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启翻看完尸体情况后,将手里的文件夹递给乐宁他们,让他们也传阅一下。
法医这边依旧还在讲一些尸体的情况,其中具体年岁的人对应的身份信息是谁现在基本已经有了定论。
“希望这些能帮助到你们,让你们尽快侦破这个案子。”法医们将这些尸体全部盖好,再收拾后对这负责侦查的江启他们说。
他们加班加点的目的也是这样,加快侦查这边得到尸体信息的时间,加速案件的侦破工作。
包括其他部门也一样。
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让案子快点侦破,这样才能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告慰死者的冤屈。
“会的,辛苦你们了。”
江启拿着文件,眼圈熬得全是青黑,面色疲惫的他们说道。
然后是痕检这边,他们会对现场的情况进行还原。
江启把法医这边得到的信息,还有他们调查的大致情况告知了痕检这边。
他们要做的,就是和刑侦一起,通过现场的痕迹,对现场进行还原。
这样的情况在之前的杀人案子中还进行过两次,如果有错误,他们还会对错误的推断进行推断,重新改变结果。
就像一个讨论会,所有人一起讨论。
这样的讨论会,在这些结束后,江启还要带着其他重要了解案子情况的人进行开会讨论,最终确认案子所有情况和调查方向。
因为案情重大,所以最后他还要向领导陈述。
这就是乐宁要了解案子的意义,他们需要清晰的对案子一切的了解,然后才能准确判断案子的情况,才能不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做出胡乱调查的决策。
乐宁低声和成从容说痕检这边案件现场还原的意义和注意事项,随即沉浸到其中。
“首先我们能确定的是,车上除逃掉的司机以外,死亡一共十二个人。炸弹在这个位置……”痕检拿着笔,指向公交车第九排的位置,“这辆车是新的公交车,因为要增加站票的位置,所以这里只有单排座椅。引爆炸弹的人就坐在这个位置,从现场爆炸的情况来看,凶手的炸弹是放置在略微靠近前排的位置的,是八排的下方。”
江启说:“因为有座位挡住爆炸冲击的原因,所以依旧是九排受到的冲击最大是吗?”
痕检点头说:“是的。所以我们的判断和法医那边一样,认定是九排是引爆炸弹的凶手。”
“剩下的人根据现场残留的痕迹,我们对他们的位置进行了推断……”
痕检拿出记号笔,在白板上的公交车示意图的上开始绘画死亡时所有人的站位和坐下位置。
前面后面以及左边。
乐宁回忆了一下文件的位置,看向分配到站位的011号。
他身量较高,因为在距离凶手一米多远的地方站着,所以受到的爆炸冲击相当大。
她第一次在现场看到的心声景象,就是来源于他。
乐宁又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回忆自己脑海里看到的,肯定了痕检的推测。就她看到的现场人员分布情况,和痕检的相差无几,最多是座位的左右不太一样。
不过现场已经毁坏得不成样子,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厉害了。
她没有纠正,不是她不够较真,是较真这个没有意义,只是同一排的左右位置出现了错误而已,这对案子来说无关紧要,而且她也拿不出证据证明一点。
关于这件事,她自己知道就好了。
她知道的,她自己知道就行。、
得到座位图,剩下就是爆炸的情况,说明后剩下的就没什么了。
知道了事发时现场的情况,紧接着就是爆炸专家对炸弹的分析。
为了节省时间,江启直接召集所有人,开始对犯罪分子的讨论会。
乐宁和成从容只好搁置手里的工作,参与到这场正式的讨论中。
这里主要也是让领导也知道,他们的工作做到什么地方了。
临进办公室门很多时候,江启叫住了乐宁说话。
他说:“一会儿你坐在丁组旁边,到时候要发言的就积发言。”
乐宁疑惑地看向江启,按道理来说,这现场怎么都轮不到她坐在丁如心旁边的。不过既然江启这样说了,她只能满心疑惑答应下来。
丁如心和齐问他们听到了,脸上都没有任何异议,反而都有些意味深长又信任地看向她,眼底是对乐宁的肯定。
既然同事没什么异议,乐宁只能坦然接受了。
就这样,进门后,乐宁坐到了丁如心身边。
江启作为队长,开启了整个11.13特大公交车爆炸案案情讨论会。
靠窗那边对面前面几位全是领导,他们同样也为这个案子焦头烂额,毕竟现在这个案子已经传遍全国,破案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迫在眉睫的事。
江启对案情进行简单的陈述后,就是法医和痕检的陈述,主要是人数和大致年龄身高以及现场的破坏程度。
最后就是炸弹专家的陈述。
乐宁微微坐直了身体,炸弹对破案应该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警方需要的重大线索。
“经过我们对现场的提取,这个炸药就是纯粹的土制炸弹。凶手将大量的火药装入两个焊接好的铝制方形罐子中,罐子高25cm,直径15cm,然后……”
炸弹专家走到白板旁后,画出两个罐子,然后对罐子的大小和材质进行介绍。
包括对罐子大致结构进行分析。
乐宁听着大概懂了,凶手是将炸药塞入罐子中,找来纸巾填充,再在罐子上钻孔插入引线。这样的炸弹,俗称“土炸弹”,按照凶手制作的罐子大小,以及现场的破坏力来看,走的是力大砖飞的路子。
随着乐宁心里的分析,专家也再度开始解释道:“引线如果引燃,在密闭的空间内,空气急剧膨胀,这个炸弹就会瞬间爆炸。他的引线大概很短,可以在极快的时间内点燃炸药,迅速产生爆炸。”
“凶手是不是还做了伪装,我在现场有看到其他燃烧物。”乐宁问。
她没什么紧张惧怕的心理,只要有疑惑就会问。
炸弹专家看向乐宁,对她肯定地点头说:“是的,他用了胶带将两个炸弹缠绕在一起。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还是用了一个背包,里面塞满了衣物再将两个炸弹放进去,伪装是出门提的衣服。”
乐宁垂眸,这和吴敏那里说的也对得上。
而且这东西,只要使用大众化一点袋子,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
凶手这是铁了心要拉人下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