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手指,像一根铁钉,死死地钉在地图上日本的位置。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狂热。
“因为,朕马上要带领大明,跑步进入工业化时代了!”
“工业化?”这个词,他从未听过,但从皇帝的语气中,他能感受到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雷霆万钧之力。
“没错,工业化!”朱棣的眼中闪烁着在后世看到的那些画面,钢铁洪流,万吨巨轮,遮天蔽日的战机……
他转过头,看着自己最信任的谋士,一字一顿地解释道,“少师,你要明白,工业化,就是用机器代替人力,用煤炭钢铁,去创造百倍、千倍于现在的财富和力量!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和危险!”
“炼钢,需要海量的煤炭和铁矿!制造机器,会产生无数的浓烟和污水!而研究那些威力巨大的新式火器,一旦失手,便可能发生爆炸,死伤无数!”
他的手,在地图上重重一拍。
“这些危险,这些代价,朕不想让它们发生在大明的本土!”
“朕需要一个地方,一个资源丰富、又与我大明隔海相望的地方,来做朕的试验场!朕需要那里的矿产,来支撑我大明的工业!朕需要那里的人口,来为我大明做那些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
朱棣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地图上的日本。
“日本,就是朕为大明,选的第一个海外基地!”
“嘶。”即便是姚广孝,在听完这番话后,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终于明白了。
皇帝要的,根本不是征服,不是宣威,而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将一个国家作为另一个国家发展垫脚石的……殖民!
“基地”、“试验场”、“资源”,这些从皇帝口中说出的陌生词汇,让姚广孝感到了巨大的冲击。
但他立刻就理解了这背后那庞大、冷酷而又无比高效的战略构想。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接触过的思维模式。
一种将整个世界都视为棋盘,将所有国家都视为资源的全球战略!
“陛下……圣明!”姚广孝深深地弯下腰,这一次,他的行礼,是发自内心的震撼与臣服。
他知道,他所效忠的这位帝王,已经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眼光和格局。
“光有想法还不够。”朱棣重新恢复了冷静,“元朝的失败,朕不想再经历一次,朕需要一份万无一失的作战计划。”
他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少师,你在此等候,朕……去去就回。”
话音未落,朱棣的身影便在白光中消失。
下一秒,周墨家的院子里白光一闪,朱棣,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他面前。
“卧槽!”周墨吓得一个激灵,差点没跳起来,“您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周墨立即想起李世民那边地紧张局势,下意识地以为大明也出事了。
“周先生!”朱棣大步流星地走过来,一把抓住周墨的胳膊,眼睛亮得吓人,“朕要打日本!你之前答应过朕,要给朕一份最大价值化的攻日方案!”
“现在,朕需要它!”
打?打日本!
周墨的脑子宕机了半秒钟,随即,一股巨大的兴奋涌了上来。
我靠!真的要打了?永乐大帝要远征日本了?
这可是天大的事啊!这要是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自己岂不是……
“必须!必须的!”周墨的瞌睡虫瞬间跑得无影无踪,他比朱棣还激动,“您等着,我马上叫人!咱们今天就把这事给定了!”
十几分钟后。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而又诡异。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一边,是身穿龙袍、不怒自威的大明永乐大帝朱棣。
另一边,是周墨,以及方文中,还有两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专家.
一位是毕生研究东亚战史的军事战略专家,一位是深谙日本列岛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的地质专家。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一幅精度达到米级的日本列岛全息地图,上面闪烁着各种周墨看不懂的数据和标记。
朱棣端坐在主位,他看着眼前这充满未来感的场景,心中豪情万丈。
他知道,接下来在这里诞生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他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声音洪亮。
“周先生,方先生,各位先生。倭国之事,朕意已决。”
“元世祖忽必烈之败,朕深知其鉴。对于此事朕已有些谋划,今日,便请各位为朕,为我大明,用现代视角出一份万全之策。”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屏幕前,目光如炬。
“从何处开始?”
“永乐陛下。”军事战略专家站起身,他扶了扶眼镜,指着屏幕上的气象云图和洋流图。
“元军两次征日,皆败于夏季的台风,此乃天时不利。我们若要出征,必须避开七月到九月的台风季。”
“最佳的进攻窗口,是春季的四、五月份,或者秋季的十月份。此时,海上风平浪静,最利于我大宝船舰队航行。”
他又将地图放大,指着九州岛北部的一个海湾。
“登陆地点,臣以为,依旧是博多湾。此地元军曾两次登陆,地形我方相对熟悉。且此地是九州的门户,一旦拿下,便可震动整个日本。更重要的是……”
历史学家接过话头,补充道,“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分裂刚刚结束,室町幕府统治尚不稳固的时期。”
“其国内,地方守护大名拥兵自重,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抵抗。尤其是九州地区,更是远离其政治中心京都,幕府的控制力最弱。我们从这里打进去,遇到的阻力将是最小的。”
地质专家则调出了一张矿产分布图,九州岛的位置,被标记上了刺眼的红色和黄色。
“陛下请看,九州岛,拥有日本储量最丰富的几座金矿、银矿和铜矿。一旦占领此地,便等于扼住了日本的经济命脉,其战争潜力,将不攻自破。这些矿产,也将为我大明提供第一桶金。”
天时、地利、人和。
三位专家的分析,清晰、精准、直指要害。
朱棣听得连连点头,他看着屏幕上那个被红圈标记出来的博多湾,眼中闪过战场统帅的精光,沉声问道。
“好!攻敌必救,打其要害!具体战术如何?”
军事专家微微一笑,在屏幕上划出了一条凌厉的红色箭头。
“陛下,我们的战术,就两个字。”
“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