然给他画了幅特别的画。他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三天前在养老院的情景,李奶奶摸着小军的照片,眼里满是慈爱和心疼,说:“那孩子啊,总说书里有光,能照亮他前面的路。”
“寄到云贵山区?这邮费都能买十套百科了!”王大锤那大嗓门一喊,只见他正蹲在邮局台阶上,啃着冰棍,看着于龙把捆得整整齐齐的包裹往秤上搬。这包裹里,有崭新的《百科全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还有二十支精致的钢笔、三十本崭新的笔记本。最底下压着一张泛黄的信纸,上面画着个戴眼镜的小人,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知识是翅膀,能带你飞过山岗。”这稚嫩的笔迹,一看就是小军对知识满满的渴望。
“叮!”
系统音又欢快地响起来:“捐赠达成!奖励现金300元、‘教育信息洞察’碎片(能知道一个优秀在线教育平台)、‘远程关怀’成就。”这一个个奖励,就像星星似的,在于龙心里闪着希望的光。
于龙正满心欢喜地想看看奖励详情呢,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志愿者协调员的紧急来电,那声音急得都有点慌了:“于先生!小军他们村今早突发山洪,邮路断了!”
王大锤嘴里正啃着的冰棍“啪嗒”一声掉地上,眼睛瞪得老大,一脸难以置信:“好家伙,这雨下得跟天漏了似的,这包裹还能送进去?”那表情,就跟见了啥稀罕事儿似的。
于龙盯着窗外翻滚的乌云,那乌云黑压压的,就像个巨大的怪兽,张牙舞爪地笼罩着整个城市。他突然想起陈雪在福利院说的话:“真正的光,从来不是等来的,得靠自己去追、去点。”想到这儿,于龙眼神里闪过一丝坚定,转身就冲进了雨幕。他那防水外套在狂风里“呼呼”作响,就像他向命运宣战的战旗。
“让开!都让开!”
于龙跟头愤怒的雄狮似的,猛地撞开邮局后门。三轮车上还放着给福利院买的儿童画板,那些画板五颜六色的,就像孩子们心里五彩的梦。雨水“哗啦”一下就浸透了他的衬衫,可他小心翼翼地把包裹裹进防水布,像抱着个宝贝似的紧紧护在胸前,那专注劲儿,就好像在守护着全世界最珍贵的东西。
“你疯了?!”王大锤举着伞追出来,一脸焦急和担忧,“山洪能把卡车冲走,你这不是去送死吗!”
“叮!”
系统提示突然冒出来:“检测到极端环境,触发隐藏任务‘逆流而上’。成功就能解锁‘紧急运输’技能,失败就扣掉全部现金奖励。”这提示,就像命运给他出的一道难题,考验着他的勇气和决心。
于龙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对着手机镜头露出他那标志性的虎牙,半开玩笑地说:“大锤,记得给我拍张照,得拍出那种孤胆英雄的感觉,让我也过过当英雄的瘾。”那轻松的语气,就好像面对的不是啥生死考验,而是一场好玩的游戏。
越野车在盘山路上疯狂甩尾,就像只被狂风折腾的野兽。后视镜里,泥石流跟排山倒海似的,把最后一段柏油路都给吞了,那场面,就跟世界末日来了似的。于龙紧紧踩着油门,眼神里透着一股无畏的劲儿。就在这时,他瞥见副驾上的百科全书封皮,上面印着烫金大字:“给每个渴望知识的灵魂。”这几个字,就像燃烧的火焰,在他心里点起了希望的火种。
“前方五百米塌方!”导航女声尖叫起来,那声音尖锐得就像命运在警告他。
于龙猛打方向盘,车头灵活得像条游龙,擦着坠落的巨石就过去了,后视镜“咔嚓”一声碎了,就像这场惊险旅程的一个小注脚。他突然想起林警官说的话:“有些路,总得有人先走。”那坚定的话语,就像黑暗里的明灯,照亮了他前面的路。
“有人吗?!”
于龙踉跄着冲进村口,雨水顺着他的脸直往下流。可防水布下的包裹却完好无损,就像在说他那股不屈的劲儿。二十米外,小军站在泥潭里,手里举着半截树枝当旗杆,身后十几个孩子排得歪歪扭扭的,虽然模样有点狼狈,可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坚持。
“老师说……书是翅膀……”小军带着哭腔的声音在雨里响起来,听起来特别脆弱,可又特别坚定,“可是洪水把学校冲垮了……”这话说得,满是对没了学习地方的无奈,还有对知识那股执着的劲儿。
于龙慢慢解开防水布,孩子们一下子发出惊呼。崭新的百科全书在雨里泛着蓝光,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二十支钢笔插在泥地里,像一排倔强的小树苗,在风雨里坚守着希望的阵地。
“叮!”
