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志对县长这个称呼,开始还想着纠正一下,但想一想感觉好像也没什么。反正人家就是顺口的称呼而已,要是自己太在意了,反倒显得矫情,这么一想也就作罢了。随便吧!
李远志和农技员都站了起来,几个人都面带微笑,跟群众们点头致意。
院子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林国喜等掌声停下后,接着说:“具体项目还没有确定下来,现在还是在讨论阶段。等有了结果,我们会开会通知大家的,到时候你们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们都会一一答复的。现在大家都先回去,不要在这里影响县长的工作, 都回去吧!”
可大家正在兴头上呢,一时都没有要走的意思,还在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林国喜的劝说,只是让他们说话的声音小了点儿而已。
大家都在心里想着:在这待一会儿,听听到底怎么发家致富嘛,咱们都不走,他总不能硬赶我们走吧。
鲁明华看看朱家妯娌俩,又看看冯巧姑侄俩,几个人心领神会,杨慧说:“孩子们都快放学了啊,我得赶紧回去做饭了!”
王雪梅说:“建明要睡觉了!嫂子,我们一起回去吧!”
冯巧和鲁明华异口同声的说:“是呢,孩子们马上就回来了,是该回去做饭了!”
冯纤说:“你们都忙,我去看看几个孩子跑去哪儿玩了?”
被一群大妈婶子围在中间的王素娥,也笑着说:“是该做饭了,我得去帮帮冯巧,她还要给这些领导们做饭呢,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转眼间,院子里所有的女人都说笑着出了院门。司机小王说了一声:“我到车上补个觉去!”也出去了。
朱家兄弟对视一眼,紧跟着也带头往门外走去,一众男人虽然都意犹未尽,甚至心有不甘,但看别人都走了,也只好一边继续高谈阔论,一边跟在他们后面鱼贯而出了。
屋子里一下子就清静了,几个人这才重新坐下,接着先前的话题,继续深入展开讨论。
种植项目首先是确定种什么品种。周云生推荐种植桑树和枸杞;罗少华推荐蔬菜主种辣椒和大蒜。
李远志说:“你们两位都讲讲你们的推荐吧。让大家心里也好有个底。周同志你先来讲吧!”
周云生认真的说:“好!我们能种的药材其实有很多,但考虑到大家刚刚开始投入生产,资金又有限,我才推荐先种植好这两种, 以后的事情,你们再自己看着办。”
周云生接着解释道:“选择桑树,是因为你们现有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那片山坡上原本就有的桑树,只需要对其进行重新修枝、嫁接,并做好施肥和管理工作,就能让桑树茁壮成长,很快获得收益。”
马东升和林国喜都看向苏建国,他们都想起来了:这人之前说的,浑身能赚钱的药材里不就有这两样吗?
林国喜问周云生:“周专家…”
周云生和罗少华都笑了,异口同声的说:“别叫什么专家,叫名字就行!”“叫什么专家呀,听着怪别扭的!”
李远志也笑,说:“以后咱们得长期打交道,你们老这么客客气气的说话,不觉得累人吗?”
众人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气氛变得轻松了,关系却是拉近了不少。
林国喜从善如流,问周云生:“周同志,这桑树都有哪些药用价值啊?”
周云生笑着解释说:“桑树浑身都是宝啊。桑根也就是桑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对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桑枝能祛风湿、利关节,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桑叶就更常见了,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作用,咱们平时上火了,泡点桑叶茶喝就很不错。
还有桑椹,能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是滋补的佳品,像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这些症状,吃桑椹都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惊喜。马东升搓着手说:“没想到这桑树用处这么大,可不就是浑身是宝吗?”
林国喜也兴奋地说:“那请周同志多多指点,咱们得赶紧动工啊,争取早日见到收益。”
苏建国问:“周同志也跟我们讲讲枸杞吧!”
周云生点头说:“考虑到你们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枸杞是非常适合种植的。而且,枸杞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栽培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我才决定把它推荐给你们种植的。”
马东升试探着问:“枸杞也浑身是宝?”
周云生笑着点头:“没错,枸杞确实浑身是宝。枸杞果,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枸杞子,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对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很多人喜欢用它来泡茶、煲汤,长期食用对身体大有益处。”
众人听得眼睛发亮,周云生接着说:“枸杞叶也有药用价值,它能补虚益精、清热明目,还可以用来做菜,像枸杞叶蛋花汤,味道鲜美又营养。还有枸杞根皮,也就是地骨皮,能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可用于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等症状。”
大家越听越激动,仿佛一片红彤彤的枸杞园就呈现在眼前,全都笑容满面。
林国喜笑着两手一拍,说:“周同志,你说得太对了,这枸杞咱必须种!”
马东升也跟着附和:“对,就种枸杞和桑树,咱们好好干一场!”
