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走不通。官僚体系的层层壁垒和资源分配的现实,像一座大山,凭他一个镇干部,根本不可能撼动。
“继续模拟。”
【方案二:自力更生——内部挖潜。】
【你决定不等不靠,发动群众的力量。你组织了一场全镇范围的“教育兴镇”募捐大会,自己带头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同时,你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试图说服镇上以王老师为首的一批老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使用多媒体设备,改变刻板的教学方式。】
画面再次切换。沈铭看到了一个简陋的募捐现场,红色的募捐箱摆在镇政府门口,村民们排着队,把手里捏出汗的一块、五块、十块钱塞进去。钱不多,但每一张都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希望。
然而,下一幕,是在一间烟雾缭绕的教师办公室里。
“沈主任,我们知道你是好心。”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教师,慢悠悠地开口。他就是模拟中提到的王老师,在青云镇小学教了一辈子语文,德高望重。
“可我们都这把年纪了,搞不懂电脑那些玩意儿。我用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不也教出了大学生吗?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喜欢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踏实。”
另一个老师附和道:“就是啊,沈主任。我们一个月就那么点工资,您让我们天天晚上留下来搞什么培训,备新课,家里的活谁干?再说了,就算我们学会了,这破学校,连个投影仪都没有,学了有什么用?”
模拟中的“沈铭”苦口婆心,说得口干舌燥,但老教师们油盐不进,年轻教师们则是一脸麻木,显然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模拟结束。结局:内部崩溃(bE)。募捐所得的钱款对于庞大的教育开支只是杯水车薪。新旧教师理念冲突,导致学校内部矛盾激化,教学风气进一步败坏。部分家长因为不满,宁愿让孩子辍学在家,也不愿送到学校。】
沈铭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向外求援,路被堵死。向内改革,积重难返。
“还有别的路吗?向投资商求助呢?”沈铭问道。
【方案三:商业求助——借鸡生蛋。】
【你找到了文旅项目的投资方,那位精明的李总。你向他阐述了教育对地方发展的重要性,希望他能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名义,投资青云镇的教育事业。】
场景来到了一间豪华的会客厅。李总笑呵呵地听完“沈铭”的陈述,拍着大腿表示赞同。
“沈主任,你真是我们企业家的知音啊!教育是根本,我懂!这个忙,我必须帮!”李总显得非常豪爽,“这样,学校的重建费用,我全包了!一个亿,够不够?不够我再加!”
模拟中的“沈铭”大喜过望。
“不过呢,”李总话锋一转,眯起了眼睛,“我也有个小小的条件。新学校,得命名为‘锦绣集团希望小学’。学校的宣传栏,要长期刊登我们集团的企业文化。另外,学校要开设一门‘旅游服务’特色课程,教材由我们来编,老师由我们来派,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服务意识嘛,将来毕业了,可以直接到我们的文旅项目来工作,多好!”
【模拟结束。结局:饮鸩止渴(bE)。你拒绝了李总附加的条款,谈判破裂。李总虽然没有撤资,但对你的戒心大增,在后续的文旅项目合作中处处设防,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一连串的失败,像三盆冷水,从头到脚浇了下来。
沈铭靠在椅子上,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当初解决扶贫款、搞定拆迁,虽然也困难,但总有明确的对手和突破口。
可教育这个问题,像一团乱麻。对手不是某个人,而是根深蒂固的体制、落后的观念和贫乏的资源。每一条看似光明的道路,走进去,都是死胡同。
他在会上许下的诺言,此刻听起来,竟有些像笑话。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他有些烦躁地站起身,在小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台灯的光,将他的影子在墙壁上拉长、扭曲,像一个被困住的巨人。
他停下脚步,再次沉入意识。
“系统,把所有模拟过的路线都列出来。”
【正在整理……】
【方案一:向上级求助。结局:bE。】
【方案二:自力更生。结局:bE。】
【方案三:商业求助。结局:bE。】
【方案四:媒体呼吁。结局:bE(获得同情,但无实际资金)。】
【方案五:……结局:bE。】
……
一排排冰冷的“bE”字幕,像一张宣判死刑的判决书,密密麻麻地铺满了他的视野。
沈铭的心,一点点往下沉。
难道自己真的要食言了?要让李大山他们失望?要眼睁睁看着青云镇的孩子们,重复他们父辈的命运?
不!绝不!
一股不服输的倔劲从心底涌了上来。
“一定还有别的路!”他对着系统,几乎是吼了出来,“把所有可能性都算进去,哪怕是最不合常理、最匪夷所思的!一定有一条活路!”
【正在进行极限推演……穷举所有可能性……】
系统沉默了良久,仿佛一台超负荷运转的计算机,发出了细微的嗡鸣。
就在沈铭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那片灰暗的“bE”海洋中,终于,闪烁起了一点微弱却又刺眼的金光。
【发现唯一可行路线。】
【警告:该路线成功率极低,风险极高,不符合常规逻辑,被判定为“莽夫路线”。】
沈铭的精神为之一振,立刻追问:“是什么路线?”
下一秒,一行金色的、带着狂野气息的大字,狠狠地撞进了他的眼帘。
【唯一的莽夫路线:从“挖墙脚”开始!】
【具体方案:放弃向县教育局申请,放弃内部改革。集中青云镇有限的财政资源,以远超县城重点中学的薪资和待遇,直接面向全县公开招聘顶级名师,用一颗重磅炸弹,炸响青云镇教育改革的第一枪,制造轰动效应,倒逼资源和政策倾斜!】
沈铭看着这条路线,整个人都愣住了。
挖墙脚?
直接用钱砸?
这……这哪里是搞事业,这分明就是去砸场子!这要是做了,等于把县教育局和全县所有学校的校长,全都得罪个遍!这根本不是一个体制内干部该有的思路,这简直就是土匪行径!
可模拟器上那金光闪闪的“唯一可行路线”六个字,却像带着某种魔力,让他无法移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