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从赵姨娘那里出来。,
回到正院!
去贾母屋里,看贾母不在。
听雪雁说,贾母、王夫人等。
都在黛玉处。
贾政便来到黛玉处。
先看看两个小孙子。
才向贾母说了收成的事。
贾政说道:“今年收成不错,除了留下的粮食,其它的换了银子,银子本还宽裕些!”
贾母想起出城时光景。
现在刚好了点,还是节俭些好。
有备银,心才不慌。
贾母向贾政说道:“宽裕些,也要省些花,现在不比从前了。”
贾政寻思,今年收成。
十之去三了。
明年收成。
还不知十去几呢。
怕以后宽裕不了!
贾政叹道:“现在不宽裕了,银子也省不出来了。”
贾母听了奇怪。
在乡村旷野。
并无多少用银子的地方。
咋就不宽裕了。
贾母向贾政笑道:“银子跑哪里去了?”
贾政叹道:“谁能知道,我们种的田,也有赋税,庄上来了几个官家人,收去三成的银子,这还是留了人情的,明年不知怎么收呢!”
王夫人听了不解。
咱家都被抄了。
现在这田里收成的银子。
官家凭什么还来抢!
王夫人说道:“我们自个儿买的田,自个儿雇人种,他们凭什么来要银子?”
贾母听了贾政、王夫人的话。
寻思抄家时。
被赶到府外。
后又被赶出城来。
半乞半讨,行走到这里。
方明白,富贵权势没了。
生如蝼蚁!
蝼蚁什么活法呀。
谁都可以踩一脚!
贾母说道:“既是官家来要,必也是律法里有的,我们现在是庶民,也许庶民,就是这样的生活!”
贾政听了贾母之言。
实实感叹,老母亲是真聪明。
贾政点头叹道:“老太太才是明白人,来的人里,有个叫宗扬的孩子,人很不错。说我们家,只要有人取得功名,这些都可以免的。若是没有功名,明年收多少,便由不得他了!”
王夫人奇道:“功名不就是做官吗?当初老爷,不就是得了功名,做的官么!”
寻思贾政的官。
已经被捋了。
现在是庶民。
王夫人说道:“皇上贬了你,哪里还会让你做官!”
贾政说道:“宗扬说,我们家出个秀才,那些赋税,便都可以免了,不用做官也行。”
王夫人笑道:“这个好说,老爷再去考个秀才来。”
贾政苦笑道:“我被贬后,是考不得的!”
王夫人听了,看一眼宝玉。
向贾政说道:“老爷考不得,宝玉可考得?”
贾政说道:“除了我和代儒,族里谁都考得。”
王夫人乐了。
向贾政笑道:“这就简单了,让宝玉去考一个。”
贾政抬头去看宝玉。
本要奚落宝玉几句。
抬眼看到黛玉。
寻思黛玉面前,贬低儿子。
便是说,儿子是个没用的人。
我是黛玉亲舅舅。
让黛玉嫁给我没用的儿子。
岂不寒了黛玉的心!
况且宝玉是当爹的人了。
不看儿面看孙面。
也得给宝玉,留点儿体面。
贾政向王夫人笑道:“太太当这秀才,很容易考么?”
王夫人未及答言。
宝玉接口说道:“其实,考个秀才,也不难的!”
贾政忍不住了!
脱口说道:“好大的口气,不难,你考一个来,让我也开开眼。”
宝玉向贾政说道:“老爷可以把要考的书,归归类给我,我现在去读也不迟!”
贾政心里好笑。
那些书,岂是一日读成。
三岁开蒙,背到十岁。
理解要十年二十年。
还得开窍才行。
有人读了一生,也捞不到个秀才。
就你那点作诗的基础。
再来学这些书。
去考秀才。
等到猴年马月吧!
贾政说道:“书,找给你倒不难,难的是,等你学好了去考,怕我胡子都等白了!”
宝玉说道:“不用等,啥时考,我去考好了!”
贾政好笑!
果真做娘的只要敢吹。
生的儿子更敢吹了。
宝玉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样子。
实实地可笑。
贾政不得不把难处。
好好摆一摆。
贾政向宝玉说道:“而今我们家是庶民,考功名,得一级一级来,从童生考起,明年二月有县试,三月有府试,九月院试,三试通过,方能取得秀才,我们家,才可上免赋税名单。”
宝玉听了笑道:“好,我二月去考,争取九月,给老爷考个秀才来。”
贾政摇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当考三试,是吃三顿饭么!
贾母笑道:“成,宝玉去考,咱把秀才考来。”
王夫人想起,林姑爷考的是探花。
向宝玉说道:“咱不考秀才,考个探花如何?林姑爷就是个探花郎!”
贾政摇头。
这娘俩个。
哪来的自信!
贾政向宝玉笑道:“太太让你考探花呢!”
