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生教授拿着那份报告,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了三遍。
报告里,用极其专业和详尽的语言,阐述了一个在90年代,堪称石破天惊的构想。
那就是,将城市里每天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通过工业化的蚯蚓养殖,转化为高价值的蚯蚓粪——一种被称为“有机肥之王”的顶级肥料。
报告不仅从技术上,详细描述了蚯蚓养殖场的建设标准、菌种的选择、温湿度的控制等关键环节。
更从经济上,精准地分析了项目的投入产出比。
一个中等规模的养殖场,每天可以吃掉数十吨的厨余垃圾,产出数吨的优质有机肥和大量的蚯蚓活体。
这不仅能为城市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还能变废为宝,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这是一个完美的,可循环的,闭环生态农业项目!
其理念之超前,构思之巧妙,数据之详实,让吴汉生都感到叹为观止。
“这……这也是你想出来的?”他抬起头,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林冒烟。
林冒烟点了点头:“我们福娃合作社,以后要在云州开那么多家超市,还要建加工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烂掉的蔬菜叶子和果皮。”
“把它们当垃圾扔掉,太可惜了,还会污染环境。所以我就想,能不能把它们利用起来。”
她的话,轻描淡写。
但吴汉生知道,从“不扔掉”到构思出如此完整和宏大的一个产业项目,这中间,隔着一道,寻常人永远无法逾越的天堑。
“有了这份报告,”吴汉生深吸了一口气,将文件小心翼翼地收好,“别说打动方建国了,就是直接送到省长面前,也绝对是分量十足!”
他当即拿起电话,拨通了省农科院院长办公室的号码。
“喂,老方吗?我是吴汉生。”
“……我这儿,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还有一个天大的好项目,你见不见?”
“……行,明天上午十点,我带人,亲自到你办公室找你!”
挂掉电话,吴汉生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搞定了!明天上午,你们就准备好,去见你们的关键先生吧!”
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林小燕和张琪都松了一口气。
吴汉生又问起了他们开店选址的事情。
当听到他们看中了红星广场的百货大楼时,吴汉生却摇了摇头。
“那个地方看起来人流量大,但实际上消费群体很杂,并不是你们生鲜超市的最佳选择。”
他走到书房,拿出一张云州市的地图,铺在桌上。
他用红笔,在地图中心的一个位置,画了一个圈。
“这里,省政府对面,市公安局旁边。这条街,叫府前街。”
“这里,才是云州真正的黄金地段!”
他解释道:“住在这附近的,都是省市政府机关的家属。他们购买力强,对生活品质要求高,而且最注重食品安全。”
“他们,才是你们最直接,最优质的目标客户!”
“只要你们能把店开在这里,抓住了这批人的胃。你们的品牌,就等于在云州的上流社会,站稳了脚跟。”
“到时候,口碑一传出去,还怕没生意吗?”
吴汉生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林小燕和张琪恍然大悟。
她们之前只看到了人流量,却忽略了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
“可是吴教授,”张琪有些迟疑地说道,“这种地段的商铺,恐怕早就被人抢光了吧?就算有,价格也肯定是天价。”
吴汉生神秘一笑:“说巧不巧,我还真知道,这里,最近刚好有一家店要出兑。”
“因为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准备盘出去了。”
“因为是国有资产,流程比较麻烦,要价也高,所以一直没人接手。”
“你们要是真有魄力,我倒是可以帮你们牵个线,跟负责这件事的文广局领导见个面。”
林小燕和林冒烟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志在必得的光芒。
“有劳吴教授了!”
当天下午,在吴汉生的引荐下,林冒烟、林小燕和张琪,就在一家茶馆里见到了那位主管此事的文广局副局长。
对方是一个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文质彬彬的中年人。
一开口,就要价五十万,而且是一次性付清。
这个价格,在1993年,简直是天文数字。
张琪的心,凉了半截。合作社虽然有钱,但这么一大笔现金,砸在一个店铺上,风险太大了。
林小燕的脸上,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时,一直安安静静坐在旁边喝奶的林冒烟,突然开口了。
“叔叔,我们买下那个店。除了开超市,还想在二楼,开一个我们宁川省最大的免费儿童阅览室。”
她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副局长疑惑地看着她:“小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冒烟眨着无辜的大眼睛,认真地说道:“我们福娃合作社,是做农业的,也是做教育的。”
“我们这次来省城,不仅要让省城的孩子,吃上最健康的食品,也要让他们读到最好最有用的书。”
“那个儿童阅览室,我们会投入十万块钱,购买最新的儿童读物和绘本,免费对全社会开放。并且,会定期举办各种读书会和公益活动。”
“这件事,我们会邀请省电视台,进行全程报道。到时候,一定会提到,是文广局的领导,高瞻远瞩,以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支持了我们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事业。”
她的话说得奶声奶气,却字字诛心。
副局长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听明白了。
这个小女孩是在给他画饼,也是在给他施压。
如果他同意了,那就是一桩轰动全省的美谈,是巨大的政绩。
如果他不同意,消息要是传出去,他就会背上一个“见钱眼开,阻碍公益”的骂名。
他看着眼前这个,笑得像个小天使,心思却比狐狸还狡猾的小女孩,心中一阵发毛。
他沉默了良久,终于咬了咬牙。
“三十万!这是底线!而且,你们那个阅览室,必须按照承诺给我办起来!”
林小燕强忍住心中的狂喜,伸出了手。
“合作愉快!”
从茶馆出来,张琪看着林冒烟,佩服得五体投地。
“总社长,您……您真是神了!兵不血刃,就省了二十万!”
林冒烟却摇了摇头,一脸严肃地说道:“张琪姐姐,我不是在开玩笑。”
“那个儿童阅览室,我们是真心要办的,而且要办成全省最好的。”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她的话,让张琪和林小燕,都陷入了沉思。
她们看着这个小小的身影,第一次,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名为“格局”的东西。
那是一种,超越了商业和金钱的,更宏大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