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子珩恰好从旁经过,闻言笑道:“太素峰的灵泉最是特别,泡在里头打坐,这修炼一日抵得上寻常三日。我前几日去送药草,见崖壁上有处天然石窟,洞口生着成片的月华草,想来璇玑真尊选的就是那里。”他顿了顿,又道,“你若要开辟洞府,用灵力夯实石壁即可,记得留道通气的缝隙,让山中灵风流转才好。”
白灵点点头,指尖已默默运转起灵力。她方才在星遥的洞府收拾自己的行囊时,已将几件换洗衣物、半匣安神草籽等都收好。至于床榻桌椅之类,她想着过了这三日大典,再下山去坊市添置——左右如今住在太素峰,离师父近,便是简陋些也无妨。
正想着,忽见长阶尽头传来法器嗡鸣,抬眼望去,太素峰方向竟飘来几点莹白微光,细看才知是苏璃种下的引路蝶。星遥拍手笑道:“你看,连引路蝶都来接你了,快去吧,别误了搬东西的时辰。”
白灵谢过两人,转身往太素峰去。刚踏上第一级石阶,就见云雾中浮出块天然石碑,上书“太素”二字,笔锋苍劲如古松,想来是苏璃亲手所刻。行至山腰时,果然见崖壁上有处石窟,洞口的月华草正迎着朝阳舒展叶片,草叶间隐约能看见新凿的痕迹——显然苏璃已开始打理洞府。
她没敢上前打扰,只对着石窟方向轻轻福了福身,便转身往山顶去。主院的院门虚掩着,推门时闻到股淡淡的墨香,院内石桌上摆着盏琉璃灯,灯壁上竟也刻着只小狐狸,与库房那盏如出一辙。白灵想起昨日送给师尊的暖玉,忽然明白这灯定是苏璃特意准备的,心头顿时涌上股暖意。
她走到院角的空地处,抬手召出灵力,指尖划过地面时,青石板竟如软泥般凹陷,不多时便拓出间丈许见方的储物室。做完这一切,她望着山下渐浓的喧闹,忽然觉得这太素峰的晨光,竟比别处更暖几分。待过了大典,便去坊市买张梨花木桌,再添个养着灵鱼的水缸——往后在这峰上修行,有师父在侧,有旧友可念,便是最好的年景了。
暂时做好这一切,白灵就下了峰去寻星遥,库房里堆着如山的灯盏,百盏琉璃灯在晨光里泛着七彩光晕,每盏灯壁上都刻着不同的符咒,点燃后会化作对应的灵兽虚影。星遥蹲在地上数灯盏,忽然指着最末那盏笑道:“你看这盏,刻的竟也是只小狐狸,我记得璇玑真尊今早特意来挑了这模样的灯盏。”
白灵凑近一看,果然见灯壁上的小狐狸蜷着尾巴,赤金嵌的眼睛在光线下亮晶晶的,倒像是活过来一般。她忽然想起苏璃收下暖玉时的眼神,那般深邃,又那般温和,倒像是藏着无数个这样的年节。
“听说刚刚璇玑真尊也下山了。”守库房的老执事抱着本账册进来,花白的胡须上还沾着点金粉,“方才见她往山下去了,手里提着个食盒,许是去看山脚的王婆婆了。”
白灵心头一动。她往山外望去,见晨雾散尽的山道上,一道玄色身影正缓步而下,衣袂上的北斗星图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倒比广场上的朱红绸带更显暖意。
星遥已数完灯盏,拍着手上的灰笑道:“算啦,管他们呢。咱们快去桃林看看吧,听说上一任宗主的弟子正在那儿摆流水宴,去年的糖糕甜得能粘住牙呢。”
跟着人群往桃林去时,白灵忽然觉得这三日的大典,倒比印象里小时候更有滋味了。广场上的“贺”字闪着金光,桃林里的彩棚透着喜气,连往山外去的弟子背影,都像是融进了这年节的喧闹里。她又摸了摸储物袋,袋子里装着师尊送的长枪,忽然明白过来——所谓贺年,原不是非得聚在一处才算圆满。有人守着仙山的灯火,有人寻着凡间的炊烟,而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牵挂,无论是对故去的亲人,还是对萍水相逢的暖意,终究会在某个瞬间,化作心头最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