系统提示炸开了:“隐藏任务完成!奖励‘紧急运输’Lv1、‘教育信息洞察’升级(能定位全国贫困儿童)、现金5000元。”这一个个丰厚的奖励,就像是对他勇敢行为的最好回报。
可于龙这会儿顾不上看这些奖励。他蹲在泥潭里,用衬衫下摆小心翼翼地给小军擦脸上的泥浆,那动作轻柔得就像在擦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孩子突然举起树枝,指着远处山坳,兴奋地说:“那里!有间漏雨的祠堂,我们……我们把桌子拼起来当教室……”那稚嫩的声音里,满是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话还没说完呢,祠堂方向突然传来一声巨响。于龙抬头一看,只见半截老槐树被洪水冲倒了,正朝着祠堂屋顶狠狠砸去,那场面,就像一场灾难要来了。
“快跑!”他一下子跳起来,就像只敏捷的猎豹。可没想到在泥潭里摔了个踉跄,那模样虽然狼狈,可一点没影响他保护孩子们的决心。小军突然抓住他的衣角,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有点羞涩地说:“这是……这是全村孩子攒的买书钱……”
铁皮盒一打开,于龙愣住了。里面全是零钱,一角的硬币、五角的纸币,还有几张皱巴巴的一元钞票。最底下压着张作业纸,上面用铅笔写着:“等攒够钱,就买本真正的书。”这简单的话,却饱含着孩子们对知识满满的渴望。
到了晚上,于龙在祠堂里支起手机支架。屏幕那头,陈雪正通过“教育信息洞察”碎片提供的平台,给孩子们上第一堂网络课。那明亮的屏幕,就像个希望的窗口,给孩子们打开了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王大锤举着手电筒照明,光束扫过斑驳的梁柱时,突然照出几个陌生的黑影。
“你们是谁?”于龙起身挡在孩子前面,眼神里透着一股警惕和坚定,就像只守护幼崽的雄狮。
为首的男人晃了晃手机,屏幕上出现徐坤的冷笑:“于老板好雅兴,跑到这破地方当孩子王?”他身后,几个打手模样的青年正搬着石块,看样子是想制造“意外”塌方,这阴险的计划,就像藏在黑暗里的毒蛇。
小军突然举起百科全书,书页在风里“哗啦哗啦”响,就像知识的呐喊:“叔叔,你知道蓝鲸的心脏有多大吗?”这纯真的问题,就像把利剑,穿透了打手们的恶意。
打手们愣住的时候,祠堂外传来警笛声。林警官带着民警冲进来,手腕上的檀木手串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就像正义的象征。
“邹先生报的警。”林警官拍拍于龙肩膀,笑着说,“他说有个疯子往山区跑,还带着危险物品,结果是个大善人。”这幽默的话,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徐坤的脸一下子变得铁青。他盯着于龙左手食指的疤痕,冷笑说:“于先生这双手,倒是适合干脏活。”这嘲讽的话,就像冰冷的箭,想刺痛于龙的心。
深夜,于龙坐在祠堂门槛上查看系统面板。新解锁的“远程关怀”成就旁边,静静躺着张照片:小军和孩子们举着钢笔,背后是漏雨的祠堂,可脸上却洋溢着比阳光还亮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又充满希望。
“于哥!”王大锤举着手机冲出来,兴奋地说,“刘记者要采访你!说要把这事写成头条!”那激动的声音,就像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世界。
于龙却盯着祠堂屋檐滴落的水珠。那些水滴在青石板上砸出小坑,就像孩子们用钢笔在泥地上写的字,那一个个小坑,就像孩子们对知识执着追求留下的印记。
“叮!”
系统提示突然闪起来:“检测到持续性正向影响,触发连锁任务‘星火计划’。任务目标:三个月内建立首座乡村希望图书馆。”这新的任务,就像燃烧的火把,点燃了于龙心里更大的梦想。
于龙摸出口袋里皱巴巴的信纸,那是给小军的鼓励卡片,背面不知啥时候多了行小字:“当你为别人点亮灯时,自己的路也不会暗。”这温暖的话,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山风卷着雨丝扑进祠堂,吹开百科全书某一页。上面印着句加粗的话:“知识不是阶梯,而是翅膀——它能带你飞越任何高山。”这坚定的话,就像知识的宣言,激励着每一个人勇敢去追梦。
祠堂外,有个黑影正用望远镜观察着这一切。望远镜镜头反射着月光,映出半张被烧伤的脸。他对着对讲机低声说:“目标已确认,是否启动b计划?”对讲机那头传来沙哑的笑声:“游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