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曲清欢做完一套考研名师推荐的重点难题,下意识像平时一样舒展身躯,准备小小活动下久坐的肩颈时,小臂不小心碰到了林悠的手肘,才记起来旁边紧紧坐着林悠。
结束了一段学习,她才有心思细细打量林悠。
五官……确实挺帅的,身材也结实匀称,在平板上滑动的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曲清欢想起被这双手抱过,摸过……脑袋,忍不住有些脸红。
接着她又好奇的看着林悠看的论文,她当年高数以接近满分通过期末考,自认为数学不算差,不过看了会儿,却完全看不懂林悠在看什么……不过看到了勒让德猜想的字眼。
所以,我在见证林悠解决一个数学猜想、未解的难题?
他能行吗?
林悠是曲清欢见过的最非常规的“天才”,作为林悠高中三年的物理老师,最开始的两年,她对林悠的印象,也只留存在……班草,那时曲清欢内心对林悠的评价,是好看的“草包”。
直到高三开学后,林悠人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是个正常的高中生模样,但学习和成绩上,却像是忽然开窍一般,坐火箭……不,坐流星一样蹿升。
学习态度上也和之前天差地别,曲清欢见过不少主动学习的学生,但其中像林悠一样,每次问完题、做完试卷,都能露出满足笑容、会心一笑,好像发自内心开心的人,少之又少。
曲清欢斜撑着脑袋,呆呆地看了会儿,眼中的林悠似乎看完了这篇论文,脸上露出了让她有些熟悉的满足笑容。
认真学习的人很有魅力。
曲清欢参加工作三年,成为了一名合格优秀的高中物理老师,她能在带出一位高考物理满分的状元后,前途一片光明之时,依旧选择辞职考研,投身于追求曾经梦想的科研事业之中……
她也是爱学习的。
林悠在她眼中的魅力,仿佛又增加了一分。
直到林悠笑着伸了个懒腰,肩膀撞到了她的肩膀,她连忙收回视线,微红的脸颊在下午的阳光下显得不太明显。
她摘下耳机,递回给林悠。
林悠没伸手接,好奇小声道:“怎么了清欢姐,我的歌单你不喜欢吗?这可是我学习的时候,压箱底的歌单了。”
“不是,我要去走廊透会儿气。”
“没关系的,我这耳机是我忍痛斥巨资买的最新款,性能拉满,几十米的距离不影响。”
曲清欢轻咬着嘴唇,盯着林悠看了几秒,手里的耳机依旧递到林悠身前。
“我要去……方便一下。”
曲清欢刚才脑子里转过诸多词汇,什么“尿尿”“嘘嘘”“解手”,甚至还有男生常用的“放水”,最后才挑选了最合适的“方便”。
林悠立马有些尴尬,连忙接过曲清欢递过来的耳机,脑子里想着,要是她带着耳机,岂不是能听到……
不不不,不能想,我林悠就算好色,也不能下流!
过了会儿,曲清欢回来后,林悠装作若无其事的把耳机递了回去,两人脸都有些许红,不过由于不好意思对视,都没发现这一点。
一心学习,是最能杀时间的方式。
不知过了多久,再次抬起头来,林悠发现图书馆的落地窗外,夕阳西下,一片橙红色的晚霞悄悄将天边染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来接下来几天都是好天气啊。”
已经到了晚饭的饭点,图书馆里各个桌上的学生已经陆续离开,剩下的一大片书本和学习资料,证明这里都是些卷王。
林悠说完,用手指戳了戳近在咫尺的曲清欢的肩膀。
“清欢姐,你天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午饭还是带干粮解决,基本都没时间晒太阳,你还记得前段时间你生病吗?每天记得抽点时间出去走走,多晒晒太阳。”
曲清欢嘴角微微翘起,但却是装作不耐烦道:“好啦好啦,你怎么和我妈一样,我妈暑假的时候,还叫我去晒背呢,说什么晒背是养生,对身体好……安城暑假室外一直35c以上,我当时都以为她是不是怀了小号,准备注销大号了……”
两人已经并肩走出自习室,来到图书馆的走廊。
“哈哈哈,清欢姐你还挺幽默。”
“我才25岁,你以为我是什么老家伙吗?”
“我以为你18,当我妹妹正当好。”
“咦惹,恶心,你怎么也是那种喜欢到处认妹妹的男生啊。”
“清欢姐你恩将仇报!早知道说你当我阿姨正好了……清欢阿姨~”
“你,你你你!!!!”
两人追打着走出图书馆,一起去了食堂里吃晚饭。
路上林悠看了手机,自习小分队一直未解散的群里,林悠看过消息,知道杜昭渝和苏文文、王新新,三个人相约一起回南都市,晚上八点多才到。
下午林悠在学习的时候,谢星梦就坐高铁到了,和室友在高铁站汇合后,再一起回的东大,晚饭也是和室友吃的小吃。
王小艺则是和今天休假的温纯姐一起吃了晚饭,在旁边的超市进行大采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林悠也不是三位好朋友人生的全部。
吃完饭,林悠继续学到临近七点,收拾好东西和曲清欢分开,朝着数院大楼走去。
明天就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正式比赛日的第一天,今晚,竞赛小队会在初次相见的数院大楼活动教室,进行最后一次合练,胡仙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也会参与。
林悠走进教室时,看了眼时间,六点五十,但教室里已经坐了三人,三人看起来已经聊了一段时间。
胡仙在这半个多月,陆陆续续参与了几次线上线下的合练,也从王淳、游新月口中,知道林悠果然不负她所望,成为了队伍里的“支柱”。
从数学建模到编程,以及最后的论文写作和演讲,林悠在开着【领悟】高强度学习之下,如今的水平,甚至能做到一人一队,而且水准还很高。
这些,都是从往常很自信的王淳和游新月嘴里听说的,只能说林悠这个状元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愈加固化了其余三人对状元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
天才,以及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