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利兹联4:0富勒姆的胜利还在媒体热议中,秦川的私人办公室却迎来了一通意外的电话。
电话刚接通,阿里汉的开场白还没落地,秦川那头先漫不经心地笑了声,语气里带着点调侃:“阿里指导,国家队近来可是春风得意啊——刚敲开世界杯大门,忙得脚不沾地吧?”
阿里汉在那头轻咳一声,嗓音沙哑却透着爽利:“确实没闲下来,热身赛赛程刚敲定。”
“那我们这边可得提前‘戒备’了。”秦川靠回椅背,指尖轻点着桌面,直截了当问,“陈子川、孙续洋都不在你这回的名单里吧?”
阿里汉被逗笑了:“放心,这回不动他们。9月的热身赛,只征召国内球员,避免疲劳受伤。”
秦川眉峰挑了下,语气里多了几分探究:“那你特意打给我,是另有事儿?”
“是。”阿里汉顿了顿,声音沉了些,“我想给你推荐个门将——小孩。”
秦川没接话,只静了一秒,等着下文。
“王大雷,大连的,刚满十六,现在是国少的主力门将。”阿里汉报出名字,语速慢了些。
“十六岁?”秦川的声音里添了点讶异,“你是想让他进利兹联的青训梯队?”
“不是青训。”阿里汉咬字格外清楚,“我想让他直接进你的一线队体系。”
秦川笑了,但笑声里没什么温度:“你确定他扛得住?利兹的门将位置可不是练手的地方,更不是摆着看的形象工程。”
“我比谁都清楚。”阿里汉的语气陡然认真起来,“他现在身高一米八七,臂展比同龄孩子长一截,反应快得像弹弓,扑救动作野但不拖泥带水——你要是在国少场边看过他扑点球,迎着对方前锋的眼神一点不怵,直接飞身堵死角,就知道我为什么特意打这个电话。”
秦川坐直了身体,语气彻底收了松弛:“你这通电话,不是因为他‘不差’,是因为你觉得他‘值得’,对吧?”
电话那头静了三秒,阿里汉的声音才缓缓传来:“他是国少队里唯一一个,比赛最后十分钟敢对着比他高一头的后卫吼站位、喊防守漏洞的小孩。摔得膝盖破了皮,爬起来照样扑单刀;就算丢了球,转头就跟后防沟通怎么补位——他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乖天才’,但身上那股不怵疼、不怵错、敢跟成年人硬碰硬的野劲,是门将最缺的狠劲。你会觉得,这孩子哪怕现在嫩点,也值得赌一把。”
秦川沉默片刻,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行。把人送过来吧,让他来利兹试训。”
电话挂断的瞬间,秦川收起手机,几天后利兹联会迎来个十六岁的中国门将。
他不是球探考察名单里的人,不是西约克郡本地选来的“自己人”,更不是俱乐部名单里标红的“重点投资对象”。他只是个敢在国少赛场,对着比自己高一头的后卫吼站位的少年;是没摸过五大联赛草皮,是16岁就进入国家队主教练视线里的愣头青。
三天后,利兹的天果然没让人意外——还是在下雨,阴冷的风裹着潮气往人骨头里钻。
王大雷站在训练场侧门,鼻尖冻得通红。没戴帽子,额前碎发被潮气打湿,贴在脑门上像。
他站了几秒,才慢慢抬眼——那片草皮是绿的,和大连的球场没差,可草尖沾着的水珠、远处看台上印着的利兹联队徽,都在提醒他:这是利兹联。他心里门儿清,今天这场试训,能不能留下来,全看自己能不能“扑”住机会。
场地另一头,训练器材摆得像齐整,移动球袋贴线放着,便携小门和定位靶板擦得干净。守门员教练奈尔·马丁正低头翻训练表,脸上带着熬夜的倦意,可抬眼时,眼神利得像刀子。
他扫了眼走来的少年,声音压得低,没什么温度:“王大雷?”
“是。”王大雷点头,眼神亮得很,没半点怯场。
奈尔没多余寒暄,直戳重点:“今天是试训,不是教你怎么扑球。就看三样:脚步够不够快,反应够不够敏,判断准不准。”
“明白。”
“身高?”
“一米八七。”
“体重?”
“七十九公斤。”
“手套合手?”