两人干劲十足,恨不得马上就动手开始种植。
李远志说:“大家不要着急,这些问题我们后面再讨论。现在先听听罗同志跟大家讲讲,另一个蔬菜种植项目。罗同志,你来说吧。”
罗少华先说了一声“好的,李县长!”又清咳一声,接着说:“我们把土质分成三类:砂土、黏土和壤土,我们这里的土壤就属于壤土。它的性质在砂土和黏土之间,是属于很好的土壤。它既能保水又能保肥,养分含量适中,土温也很稳定,很适合咱们种植蔬菜。 只有一点:我们这里少雨多旱!这个要考虑进来。”
他的语速不急不徐,让大家都能听得清楚,听得明白。
“既然种什么菜都可以,那我们就要考虑,我们到底种什么菜,能有更宽的市场前景呢?就是说,哪种菜更好卖,还能抵抗风险呢?”
他这一段话,犹如往池子里扔了块石头似的,瞬间让在场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开始哗哗的转起来。
种菜谁都会,但种什么能赚钱,还能扛风险?这个问题就不好说了,大家地里都在种,卖给谁啊?
稍一思索,大家都反应过来了。顿时,都不由得大笑起来,笑声愉悦爽朗。
罗少华老脸泛红,解释说:“我这可不是投机取巧!这不是……”
林国喜赶紧打断他的话,笑着说:“没有人说你投机取巧,你这可是为了我们考虑,是用心良苦啊!”
马东升开心的笑容都收不回去,说:“真的是考虑的太周到了,辣椒耐旱,还能一直卖:青辣椒、老辣椒、红辣椒、干辣椒;大蒜也一样,蒜苗、蒜薹、蒜头,咱们可以瞅着市场什么好卖,咱们就卖什么;不好卖,咱们就让它们继续长在地里,等等再卖!”说完又是一阵开怀的哈哈大笑。
李远志看着这一切, 也是满面笑容,激动又欣慰,心里想着: 这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只要把控好方向,就这么发展下去,让农村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就不再是梦想了!
想到这里李远志向苏建国看去,想跟他一起展望一下未来,一起分享心里的欢喜。
仅是在医院里短短的相处了几天,李远志就发现苏建国这个人很有头脑,对一些事物总有他独到的见解。
李远志是很喜欢听苏建国说话的, 他不仅风趣幽默,思想活跃不墨守成规,说出来的话也往往能给人带来新的启发。
林国喜和马东升也向苏建国看过去,苏建国好久都没说话了,他在琢磨什么呢?
李远志问:“苏大哥,你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 说出来让我们听听啊!”
苏建国本是在马扎椅上半躺的姿势,这会儿听李远志问话,他坐起身来,不好意思的说:“李县长,我就是没事儿在这瞎琢磨,有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都竖起了耳朵,脸上全是期待和兴奋,他们猜测这人一定又有了什么好主意,只不过是嘴上谦虚而已。
两个农技员都感觉到了几个人的情绪变化,也一脸饶有兴趣的的看着苏建国,好奇他到底能说出什么更好的方案来。
李远志说:“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大家一起琢磨嘛!”
苏建国更加不好意思了,他挠挠头笑着说:“我真是瞎想的,这事情还为时过早呢,先等这些都长成规模了再说吧?”
众人的兴趣都被他给吊起来了,哪肯就这么放过他啊。
林国喜笑着催促苏建国,说:“苏老表,你要再不说,可就是故意卖关子了,你这是在吊我们胃口啊!”
李远志也怂恿说:“赶紧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马东升鼓励说:“建国,你不说时间还早吗?那想法成不成熟,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是个好方法,正好我们慢慢想着,到时候这计划不是就更完善了吗?”
一众人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着苏建国。
两个农技员在心里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要拆台的呀!
苏建国看推脱不过去了,索性也就说了。他清了清嗓子,说:“我想的是等这些长成规模以后,我们自己办个加工厂,把它包装好再售卖出去。”
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这人的脑子转的是不是太快了一点儿?我们这刚刚起步呢,他都跑到半路去了?
李远志先反应过来,忍不住拍手叫好,然后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笑的那叫一个畅快淋漓啊!他就知道苏建国肯定能给他带来惊喜,果然不出所料。
越想李远志越是开心。他说:“苏大哥,你就是我们的好军师啊!你这是设计了一整套的方案啊!种植是第一步计划;开加工厂就是第二个计划了。你现在说早,可两三年以后,这将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了!真是太好了啊!”
其余的几个人也都纷纷回过神来,对这个设想大家都觉得很好。
李远志的笑意怎么都止不住,他轻咳一声,压抑住心里的激动说:“苏大哥,能不能说说你是怎么想到开加工厂的?”
苏建国倒是一本正经,他说:“我也没怎么多想。我就想着把咱们的产品包装好了,不是更有卖相嘛, 说不定还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人家看着干净又好看,心里也高兴嘛!”
说到这,他有一些为难的苦笑着说:“就是要造厂房,要买机器,不算人工,光这些都要花不少的钱呢! 所以,我就觉得我这是想的太远了,咱们现在可啥也还没有呢!”
这一番话说完,犹如在沸腾的开水锅里,“哗啦”一声浇了一碗冷水下去,瞬间让一众人冷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