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寻思贾政变化。
抬头看到黛玉,正在做手势,羞着宝玉。
宝玉则咬着牙,看着黛玉笑。
两个情绵绵,意切切!
宝钗瞧见,宝玉看黛玉的眼神。
再想起前世自个倒在雪里。
苦苦地看向火堆边的宝玉。
那时,多希望宝玉回过头,看一眼雪中的自己!
此时看宝玉脸上笑容。
心里又升起一股冷意。
宝钗不再去看宝玉、黛玉,省得添堵。
走到贾母侧面,站在那儿。
听得贾母向贾政说道:“你要这么说,我可不爱听,你要宝玉考一个状元,宝玉的老子,怎么不先考一个状元呢!”
宝钗好笑,老太太疼孙子的心,倒真的胜过疼儿子!
贾母这一怼贾政。
王夫人乐坏了!
心里这个畅快呀。
王夫人抿着嘴笑。
寻思道,还好还好。
你为难我的儿子。
也自有人为难你!
看你如何再嘲笑我的宝玉。
贾政在贾母面前。
立即怂了!
向贾母说道:“老太太教训的是,是儿子无能!”
贾母听得贾政认怂。
想着贾政这岁数了。
我为护宝玉怼儿子。
有点过意不去。
贾母向贾政说道:“不是我要驳你的面子,宝玉也是做老子的人了,你也要收收之前的态度,做一对父慈子孝的、父子才好!”
贾政听了贾母的话。
寻思儿子大了。
娶妻生子的人了。
当着儿媳妇的面,总是嘲讽宝玉。
确实不好。
我也不指望宝玉读书!
贾政向贾母说道:“老太太说的是,宝玉也只是读书上淘气些,其它都好,小夫妻和气,还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儿子不会为难宝玉,读书上,儿子也不逼宝玉了。”
贾母听贾政说,读书上不逼宝玉,倒放了心。
寻思读书又不是逼出来的。
自个想读,自然读得好。
以前我也没逼你读。
你不也是读得很好。
只要不逼宝玉。
宝玉自然读得好!
贾母点头。
对贾政说道:“你心里清楚便好,你父子好好的,读书交给我的乖重孙子!”
空空道人笑道:“好一个曾祖母,儿孙怎么玩都行,责任给重孙儿担了!”
贾母忽听得怀中思义。
发出一串咿呀婴语。
立即向贾政笑道:“义儿答应了,你听,义儿说行、嗯!”
老太太译这婴语
听得众人都笑起来。
渺渺真人叹道:“世人都说功名好,古今将相今何在!曾老祖还爱上功名了!”
贾政忽听得自个怀中婴儿。
忽然也咿咿呀呀地。
低头看向怀中贾思仁。
贾思仁正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贾政。
贾政寻思,难道真的听懂了。
向思仁说道:“仁儿,你这是也同意了?”
宝钗看着两小儿互动,果真有趣。
这边王夫人欢喜地想着,好了好了。
思仁、思义都同意读书,将来中状元的事,交给他们了。
我的宝玉,不用辛苦了!
贾母乐呵呵地,向贾政笑道:“都答应了,你也不用逼宝玉了!”
又转向宝玉说道:“你和黛玉两小夫妻,过得开心,我便开心,状元的事,留你儿子去考好了!”
贾政听得贾母吩咐。
看看怀中思仁。
心里叹道,老太太爱孙心切。
这大考的担子。
压在了重孙肩上。
小小婴儿,似真懂话儿,可别吓坏了。
我得给我的孙儿减减压。
贾政笑道:“状元哪里是易事,思仁和思义两个,将来好好读书就成,至于功名,考得啥是啥,不重要的!”
贾母寻思,我当然知道,状元不易。
那状元,全国三年方能出一个。
凭我贾氏,十年也难出一个。
但我们有黛玉呀。
林家出个探花。
贾母向贾政说道:“论我们贾家,本是不用读书的,你爱读书,离状元也还远,你要宝玉读书,宝玉自己不喜欢,离状元自然更远。”
说着看向黛玉笑道:“我们林姑爷厉害呀,读到探花,探花离状元近呀,抬抬头便够着了。”
各人听了,笑而不言。
不知道林姑爷的探花,和贾家扯啥关系。
贾母说道:“我们宝玉娶了黛玉,自然沾了林家的书香,林姑爷的书香气,自然由黛玉传到孩子身上,古人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林姑爷,做上探花位置,思仁和思义两个,长大了,自然可以挪一挪,去那状元座上坐一坐!”
王夫人心里嘀咕,林姑爷是书香。
我们王家二舅爷,也是读书,才上的仕途。
怎么不是沾了王家的书香呢!
想要提一提王子腾,又想起林姑爷是探花,压不下去呀!
王夫人只好含笑,附和老太太说道:“可不是么,儿媳妇带来的书香,我们思仁——”
想到思仁、思义又乐了。
王夫人此时由衷地笑道:“正如老太太说的,我们思仁思义,去那状元座上坐一坐。”
宝钗瞧着,这其乐融融一家人。
寻思,咋的换了黛玉,连老爷、太太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