“自己调的绑带松紧,扑球时从不会滑掉。”王大雷嘴角勾了下,带着点少年人的小底气。
奈尔这才正眼打量他两眼,转身往场地走:“行,开始吧。”
第一组是门线反应测试。助教站在十二码线,球发得又快又密,左右高低穿插着来,不给半分喘息。
第一球是偏左低平球,王大雷横扑快了半拍,掌心只擦到球边,球擦着门柱滚出底线;第二球奔着右上角死角去,他起跳慢了些,指尖堪堪蹭到球皮,球撞在横梁上弹了回去;第三球贴地斩,他往左扑时膝盖蹭着草皮滑出去,护膝沾了满泥,却把球牢牢压在了身下。
第四球来得突然——他没喊没叫,全凭本能侧扑、低身、探掌,硬生生把球托出了门柱。落地时肩背撞在立柱上,闷响传得老远,看台边有人低低吸了口气。可他没捂肩,没哼声,捡了球扔回助教手里,转身又站回了门线。
第五球——他像只离弦的猎豹,猛地扑了出去,指尖稳稳按在了球上。
第二组是高空球处理,试训中卫故意上前冲撞干扰,模拟英式足球里常见的吊传冲击。
第一球他起跳太急,被中卫一撞就失了平衡,落地时脚踝崴得轻颤,却只是踮了踮脚,没吭声;第二球他后撤半步,借着对方的冲劲猛地顶起身子,双拳击出远角,落地时脸蹭到草皮,沾了块黑泥,他抹都没抹;第三球最险——前锋佯装后点插上,球却悄悄坠向前点。
王大雷早横移了一步,腾空时头偏着躲开冲撞,双手扣住球的瞬间,整个人被撞得横着滑出去半米。手指却像钉在球上似的,攥得死紧。“啪”的一声,他把球摁在草地上,鞋钉在泥水里划出道白痕。撑着肘爬起来时,他拍了拍胸口的草屑,只一句:“再来。”
最后一组是一对一封堵,禁区前沿放着“突袭型”前锋,模拟反击时的极限扑救。
第一球,他出击急了,被前锋假动作晃得单膝跪地,球钻了近角;第二球,他守得太稳,反被对方小角度捅射绕了过去;第三球,前锋想故技重施,王大雷却沉住了气——直到对方抬腿射门的瞬间,他才猛地贴地飞扑,手掌像粘在球上似的,把球按在了身下。
前锋收脚不及,差点踩在他肚子上。他顺势翻身坐起,深吸了口气,右肘被草皮磨破,血珠混着泥水渗出来,红得扎眼。
场边静悄悄的。奈尔走过来,瞥了眼他的肘,语气没波澜:“还来吗?”
王大雷抬头,眼里没半点退缩,只剩运动后的急促喘息:“我还能再扑十组。”
场边的风里,秦川站了很久,一言不发。他看着那个后背汗湿、沾满草渍的少年,一步一步走回门线——没回头看教练席,没刻意摆姿态,只抬手比了个“准备好了”的手势。
奈尔终于走到秦川身边,说了句:“动作糙了点,但‘野’得在点子上。”
“怎么说?”秦川问。
“细节得磨,比如落地的缓冲、出击的时机,但他扑球的集中很好——不是为了耍动作好看,就是奔着把球拦在门外去的。”
秦川没点头,也没提“留下”,只轻描淡写问:“他会说英语?”
奈尔笑了:“只会说‘Yes’和‘明白’,但给块翻译板,他能把战术要求读明白。”
秦川看了他一眼,语气淡:“我不喜欢会说漂亮话的人。”
训练结束时,王大雷正蹲在地上擦手套,指缝里还沾着泥。秦川走过去,隔着两步远问:“觉得自己今天表现怎么样?”
王大雷抬起头,眼里没忐忑,只剩未平的喘息,却亮得很:“第三球的低平球、第五球的死角,我都慢了半拍,该再快一点;高空球被撞那下,站位还是偏了。”
“摔得那么重,怎么没喊疼?”
“门将要是喊疼,那多半是球已经钻进门里了。”他说得认真,没半点装腔作势。
秦川沉默了两秒,点了点头:“明天上午十点,去行政楼六楼签字。”
王大雷愣了愣,攥了攥藏在身后的拳头,声音有点哑:“谢谢您给我机会。”
“机会不是我给的。”秦川看着他肘上的伤,语气平静,“是你抱着‘一定要扑出去’的劲,自己拼出来的。”
第二天上午十点,分秒不差。
利兹联行政楼六层的小型会议室里,没有鲜花点缀,没有媒体镜头聚焦,签约仪式就只摆了球衣展示架。长条桌旁只坐了四个人:法务莉莉·哈里森、新闻官克莱尔、翻译助理,还有秦川——桌上摊着一份合约、几页空白文件影印件,以及一杯瓷杯装的热茶,细白的热气慢悠悠往上飘,是克莱尔特意让人备的温茶。
王大雷穿着件洗得挺干净的深灰夹克,坐得笔直。这大概是他第一次穿这种“半正式”衣服,领口扣得严严实实。
莉莉把合同往他面前推了推,指尖点在打印加粗的条款上,语速特意放平缓,避开了拗口的法律术语:“签下这份合同,你就是利兹联正式注册球员了。起始合同三年,附带两年优先续约权。第一年会被球队外租,不会马上进英超比赛大名单——这些都听明白了吗?”
