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65 章:朝堂激辩
正德二年,夏秋时节,阳光透过金銮殿高大的窗棂,洒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却未能驱散殿内凝重的气氛。在朱厚照的授意下,锦衣卫改革这一重大议题,沉甸甸地摆在了众人面前。满朝文武整齐分列两旁,神色各异,或沉思,或忧虑,或期待,仿佛都深知此次商讨将对朝廷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朱厚照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威严地端坐在龙椅之上。他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那目光仿佛能洞察每一位大臣心中的想法。稍作停顿后,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为的便是商讨锦衣卫改革一事。朕已仔细研读相关奏章,诸位无需忌讳,直言心中见解便好。”
刘瑾身着华丽的宦官服饰,脸上带着一贯的谄媚与狡黠,赶忙从队列中站出。他先恭敬地向朱厚照行了一礼,抬起头时,脸上已满是忧色,语气中透着关切:“陛下,老奴斗胆进言,这锦衣卫改革实非明智之举。锦衣卫历经多年,行事模式已然根深蒂固,贸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势必会激起千层浪,滋生出诸多难以预料的变故。且如今朝廷上下看似风平浪静,并无迫在眉睫的改革需求,此时推行改革,恐怕只是无端生事,扰乱朝纲,动摇朝廷根基啊。”
陆砚昭身着飞鱼服,身姿挺拔,眼神坚毅。他毫不畏惧刘瑾的威势,向前一步,声音洪亮而坚定,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响:“刘公公,您的看法未免过于短视。如今我大明表面上四海升平,实则危机四伏。内忧虽暂时得以平定,但外患犹如潜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威胁着我朝安危。锦衣卫作为陛下亲军,身负维护朝廷稳定、保家卫国的重任,现有的模式在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局势时,已显得捉襟见肘,改革已然刻不容缓。此次改革方案,乃是我与王指挥使,以及一众同僚经过多日废寝忘食的商讨,充分考量各方因素,结合实际情况精心制定而成。其目的在于全方位提升锦衣卫的实力,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为陛下分忧解难,为朝廷的长治久安保驾护航。”
刘瑾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冷哼一声,眼中带着些许轻蔑,不以为然地说道:“陆指挥同知,你空有一腔热血,却忽视了改革背后的重重困难。锦衣卫人员众多,组织庞大,改革所涉及的范围之广、牵扯的利益之复杂,远超你的想象。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混乱,如同多米诺骨牌般,牵一发而动全身。你又如何能保证改革一定能够成功,不会给朝廷带来负面影响?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就能承诺的。”
王勇神情严肃,迈着沉稳的步伐站了出来。他环顾四周,眼神坚定而自信,声音清晰而有力:“刘公公,改革绝非草率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您所担忧的改革可能引发的混乱,我们并非没有考虑。但倘若因为害怕困难而固步自封,那么锦衣卫将永远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难以应对未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此次改革,我们深入研究并借鉴了虎豹营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紧密结合锦衣卫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了一套详尽且周全的计划。从基础的训练体系着手,优化训练内容与方法,使成员们能够具备更全面、更专业的技能;在情报收集与安全保卫机制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完善,以提升锦衣卫在这些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力;至于考核评级制度,更是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规范,确保赏罚分明,激励每一位成员积极进取。每一个环节,每一步计划,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论证,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将效益提升到最大。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决心,带领锦衣卫平稳且顺利地度过改革时期,让其成为陛下手中更加锋利、更加可靠的利刃。”
这时,内阁首辅李东阳微微躬身,清了清嗓子,他那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犹如一阵沉稳的风,让人安心:“陛下,锦衣卫乃皇帝亲军,其改革绝非小事,关乎朝廷的安危与稳定,理当慎重对待。然而,这终究是皇家之事,是陛下对亲军的整顿与提升,旨在增强朝廷的统治力量。东厂虽在朝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此事轮不到东厂在此随意指手画脚。我们应当尊重陛下的决策,以朝廷的大局为重。”
刘瑾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他心中恼怒万分,但面对内阁首辅的威严,又不好直接发作。他强挤出一丝笑容,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李大人,老奴自然明白您的意思。老奴也是一心为朝廷着想,并无他意。锦衣卫与东厂同属朝廷鹰犬,本应相互扶持,共同为陛下效力。老奴只是担忧,这改革一旦实施,可能会引发内部矛盾,破坏朝廷现有的和谐局面,进而影响朝廷的稳定。毕竟,稳定才是朝廷发展的基石啊。”
内阁次辅谢迁微微皱眉,目光坦然地看向刘瑾,语气平和却又坚定地说道:“刘公公,您的担忧虽有几分道理,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锦衣卫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维护朝廷的统治,这是符合朝廷长远利益的。只要改革方案科学合理,执行过程严谨得力,必然能够带来积极的成效。而且,此次改革乃是陛下之意,我们身为臣子,理当全力支持,协助陛下完成这一重要举措,而不是无端质疑和阻挠。”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激烈的交锋。大臣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气氛愈发紧张。朱厚照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然而内心却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他深知锦衣卫改革对于提升朝廷实力、维护统治稳定的重要性。这场围绕锦衣卫改革的朝堂激辩,究竟将走向何方,他必须做出一个谨慎且明智的决断,因为这一决策,不仅关乎锦衣卫的未来,更关乎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