宝玉说道:“探花算了,捞个举人还行。”
贾政听了这话。
好气又好笑。
小时候也是这般。
时不时地来说,去读书了。
结果没过三天,又告病了。
有黛玉在,贾政本忍着不说的。
可见不得宝玉如此儿戏。
贾政向宝玉说道:“也不怕闪了舌头,你能过了童生,我便烧了高香啦。”
贾母向来看好宝玉。
听了贾政的话,心里不爽。
我宝玉儿说不难,便是不难。
你这当老子的,啥口气?
看不起谁呢!
贾母看向贾政。
笑着说道:“瞧你老子那样子,很看不上你的意思,宝玉,你就去考一个来,让你老子好好瞧瞧!”
王夫人也笑着说道:“老太太都发话了,你去取一个来。”
宝玉大不以为然。
一个秀才而已。
宝玉向贾政说道:“等着开考时,我去考一个秀才,送给老爷瞧瞧。”
贾政又忍不住了。
向宝玉讥笑道:“真把你能的,老太太、太太不懂,你蒙蒙她俩个,还行吧!你读的那点书,会作两首诗罢了,去考秀才,还是算了!”
宝玉扫一眼黛玉。
黛玉正微笑地看着他。
王夫人看不得贾政。
如此地轻视宝玉。
接了贾政的话儿。
王夫人说道:“老爷这话差了!”
又转向宝玉说道:“秀才咱不考,宝玉,你去考个探花来。”
王夫人执着探花。
因为贾政总拿探花说事。
林姑爷是探花,贾政迷得了不得。
我们宝玉考个探花来。
老爷得迷宝玉了。
还能压一压黛玉的锐气。
王夫人再提宝玉考探花。
贾政都给整乐了!
这个傻女人,当探花是啥?
真是地上长的花么,伸手掐了就来。
贾政向王夫人说道:“三年大比,中了举人,才能进京考试,天下举子考了前三,才有机会中探花。”
贾母说道:“这个我知道,探花是圣上亲点,林姑爷当初就是圣上亲点,第一名,点了状元;第二名,点了榜眼;第三名,点了探花。”
贾政点头。
向贾母说道:“这个探花也有讲究的,需得才学好,还要品貌好!”
贾母笑道:“那当然,我们家林姑爷当年,那真是要才有才,要貌有貌,要家世有家世,京中闺女想嫁的多着呢!”
贾政想起妹夫的风采。
真如诗经所说,“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呀。
当年,上至公主下至闺秀。
个个想嫁姑苏林如海。
林探花可是抢手货呢。
父亲和伯伯亲去宫里。
求了圣上,妹妹方如愿以偿。
贾政向贾母笑道:“也亏了两位老太爷,进宫抢了先。”
王夫人看着母子俩个。
那份与有荣焉。
很是不服。
想着我的宝玉。
若也点了探花。
子贵我荣,我荣你们也荣。
你娘俩个,也再不用为林姑爷荣了!
王夫人向宝玉笑道:“你起劲地读书,就考那个探花,给你娘也争争脸。”
贾政听了。
向王夫人说道:“你这脸,宝玉争不来,祖宗保佑他,能考个秀才,就够你烧高香了!”
贾母听了不喜。
宝玉是我,拿命疼的宝贝孙子。
怎容得儿子瞧不起孙子。
在祖母的眼里,孙子都是顶尖的好。
天下所有孙子,哪个都比不得了。
自家的孙儿才是最好的。
贾母向贾政说道:“你这话差了,我的宝玉,凭什么点不了探花,论学问有学问,论长相有长相。”
说着向宝玉说道:“宝玉,你去点个探花,看你老子还说嘴不。”
宝玉笑道:“考个秀才,中个举不难的,那探花,我不敢想了。”
贾政心里好笑。
老太太眼里,宝玉是无所不能。
宝玉在老太太面前。
更是自我膨胀得了不得。
秀才不难!
举人也不难!!
口气可真大,牛皮飞上天。
忽听黛玉向宝玉笑道:“有什么不敢想的,探花也是人做的,又不比你多个鼻子,多只眼。”
贾政听了寻思。
傻丫头,认为你嫁的男人。
无所不能呀!
你俩一起长大的。
宝玉有几斤几两,你能不知道!
王夫人听到黛玉的话。
倒是很开心。
连忙附议道:“好孩子,说得对,探花状元什么的,都是人做的,人家做得,我们也做得。”
宝玉摆手道:“不可的,有些事,不是人人做得的。”
贾政这才笑道:“你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贾母说道:“你别总打击宝玉,你去买点书,让宝玉学着,到时候让宝玉去考,咱考了,才知道宝玉到底中不中。”
贾政对宝玉是不抱希望的。
老太太既然发话了。
找点书让宝玉读读。
报名让宝玉去考试得了。
到时环儿、兰儿考上了。
宝玉没考上,是宝玉没脸,又不是我没脸。
成绩出来臊得是宝玉!
让宝玉知道,自个几斤几两,。
再不大话,也算是好事。
贾政出门去找代儒,商量学堂买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