王大雷点头,声音比试训时稳了些:“明白。”
“要不要翻译帮你逐页核对内容?”莉莉又问。
“不用。”他伸手拿起合同,指尖划过页面上的英文条款,头没抬,眼神跟着文字一行行扫,连附则里的小字都没放过。
克莱尔在旁边笑着插了句:“说真的,你是我见过最认真的年轻球员。”
王大雷没接话,翻到最后一页签字栏,拿起桌上的签字笔。笔尖落在纸上,笔迹还带着少年人的生涩,却每一笔都压得很重,墨痕在白纸上洇出浅浅的印子。签完“王大雷”三个字,他“咔哒”一声按回笔帽,指尖还沾着点没干透的墨。
秦川这才起身,脚步轻缓地走过去,伸手递向他“欢迎来到利兹联。”
少年立刻站起来,腰杆挺得笔直,对着秦川深深鞠了一躬。没说多余的客套话,只抬头时声音不高,却咬得很实:“我不会让你们后悔的。”
签约事宜落定,莉莉将几页合同仔细叠好、归档收妥,克莱尔笑着寒暄两句,转身离开了会议室。助理捧着球衣与随行物品送向宿舍,翻译则快步赶往训练部,敲定外租的最后细节。
会议室门轻轻合上,屋内只剩秦川一人。他背对着空荡的房间立在落地窗前,肩膀终于悄然松了些——那是紧绷许久后,才敢卸下的力道。
他没立刻回办公室,反倒绕到走廊尽头,径直走向楼上的专属休息室。这里是他办公之外的落脚处,从无闲人叨扰,窗外正对着伊兰路的训练场。
天色渐沉,草皮上的灯光还亮着。远处几名青训球员仍在练最后的射门,脚步声与球鞋拍击草皮的声响断断续续飘进屋里,在寂静中格外分明。
秦川静立片刻,指间夹着笔帽,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敲窗沿,目光落在远处的训练场,像在看球员,又像在看更远的东西。
几分钟后,他才坐回桌边,打开了那个熟悉的系统界面。
他熟门熟路翻进卡库,手指没有半分迟疑,径直点向“门将”一栏。
整张卡库里,门将模板只有两张:一张是雷内·阿德勒(2007–08赛季),而另一张,是他今晚唯一的目标——伊克尔·卡西利亚斯(1999–2000赛季)。
那是张满是少年气的卡面:背景模糊,卡西的轮廓未脱稚气,眉眼尚带青涩,眼神却透着股不符年龄的冷冽。下方文字简洁明了:
门线反应极快,扑点成功率极高;心理素质强,越是大场面越稳定;出击果断,落点判断清晰;指挥力尚浅,但敢指挥、敢动。
秦川盯着卡面看了会儿,声音轻得像自语,却带着笃定:“光有合同保证上场时间不够,得实力先足够好,才有资格真站上那个位置。”
话音落,指尖点下【绑定】。界面只轻闪一瞬,便重归沉寂——没有多余特效,没有提示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靠在椅背上,秦川闭了闭眼。中国队的门将这块短板,总算补上了。
深夜的伊兰路,灯光已熄得七七八八。休息室外的长廊空荡荡的,只有天花板上的水管偶尔传来回暖的轻响。秦川拎着外套出门,脚步放得很轻,没坐电梯,一步一步慢慢走下楼梯,像是要把心里那点翻涌的热度,慢慢压回沉稳的节奏里。
外面起了风,停车坪旁旗杆上的白蓝队旗被吹得猎猎作响。秦川仰头望了眼夜空,连颗星星都没有。低头看表,已近凌晨一点。
他掏出手机,只发了一条信息:“明天上午开会,把梅斯的合作推进上日程。”
消息发出去,他又站了会儿,直到风势稍歇,才慢慢拉开车门。
第二天上午十点,行政楼三层小会议室。
窗帘半掩,侧斜的日光洒在会议桌上。维多利亚坐在左侧,克莱尔抱着一摞材料站在桌前,莉莉靠在墙边没吭声。桌上摊着份打印稿,红笔勾勒的“合作草案初稿”格外醒目。
秦川没落座,立在窗前转着一支黑色签字笔,等克莱尔说完才开口,语气干脆:“条款不用绕弯子。”
“我们要的很明确:给王大雷梅斯主力门将的位置,保不住这点,合作免谈。”
克莱尔点头:“我知道怎么写。但他们不傻——一个十六岁的中国门将,一个没任何新闻的球员,谁也不敢直接就答应把主力位置交给他。”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秦川把笔一顿,语气平淡却有分量,“你就说:王大雷可以试训,但试训归试训,卫星俱乐部的合作协议得签。他们要是试训以后,肯定愿意。”
两天后,法国梅斯。
这间会议室没有香槟,没有落地窗,地板是老旧的褐木,人一走动就轻轻吱呀响。秦川身边坐着克莱尔和莉莉,对面是梅斯体育总监奥利维耶、主教练德布尔;守门员教练塞甘也在,没说话,只靠在墙边听着。
气氛说不上热络,却也不僵——像两拨人都揣着算盘,谁都等着对方先亮牌。
奥利维耶低头翻着协议草案,一页页翻到最后,才抬头问:“你们真愿意出一千万欧元?”
