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辉煌渐渐沉淀为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活的主旋律再次回归到细水长流的日常。正是在这些看似平淡的点点滴滴里,苏晚和顾晏舟品味着比聚光灯下更真实、更绵长的甜蜜。
清晨的咖啡与默契
生物钟让顾晏舟总是在第一缕晨光透入窗帘时醒来。他动作极轻地起身,回头看一眼身旁依旧熟睡的苏晚,她会无意识地将脸更深地埋进枕头,像只贪恋温暖的小兽。他会俯身,极轻地在她额间落下一个吻,然后才悄声走出卧室。
厨房里,咖啡机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浓郁的香气开始弥漫。顾晏舟会熟练地准备两份早餐——苏晚的那份总会多一勺蜂蜜在她的希腊酸奶里,因为她喜欢甜一点。当他端着托盘回到卧室时,苏晚通常已经醒了,正拥着被子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地看着他,长发柔软地披散在肩头。
“早。”她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和慵懒。
“早。”他将她的咖啡递过去,温度刚好是她喜欢的,奶泡上拉了一个简单的心形。
没有过多的言语,他坐在床边处理平板电脑上的晨间简报,她则小口喝着咖啡,慢慢清醒。阳光洒满房间,空气中飘浮着咖啡香和宁静,这是一天中最安心、最默契的开始。
书房里的“不打扰”与“随时在”
白天,他们大多各自忙碌。顾晏舟的书房在走廊尽头,苏晚的画室兼书房则在另一头。两人仿佛拥有各自的“领地”。但当苏晚在画室陷入创作瓶颈,烦躁地丢开画笔时,书房的顾晏舟似乎总能心有灵犀。
他不会贸然闯入,而是会发一条信息:“需要一杯‘灵感修复剂’吗?”
通常,苏晚会回一个哭丧着脸的表情。不一会儿,顾晏舟便会端着一杯温热的、她最喜欢的果茶出现在画室门口,轻轻放在桌角,有时还会附带一小碟她最近偏爱的杏仁饼。他不会对她的设计稿指手画脚,只是陪她站一会儿,看看窗外,或者闲聊几句毫不相干的话题。往往就在这放松的片刻,堵塞的灵感会突然豁然开朗。
同样,当顾晏舟在书房里因为某个复杂的商业条款而眉头紧锁时,苏晚也会适时地出现。她可能只是进来给他续杯水,或者“顺便”放下一碟切好的水果。偶尔,她会在他身边坐下,拿起那份让他困扰的文件,从她独特的、非商业的视角提出一两个问题或想法,往往能让他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看到新的解决路径。
这种“不打扰的陪伴”和“随时都在的支持”,成了他们工作中最温暖的底色。
夜晚的分享与“幼稚”
晚餐后是他们雷打不动的“分享时间”。有时是在客厅沙发上,苏晚靠着他,絮絮叨叨地说着“星璇”实验室里那群年轻人又搞出了什么让人啼笑皆非又惊喜连连的发明;顾晏舟则会跟她吐槽某个合作伙伴的迂腐或分享“星河资本”新发现的一个有趣项目。
有时,他们会一起看一部电影。看到动情处,苏晚会忍不住红了眼眶,顾晏舟便会默默递上纸巾,然后将她搂得更紧些。看到搞笑桥段,两人会一起放声大笑,那笑声轻松而毫无负担,仿佛卸下了白天所有的盔甲。
偶尔,他们也会展现出与外界形象截然不同的“幼稚”。比如,为了最后一块巧克力慕斯,会进行一场严肃的“石头剪刀布”对决,输的人要负责给对方按摩十分钟。又或者,在路过商场抓娃娃机时,顾晏舟会停下脚步,投入硬币,然后在一群 teenagers 惊讶的目光中,沉稳操作,只为抓取苏晚多看了一眼的那个丑萌独角兽玩偶。当他成功地将玩偶递到她手里时,她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拿下亿元合同更让他有成就感。
细微之处的惦记
顾晏舟的衣柜里,不知何时起,多了几条色彩明快、设计感强的领带,那是苏晚在巴黎街头一眼看中,觉得特别衬他气质买下的。而苏晚的书架上,也悄然出现了一些她感兴趣但还没来得及购买的、关于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伦理的书籍,那是顾晏舟在机场书店看到,顺手带回给她的。
他会记得她随口提过喜欢某个小众香氛品牌新出的雨后青草气息,下次出差便会带回来。她也会留意到他最近似乎睡眠不佳,便不动声色地在他枕头下塞进一个自己调配的安神香囊。
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温暖,如同繁星,并不耀眼夺目,却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他们共同生活的天空。它们不是刻意营造的浪漫,而是融入骨血的习惯和惦记,是激情褪去后,爱意最本真、最绵长的表达。
正是在这些日常的甜蜜里,他们更加确信,彼此选择的,不仅仅是事业上的合伙人,更是生活中那个能一起品味烟火、共享琐碎,也能在细微处给予温暖和力量的灵魂伴侣。这份温暖,足以抵御世间一切寒凉,让他们的“星河”,在日常的浸润下,愈发璀璨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