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签完合同,没有多做停留。她提着空盒子,在一众食客复杂的目光中,坐上吉普车离开了。
孙有福小心翼翼地将合同揣进怀里。他看着桌上那只被撕得七零八落的烧鸭,舔了舔嘴唇,眼中精光四射。
“王大锅!”他朝厨房方向吼了一声。
“老板,啥事?”王大锅跑了过来,手里还捏着一小块从鸭架上剔下来的肉,正美滋滋地嚼着。
“从明天开始,迎客来所有分店的烤鸭全部下架!”孙有福斩钉截铁地宣布。
王大锅一愣:“啊?老板,那可是咱们的招牌菜之一啊!”
“从明天起,咱们迎客来的招牌菜只有一个!”孙有福指着桌上的残骸,一字一句地说道:“福娃牌黄金烧鸭!”
他立刻叫来饭店经理:“去,马上让印刷厂连夜做一批新菜单!再做一块大牌子,立在饭店门口!”
“牌子上就写:本店独家引进,福娃牌黄金烧鸭,每日限量供应二十只,每只售价三十八元,售完即止!”
三十八元!
这个价格让周围竖着耳朵听的食客们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九十年代初,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块钱。三十八块钱一只鸭子,简直是天价!
可一想到刚才那股霸道的香味和王大锅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众人又觉得,这个价格似乎理所应当。
吉普车在夜色中飞驰。
下溪村的灯火在远处越来越近。
张琪回到合作社办公室时,林小燕、田苗、顾城天等人都还没有离开。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消息。
“怎么样?”林小燕迎了上来。
张琪扬起手里的合同,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孙有福那只老狐狸连价钱都没问,当场就签了。八块钱一斤,一天二十只!”
“太好了!”田苗和顾城天激动地击掌相庆。
这个价格比他们预想的还要高!
一只樱桃谷鸭的成品重量大概在三斤半左右。按照八块钱一斤算,一只烧鸭的出厂价就接近三十块钱。
二十只就是六百块!一天六百,一个月就是一万八!
光是卖给孙有福这一个客户,合作社一个月就能增加近两万块的纯收入!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巨款。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产量跟不上。”林小燕冷静地指出了关键。
“我们现在只有一个烤炉,一天烤五炉,六十只。给了孙有福二十只,我们自己的超市就只剩下四十只,这根本不够卖的。”
顾城天也点头道:“是的,而且这个烤炉经过今天一整天的使用,我发现还有改进的空间。炉膛的保温效果还可以做得更好。”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那个正趴在桌子上打着哈欠画画的小女孩。
林冒烟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局面。
她从自己的小书包里又掏出了一张图纸,推到了桌子中央。
“这是烤炉的2.0升级版。”她奶声奶气地解释道。
“我在炉膛内壁增加了一层耐火砖。在外壁的夹层里使用了新的填充材料,珍珠岩。它的保温隔热性能比石棉更好,也更环保。”
“另外,我还重新设计了烟道和风门,可以让热空气在炉内形成更科学的涡流循环,受热会更均匀,还能节省至少百分之二十的果木燃料。”
顾城天拿起图纸,如获至宝。他看着上面那些更加精细、更加科学的设计,嘴里不停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天才!真是天才的设计!”
林小燕当机立断:“我马上给王大锤打电话,让他再派人回来!”
“这次我们不建一个,我们建四个!”
“四个升级版的烤炉一字排开!这样我们一天的极限产能就能达到五百只!”
“给孙有福二十只,我们自己的麓山县和清河县两个超市,每个超市每天能分到两百四十!”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两百四十只!
福娃牌黄金烧鸭即将以一种更加强势的姿态席卷两个县城!
第二天一大早,福娃生鲜超市麓山总店的门口就出现了一道奇景。
超市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些人都是昨晚闻到了香味或者听说了消息,特地赶来尝鲜的。
当超市的卷帘门缓缓升起,一股混合着果木清香的烤鸭香味从店里飘了出来。
排队的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来了来了!烧鸭来了!”
只见两个店员抬着一个巨大的不锈钢托盘从后厨走了出来。托盘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四只黄金烧鸭。
那油润的枣红色,那诱人的光泽,瞬间就点燃了所有人的购买欲。
“老板!给我来一只!”排在第一个的大汉直接从兜里掏出了一沓钱。
负责销售的店员却抱歉地摇了摇头。
“不好意思,这位大哥。今天的烧鸭已经被预订完了。”
“啥?预订完了?”大汉瞪大了眼睛。“你们这还没开门呢,怎么就预订完了?”
店员指了指旁边收银台立着的一块小黑板。
上面写着:福娃黄金烧鸭,因产量有限,为保证公平,即日起采取预售模式。每人限购一只,请凭身份证和预售小票,于次日到店领取。
“那明天的预售券呢?现在能买吗?”
“不好意思,今天的预售券也已经发完了。”店员微笑着回答。
“什么?!”人群彻底炸了。
“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发的券啊?”
“我们是内部会员群里昨天晚上提前通知的。”店员指了指墙上一个关于办理会员卡的宣传海报。
“只要是我们福娃超市的充值会员,都可以加入我们的内部通知群。所有新品上市和优惠活动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通知。”
这一下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当会员还有这种隐藏福利!
“办卡!给我办一张会员卡!”
“我也要办!充三百送五十那个是吧?给我来一张!”
一时间收银台前办理会员卡的人又排起了长队。
张琪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后面,看着楼下这火爆的一幕,嘴角扬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她看了一眼墙上的日历,离春节越来越近了。
她仿佛已经看到,一场属于福娃合作社的金色财富风暴,即将在整个麓山县乃至更远的地方猛烈地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