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风刚起床就看到李月溪正靠在沙发上翻看育儿杂志,柔和的灯光洒在她脸上,勾勒出温婉的轮廓。
他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坐在她身边,生怕碰着她的肚子。
“在看什么呢?”林风轻声问道。
顺手拿起一本杂志翻看,上面全是婴儿用品的介绍,看得他眼花缭乱。
“学学怎么照顾宝宝。”李月溪笑着说,“医生说现在要开始准备了。”
林风刚想说话,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疑惑地接起:“喂,您好。”
“请问是林风同学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而威严的男声,带着几分熟悉感。
“我是林风,请问您是?”
“我是滨海大学的杨光啊,你还记得我吗?你上学时我给你们上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林风愣了一下,随即想了起来。
杨光是滨海大学的校长,也是他本科时的思政课老师,学识渊博,为人亲和,很受学生们尊敬。
“杨校长?您好您好,当然记得。”
“哈哈,记得就好。”杨光的笑声从电话那头传来。
“林风啊,你现在可真是咱们滨海大学的骄傲!
短短两个月,从普通毕业生变成全国第一的钓鱼博主,钓动物的开创者。
粉丝五千多万,连我这老头子都听说了你的事迹。”
“杨校长过奖了,只是运气好。”林风谦虚道。
“这可不仅仅是运气。”杨光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你的成功,让很多人看到了兴趣和职业结合的可能。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依托你的影响力,设立一个钓鱼专业,涵盖鱼类学、钓鱼技巧、户外安全等课程。
目前已经有几十名学生报名了。”
林风有些惊讶:“设立钓鱼专业?这倒是挺新鲜的。”
“是啊,现在的教育就该多元化嘛。”杨光的笑声传来。
“所以,学校想邀请你担任这个专业的教授,给学生们讲讲实战经验,你看怎么样?”
林风没想到校长会提出这个要求,他愣了一下。
随即诚恳地说:“杨校长,谢谢您的信任,但我恐怕不能担任全职教授。
我平时事情比较多,还要照顾家里,怕耽误了学弟学妹们。”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杨光随即理解地说:“我明白,你现在事业正忙。
那……能不能担任客座教授?偶尔来给学生们上一堂课,做一次讲座就行。”
这个要求比较合理,林风没有犹豫:“这个没问题,能为母校做点贡献,是我的荣幸。”
“太好了!”杨光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
“那今天上午你有空吗?来学校一趟,办一下相关手续,顺便和学生们见个面,简单讲几句?”
“可以,我马上过去。”林风立即答应。
挂了电话,李月溪好奇地问:“母校的电话?”
“嗯,杨校长说要设立钓鱼专业,邀请我当客座教授。”林风笑着说,“等下要去学校一趟。”
“钓鱼专业?”李月溪也觉得新奇,“那挺好的,你去讲讲你的经验,肯定能帮到那些学弟学妹们。”
“希望吧。”林风看着她,“我去学校,你在家好好休息,别累着。”
“知道啦,你去吧,苏晴会陪我的。”
林风换上一身得体的休闲西装,开车前往滨海大学。
登记过后,车子驶入熟悉的校门。
看着两旁的林荫道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前的青春岁月。
校长办公室里,杨光早已等候在那里。
看到林风进来,他热情地起身迎接:“林风,欢迎回家。”
“杨校长好。”
两人寒暄了几句,办公室主任拿来了客座教授的聘书和相关表格。
林风认真地填写完毕,接过烫金的聘书,心里有种奇妙的感觉。
曾经的学生,如今成了母校的客座教授,身份的转变让他感慨万千。
“这是钓鱼专业第一批学生的名单,一共三十五人,都是对钓鱼有浓厚兴趣的。”
杨光递给林风一份名单,“他们听说你今天来,早就等不及想见你了,现在都在大礼堂等着呢。”
“这么快?”林风有些意外。
“孩子们热情高嘛。”杨光笑着说,“走吧,我带你过去。”
两人来到学校大礼堂,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林风深吸一口气,跟着杨光走了进去。
大礼堂里坐满了人,不仅有钓鱼专业的三十五名学生。
还有不少闻讯赶来的其他专业学生,黑压压的一片,至少有上千人。
看到林风进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掌声雷动。
还有人举着写有“林风大神”,“钓鱼王者”,“钓物主林风”的牌子,气氛热烈得像一场演唱会。
“看来你的人气比我这校长还高啊。”杨光笑着打趣道,把林风领到台上。
林风接过话筒,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
