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径者”计划的启动,像一块投入本就涟漪不断的湖面的巨石,在灰烬堡垒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紧张、不安、期待、决绝……种种情绪交织,让堡垒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所有资源开始向计划倾斜。技术工坊日夜不停地闪烁着焊接的火花和能量测试的辉光。针对高辐射环境的铅衬防护服被赶制出来,虽然沉重,却能提供基础的保护。基于对“哭泣峡谷”能量乱流数据的初步分析,螺丝带领团队尝试改造旧的磁场探测仪,希望能制造出可以预警空间扭曲和能量风暴的简陋设备——“乱流嗅探器”。
疤脸的先遣队成员选拔极其严格。除了必备的战斗素养和废土生存经验,更重要的是意志的坚韧和对灵能网络的亲和度。最终,一支由二十名精锐战士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被确定下来。他们开始进行高强度的适应性训练,包括负重越野、辐射环境下战术动作、以及利用灵能网络在复杂环境中进行短程无声通讯的练习。
夜莺也没有闲着。她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对“星火”的深度沟通中。她需要确保在进入那片被称为“哭泣峡谷”的绝地时,自己与“星火”的连接足够稳固,能够敏锐地感应到可能存在的“方舟”节点的呼唤。同时,她也在不断调整和强化自身与堡垒“深根”网络的连接,试图寻找一种方法,即使远行,也能维持一种微弱但不断线的精神链接,这既是她的生命线,也是关键时刻可能的信息通道。
山猫则忙于统筹全局,制定详尽的行动方案和应急预案。路线规划、物资清单、遭遇不同敌人的应对策略、通讯中断后的联络方式、甚至是……最坏情况下的撤离和堡垒后续行动指南。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沉重的压力让这位坚毅的防卫官眼角又添了几道细纹。
堡垒的其他成员,则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修复和日常工作中。他们明白,只有后方稳固,前方的“寻径者”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一种无声的默契在所有人之间流淌,他们将担忧与祝福,都化为了手中更加用力的敲打、更加细致的检查和更加坚定的巡逻。
出发的前夜,月光清冷,透过修复中的围墙缺口,洒在堡垒内部。
夜莺独自一人在堡垒内漫步。她走过修复中的能量栅格节点,感受着其中稳定流淌的能量;走过那片被灵栖族净化的试验田,指尖拂过嫩绿的叶片;走过喧闹过后陷入沉寂的技术工坊;走过防卫队员坚守的哨位……
她要将这一切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这是她要守护的,也是她即将为之冒险的根源。
在山猫的坚持下,一套为她特制的、融合了“活金”合金丝线的轻型防护服被送了过来。同时送来的,还有一把利用“清道夫”关节材料改造的、拥有极强韧性和切割能力的短刃,以及几个浓缩了堡垒现有最高能量技术的“应急能量棒”。
“保重。”山猫只说了两个字,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老狼默默地将一个用变异狼牙和废弃电路板做成的小巧护符塞到她手里,“带着它,伙计们的念想。”
疤脸则只是对她点了点头,独眼中闪烁着野兽般的凶光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第二天黎明,天色未明,寒风凛冽。
“寻径者”先遣队在堡垒东南侧的起降平台集结完毕。二十名队员,包括疤脸和夜莺,全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负着沉重的行囊和装备。他们的脸上涂着伪装油彩,眼神在防辐射面罩后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没有盛大的送行仪式,只有核心成员和部分轮值的防卫队员沉默地站在周围。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沉重和对未知的敬畏。
夜莺最后看了一眼在晨曦微光中轮廓逐渐清晰的堡垒,那淡金色的护盾如同呼吸般微弱地闪烁着。她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辐射尘味道的空气,转身,面向东南方那片被朝霞染上不祥红晕的、通往“哭泣峡谷”的荒原。
“出发。”
她的声音透过面罩内部的通讯器,清晰地传达到每一名队员耳中。
疤脸一马当先,沉重的军靴踏碎了冻结的土块。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钢铁溪流,离开了堡垒温暖的灯光,汇入了废土无边无际的灰暗与危险之中。
山猫和老狼站在围墙上,目送着队伍的身影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起伏的丘陵和浓厚的辐射尘雾之后。
“他们会回来的。”老狼像是在对山猫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山猫没有回答,只是握紧了拳头,目光依旧死死盯着队伍消失的方向。
堡垒的日常仍在继续,但所有人的心中,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希望的火种,已被一小队勇敢的人携带,走向了黑暗的深处。能否点燃更亮的火焰,照亮更远的未来,答案,藏在东南方那片连哭泣都会被风声吞没的峡谷之中。
寻径者已踏上征途,而等待他们的,是已知的危险,更是无穷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