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的地点选在一家酒楼的大包间,一桌能坐下接近二十个人的那种。
这种包间一般要提前预定,甚至还要提前确定菜品。
所以江启这是早有想法啊。
因为事先通知,所以刑侦队的大多数人都准时到达,只有少部分因为案件的事情迟到。
迟到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甚至面对亲人之间的聚会他们也时常因为工作迟到甚至不到场。
大家等了一会儿,说说笑笑。
乐宁对各组之间的成员和组长之类的已经非常熟悉,所以自然和别人寒暄着。
说起八卦来,这些人也不遑多让,这个和刻板印象中的沉默寡言不太一样。
不过主要是面对同事这样,对其他人有很多不可说。
乐宁也和纪博文他们讨论一下手上的案子,猜测明天得到结果的胜算有几成。
每个人赌的胜算还不太一样。
其中江启算是赌得最大的,他赌有九成。
赌注是结果出来后,赌得最偏离结果的人给赢家们购买附近的特产糖果。
所有人到齐后,江启看着宣布了为什么聚餐。
惊讶的人非常多,然后就是大家对竞争大队长这事儿的讨论。大家都比较坦荡,要争就争,不争就不争。
主要是拿出自己的成绩来,到时候上面领导考虑。
乐宁属于置身事外那一拨,主要是她资历浅。
随后就是恭喜转文职和退休的人。
江启还代表队里的人,给退休的老侦查员送了鲜花,祝贺老同志的顺利退休。
在做刑侦的生涯中,这些人见证了离开和背道而驰,一路走到结束,是非常不容易的。
乐宁也由衷为老同志开心。
如果乐焦明还在,他今年也和卫英兰一样,到了正式退休的年龄。
作为自己名义上的父亲,哪怕他们相处的时间没有那么多,她心里也是把他看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尤其这个人值得怀念,又被喜欢的人在乎着的时候,想起是一定的事情。
不过这些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很快情绪就会被其他东西掩盖。
这个年代不流行预制菜,酒楼以真材实料大厨正宗菜为噱头的时候,酒楼的菜色十分美味。
乐宁难得吃撑,加上酒楼距离卫英兰的店铺不远,乐宁准备询问完江启后,直接走路去找她。
聚餐差不多两个小时,因为没喝什么酒,所以比一般聚餐会快一些。
还好的是作为请客的人,江启走得比较晚,乐宁能等到他。
乐宁在门口拦下江启,并且示意他在无人的路边站着聊一会儿时,他脸上并没有诧异。
“说吧?想问什么?”江启没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直接靠着马路的栏杆一角,询问拦住自己的乐宁。
他幽深的眸子盯着面前扎着简单马尾,透着清透的皮肤在昏暗的灯光下,将五官勾勒得越发浓墨重彩,看着像老旧电影里的明星一样。
他本来不准备直接宣布这件事,不过他想乐宁可能会问他,所以选择了宣布这件事,期待他来问自己。
从饭桌上他就看见她若有所思的表情。
不过她真的拦住自己想问的时候,他还是有些惊喜的。
乐宁总感觉江启看自己的眼神非常意味深长,她选择了忽视,直接问道:“江队你前途无量,为什么选择放弃呢?”
在她眼里江启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之前他办的案子她也了解过,非常的厉害。
她以为这样的人是喜欢这个行业的。
没想到,现在却是要离开,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江启说道:“非工作时间,还是直接叫我名字吧,我们不过相差四五岁。”他说完顿了顿,才继续,“至于为什么放弃,源自我和我父母的约定,我本身志向不在刑侦上。现在时间到了,我遵从我本来的决定,选择离开。”
或许乐宁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倾诉对象,江启看着她不解的神情,继续说道:“我比较喜欢商业,很喜欢现在蓬勃向上的经济,喜欢这些背后代表的一切。”
“不是因为身体或者心理原因,那太好了。”乐宁听到江启的话,长舒了一口气笑道。
江启眼底闪过意外,看着乐宁说:“我以为你会劝说,看来我没有选择错告知真相的人。”
乐宁摊手:“如果我妈要我一定去当老师或者做非警察相关的,哪怕我去干了再多年,我也不会真心喜欢。有机会放弃,我和你一样肯定第一时间放弃。”
她不会因为别人不和她有不一样的想法生气,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上辈子她没满足遗憾,这辈子差点没满足遗憾,没人比她更懂得其中的难受。
江启选择遵从自己的想法,这对她来说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江启听到乐宁的话,心弦微动,伸出手:“以后我们还会经常联系的吧。”
“肯定,我们是朋友。”乐宁伸出手和他修长干净的手掌相握,肯定回答。
江启不知道会不会有纯粹的异性友谊,不过这一刻他想的肯定不是和乐宁做朋友。
两人松开手,江启看天色已经暗下来,说道:“你这会儿回家了吧,要不要送你。”
乐宁说了一下自己要去找卫英兰,江启表示正好顺利,直接让她上了自己的车,顺道载她去。
走路还是坐车乐宁没那么坚持,点头答应下来。
车上两人聊了很多,比任何时候都多。
卫英兰和请的小妹下班时,看到的就是乐宁和人再见的画面。
听到是江启的时候,卫英兰还有些意外,说道:“这里算顺利吗?”
“我们聚餐,在湖边酒楼那里。”乐宁怕她有太多想法,连忙解释。
卫英兰听到这话,只能悻悻作罢。
在她的眼光里,江启算是自己女儿上佳的对象选择之一。
本来还以为两人有暧昧火花,现在没有,对她来说十分可惜。
乐宁苦笑一声,让她别多想了,拉着她和小妹告别回家。
卫英兰很快就不想那些了,在路上开始和乐宁算起账来,表情兴奋雀跃,说马上就能还姑姑钱,还能有一笔结余了。
到时候再辛苦一段时间,凑凑也给乐宁添一辆车。
在她看来,女儿早出晚归的,该有个代步工具。
最重要的还是单位里大家都有,她女儿也要有,她不想她女儿看着苦兮兮的。
乐宁想反对,不过反对无效。
在昏黄的路灯下,两人在幽静的人行道石板上慢慢走着,如同每一次乐宁接卫英兰下班一样。
对乐宁来说,幸福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