心里的紧张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亲切和温暖。
“大家好,我是林风,和你们一样,曾经也是滨海大学的学生。”
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礼堂,清晰而沉稳,“没想到毕业才两年,能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回到这里,和大家见面,我很开心,也非常荣幸。”
台下再次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刚才杨校长说,学校设立了钓鱼专业,还有这么多同学报名,我很意外,也很感动。”
林风顿了顿,语气真诚:“很多人觉得钓鱼是‘不务正业’,但我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把兴趣变成事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他分享了自己从最初的钓鱼爱好者,到偶然获得系统,开始钓大鱼,再到成为钓鱼博主的经历。
当然,隐去了系统的存在,只说是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结果。
“钓鱼看似简单,一根竿、一根线、一个钩,但里面藏着大学问。”
林风说,“你需要了解鱼类的习性、水域的环境、天气的影响,甚至要懂一点物理和数学。
才能判断鱼的位置,计算饵料的配比。这和你们在学校学习是一样的,需要耐心、专注和不断探索。”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拿出笔记本记录着。
“我知道,你们选择这个专业,可能会受到一些质疑,就像我当初决定全职做钓鱼直播时一样。”
林风的目光扫过全场,“但我想说,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就全力以赴去做。
哪怕最后失败了,至少不会留下遗憾。”
他想起自己刚毕业时的迷茫,想起小时候第一次钓鱼时的笨拙,想起面对质疑时的坚持。
这些经历此刻都化作了真诚的话语,传递给台下的年轻人。
“我希望你们在这个专业里,不仅能学到钓鱼的技巧,更能学到耐心、专注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林风提高了声音,“未来,我会尽我所能,把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也希望你们能在这个领域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让更多人看到钓鱼的魅力!”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不少学生站起来,激动地喊着“林老师”“加油”,眼神里充满了敬佩和向往。
杨光走上台,拍了拍林风的肩膀:“说得太好了!
这才是我们滨海大学的学生该有的样子——敢想敢做,永不言弃。”
演讲结束后,林风被学生们围了起来,纷纷拿出笔记本和手机,想要签名和合影。
他耐心地满足着大家的要求,和他们交流着钓鱼的心得,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林老师,您觉得新手应该从什么鱼开始钓起?”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问道。
“先从鲫鱼、鲤鱼这些常见的淡水鱼开始,培养手感和耐心。”林风笑着回答。
“林老师,您这次去亚马逊,那里的鱼真的像视频里那么大吗?”一个女生好奇地问。
“比视频里还大,而且更凶猛。”林风分享了几个亚马逊钓鱼的趣事,引得学生们阵阵惊叹。
直到中午,林风才从人群中“突围”出来,和杨光告别。
“有空常回来看看,给学生们多上几堂课。”杨光握着他的手说。
“一定。”
开车离开学校时,林风看着窗外倒退的林荫道和嬉闹的学生,心里充满了感慨。
成为母校的客座教授,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就像他当初一样。
车子驶出校门,汇入城市的车流。
林风打开车窗,阳光洒在脸上,温暖而明亮。
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照顾怀孕的李月溪,经营动物园和公司,还有母校的客座教授工作……
但他充满了信心,因为每一件事,都是他热爱的。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钓鱼,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鱼获,但只要用心去钓,总会有惊喜在前方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