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辽国人真是阴魂不散!”
童震心中暗骂一声,随后问道:
“贾学究,来人是谁?”
“外面来的那人,自称叫作耶律天,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番将。”
听到来人是天寿公主,童震立即摆了摆手:
“贾学究,麻烦你去说一声,就说我不在,让他们赶紧走!”
贾居信却露出一个苦笑的表情:
“衙内,这二人手里拿着圣旨,非说奉了宫里那位的命令前来宣旨,嚷嚷着让你赶紧出去跪迎接旨呢!”
“什么?她一个辽国人怎么会拿着大宋的圣旨?是赵佶糊涂了,还是你看花眼了?”
见童震一脸怀疑的表情,贾居信拍着胸脯保证道:
“小生看的十分真切,那人手中拿着的确实是圣旨!只是不知这给衙内的圣旨,为何要一个异国番将前来代传!”
童震这才确信贾居信没有看错,不禁低头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童震突然开口命令道:
“董澄、刘克让,你们两个赶紧去找一块木板!”
虽然董澄二人不知道童震要木板做什么,但是却没有丝毫迟疑,径直出去寻找木板。
不多时,董澄二人带着一扇门板去而复返。
“衙内,仓促之间,实在找不到木板,你看这个可以吗?”
童震看了一眼董澄二人抬着的赤红门板,一脸满意道:
“好好好!此物更好!”
说话间,童震就趴在了木板上,然后笑着说道:
“有劳贾学究和两位兄弟陪我一同去领旨吧!”
童震趴在门板上,一路被董澄二人抬到了绿柳山庄的大门口。
今日天寿公主身穿一件紫色劲装,腰间悬着一把七星宝剑,整个人看上去精神抖擞。
她的身边还站着一个昂藏大汉,正是辽国大将阿里奇。
“耶律将军,两位远道而来,小可真是有失远迎!快,里面请!”
一见天寿公主,童震趴在门板上,满脸堆笑道。
天寿公主见状蛾眉深蹙,冷声问道:
“童震,我等乃是堂堂大辽上将,今日又奉令前来宣旨,你本该跪地迎接,可是为何做出这副模样,莫不是故意羞辱我等?”
童震一连长叹三声,然后才沉声解释道:
“耶律将军勿怪!且容小可慢慢道来!”
“哼!本将军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话要说,你要是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非到大宋皇宫参你一本,治你一个不敬之罪!”
天寿公主一双凤目圆睁,握着拳头威胁道。
“敢问耶律将军可知禁军统制王庆?”
天寿公主略一思索便沉声答道:
“你说的可是和李集将军比试的那个贼、那个人?”
从天寿公主的言语中,童震听出来了其中的恨意,心中偷笑不止,脸上却不动声色,重重地点了几下头说:
“正是此人!”
“童震,本将问的是你为何对我等不敬,你提此人做甚?”
“耶律将军有所不知,前几日小可正是被这王庆所陷害,诬告小可当众杀人行凶。那开封府尹派人将小可捉到开封府牢关押,牢中犯人多与我有嫌隙,所以——”
童震故意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罢了,这些事不提也罢!可怜我一身好武艺,还落下了这一身伤病!”
“虽说现今已经还了小可清白,可伤势未愈,因此行动不便,实在不能跪地接旨,还请耶律将军见谅!”
说完话,童震还故意咳嗽两声,装作有气无力地模样。
那情形,看上去真是可怜之极!
“你没事吧?伤势重不重?”
天寿公主情不自禁地关心道。
可是下一秒,天寿公主就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于是红着脸,怒声说道:
“这王庆贼子真该千刀万剐!他此时何在?”
“开封府尹派人去捉王庆之时,可惜王庆那厮提前得到了消息,早就畏罪潜逃了,此时身在何地,根本无人知晓!”
天寿公主满眼怒意,厉声说道:
“若是有一天让本将捉到这王庆,我一定将其碎尸万段!”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耶律将军也算是为小可报仇了,小可在此先行谢过了!”
“耶律将军,那这圣旨——?”
天寿公主随即将手中的圣旨交到童震手中,快速说道:
“这圣旨的内容你自己看吧!”
童震接过圣旨立马低头查看起来。
看完以后,童震冷笑着说道:
“耶律将军真是好手段!竟然找来了圣旨,逼着小可护送你们去辽国!”
天寿公主却满脸得意道:
“这世上的事,只要你出得起价钱,那么一切都可以做到!”
“耶律将军,按理来说,有圣旨在此,小可无论如何也应该陪你们走一遭,可是如今我这副模样,如何能跟你去千里之外的辽国?”
天寿公主微微摇头道:
“童衙内放心,眼下我等的使命尚未完成,因此还不急着归国,我们可以等到你的伤势痊愈再出发!”
看来此次辽国之行,再所难免了!
童震想到此处,也不再推脱,轻轻地点头答应道:
“好!既然耶律将军言已至此,那小可就接下这圣旨了!”
天寿公主见目的得成,展颜一笑道:
“好!那本将就祝衙内早日康复!告辞了!”
言罢,天寿公主立刻转身朝着远处离去,阿里奇始终一言不发地跟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
等天寿公主走远之后,童震才收回目光,从门板上站了起来。
“衙内,此去辽国事关重大,要不你还是去和枢密大人商量一下?”
贾居信走到童震身边,低声建议道。
“圣旨已下,爹爹岂能为我忤逆圣意?再说了,此事背后肯定少不了高俅等人,我不想让爹爹左右为难!”
“可……”
贾居信本想再劝,童震抢先说道:
“无妨!此去辽国我正好还有正事要办!再说了,有董澄等人与我同行,此行定然无虞!”
贾居信这才勉强同意下来:
“既然如此,衙内此去一定千万小心!”
……
转眼间,年关一过,刚刚正月初十,童震便从童贯口中得知要出发前往辽国的消息。
与童贯等人辞别以后,童震便带着董澄、刘克让、余呈、李宗汤、韦扬隐五人一起护送辽国使臣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