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孟家最小的成员孟晨曦也背起了小书包,进入了幼儿园小班,开始了他的集体生活。
而家里的大儿子孟星晖,今年已经十三岁,凭借超高的智商连续跳了两级,如今已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堪称学神的天才少年,却被叫了家长。
王小河接到班主任电话,匆匆赶到学校。
在办公室里,她被班主任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
“孟星晖妈妈!我知道星晖同学智商高,是天才儿童!但是也不能这么无法无天吧!”
班主任气得脸色发红,将一沓成绩单和空白的作业本拍在桌上,“你看看!除了数学、物理这两门课满分,其他科目呢?语文、历史、政治,上课根本不听讲!不是看他的什么数学课外书就是鼓捣电脑!作业一概不写!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照这个趋势下去,他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这是严重偏科,是学习态度问题!”
王小河看着那惨不忍睹的文科成绩和几乎全新的作业本,一时也有些哑然。
她连忙向老师点头哈腰地道歉:“对不起老师,给您添麻烦了!是我们家长疏忽,没督促好。我回去一定好好说他,一定一定……”
好不容易从老师的怒火中脱身,王小河带着一脸平静甚至有点无所谓的孟星晖回到家。
她没有立刻发火,而是给儿子倒了杯牛奶,坐在他对面,心平气和地问:“星星,跟妈妈说说,怎么回事?真的都听不懂吗?”
孟星晖小脸上满是超越年龄的冷静和无奈:“妈,不是听不懂,是实在太无聊了。语文反复分析那些固定的中心思想,英语语法点翻来覆去地讲,历史政治更是死记硬背。纯粹是浪费时间。我有那个时间,不如多刷两道Imo题,或者看看最新的数学期刊。”
他顿了顿,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王小河:“妈,我不想参加国内的中考和高考了。我想直接申请国外的私立高中,然后去UcLA数学系读本科。我已经跟白杨叔叔讨论过很多次了。”
王小河挑挑眉,示意他继续说。
“白叔叔很支持我。他帮我摸底了几所加州顶尖的私立高中,尤其是那些在StEm教育上特别强的,比如the thacher School 或者cate School这类,学术氛围自由,适合我这种偏科生。他说以我的数学和物理水平,只要托福和美国中学入学考试成绩过关,拿到录取和奖学金的机会很大。”
孟星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计划,显然已经深思熟虑。
王小河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她看着眼前这个才十三岁,却已经对自己人生有清晰规划的儿子,仿佛看到了孟燕臣当年的影子,甚至更添了一份主动性和魄力。
她沉默了片刻,然后忽然笑了起来,伸手揉了揉儿子的头发:“好小子,原来自己偷偷谋划了这么大一件事。连白杨都帮你参谋好了。”
她的反应让孟星晖有些意外,他本以为至少会有一场劝说。
“星星,你十三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了。”
王小河收敛笑容,语气变得认真而尊重,“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未来的路也需要你自己选择。既然你觉得国内的应试教育体系不适合你,并且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路径,妈妈支持你的决定。”
孟星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不过,”王小河话锋一转,眼神里带着一丝狡黠,“托福和SSAt可不容易,尤其是对你这种几乎没系统学过应试技巧的。需要报班吗?还是你自己搞掂?”
“我自己可以!我已经在刷题了!”孟星晖立刻保证,脸上充满了斗志。
“行!”王小河一拍手,“那家里就全力做好你的后勤保障工作!需要什么资料、报名费、或者要和白杨沟通,随时跟我说。哦对了,这事还得跟你爸说一下,不过他那边应该问题不大。”
她顿了顿,补充道:“但是,在顺利出国之前,在学校里尽量收敛点,给老师留点面子,别让人家太为难,好不好?”
“明白!”
孟星晖用力点头,解决了心头大事,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看着儿子雀跃离开的背影,王小河靠在沙发上,嘴角噙着笑意。
她并不担心儿子的未来,一个十三岁就能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主动去争取的孩子,他的未来注定不会平凡。
她和孟燕臣要做的,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坚实的后盾和自由选择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