“合作三年,分期付,不算赞助。”克莱尔从容应答,“是合作基金,覆盖球员接待、设施共享、训练师协同,还有伤病康复互通。”
“所以,你们不只是为了这个门将?”
秦川摇头,语气平静:“王大雷只是开始。”
德布尔皱了皱眉:“可你们坚持要他当主力。”
“不是‘要求’。”秦川迎上他的目光,“我们给的,是有能力打主力的球员。”
一直没说话的塞甘忽然开口,声音不高:“你们倒是很有底气。”
“你看过他的训练录像。”秦川看了他一眼,字字实在,“没经过任何剪辑。”
奥利维耶轻咳一声,打破沉默:“那我们要保留试训权。”
“可以。”秦川答得毫不犹豫,“但协议今天就得签。试训后要是觉得他不行,你们可以不用,但我们的合作框架得先立住。”
几人交换了个眼神,塞甘没再犹豫,轻轻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时,天已经黑透。秦川没多留,签完字就起身告辞。门口风正紧,克莱尔裹着外套送他到车边,拉开车门前忍不住问:“你真不担心他们试训完反悔?”
秦川低头拉开车门,声音轻却笃定:“我看球员的还没出过问题。”
车门合上,尾灯亮起,车子缓缓驶离梅斯的训练基地。
王大雷抵达梅斯那天,天飘着细蒙蒙的雨。
他拎着黑色旅行包下车,在基地门口站了会儿,盯着那块旧金属牌匾看了两眼。训练场里传来哨声,一群穿深红色训练服的球员正在边线练折返跑,身影在雨雾里有些模糊。
有人带他去宿舍,递过钥匙,简单交代了两句:“明天上午,队内训练赛——跟一线队主力踢。”
没有测试,没有模拟,是直接对抗。王大雷没多问,只点了点头。
第二天上午,训练场上风更大了,把雨丝吹得斜斜的。
德布尔站在场边,手插在风衣口袋里,对塞甘说了句:“让他去替补组。”
塞甘点头,把王大雷分到蓝队,对手是梅斯一线队主力。热身时没人多看他一眼——他穿的球衣没印号码,手套是从利兹联带来的。
哨声一响,比赛开始。
第5分钟,主力前锋加布里埃尔在禁区内突然转身抽射,球速快,角度刁钻。王大雷扑出去时没喊一声,也没多余动作,精准封住近角,身体像起飞似的低压在草皮上,把球死死按在身下。
第11分钟,对方边路传中,三人同时抢点。王大雷比所有人早半秒起跳,摘球时在空中轻巧转了个身,避开身后中卫的冲撞,落地时脚步稳得像扎根在草皮上。
第17分钟,主力中场斯特罗伊突然发威,30米外一脚贴地远射,球路诡异,力道十足。王大雷脚步轻挪两下,判断快得惊人,扑救动作干净利落,像被球的轨迹“吸”过去似的,稳稳把球托出横梁。
第22分钟,梅斯主力发起连续攻势:第一脚射门被他挡出底线;角球开出,他单手托球刚落地,中路球员立刻补射——那一秒,他侧扑出去的动作极快,连教练席都听见草皮被蹭出的“呲啦”声。
球,没进。
场边静了足足半秒,德布尔才低声开口:“停一下。”
塞甘吹响哨子,队员们停下动作,喘着气看向场中央——那个穿无号球衣的亚洲少年还蹲在地上,双手撑着膝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和雨水打湿,贴在眉骨上,喘息声细而急,却没半分慌乱。
没人再怀疑他。
当天晚上,梅斯教练组的内部会议开得很短。
德布尔直接拍板:“这个人,我们可以给主力。”
塞甘翻着训练记录,语气平静却肯定:“他不只是能打梅斯主力—以他现在发挥出来的实力在整个法甲都能打主力。”
远在利兹的秦川,深夜里收到了梅斯发来的租借确认书,他笑了,果然,然后默默的签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