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盛夏,上海在疫情缓解后逐渐恢复往日的生机,但资本市场的寒意却丝毫未减。韩风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地轻叩着窗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困境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的十亿资金牢牢困住。就在上个交易日,他再次尝试买入一只看好的中小盘股,结果仅投入一千万资金,股价就直线拉升了百分之六。这种令人窒息的束缚感,让他开始认真考虑团队提出的新方向——转战期货市场。
八月的第一个周一,投资决策会议上,量化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展示了一组令人心动的数据。期货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超过万亿,是股票市场的数倍,而且采用保证金制度,理论上可以实现更高的资金使用效率。更吸引韩风的是,期货市场的主要品种流动性极佳,即便是上亿资金的进出,也很难对价格产生显着影响。这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市场。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兴奋地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然而,风险控制主管立即泼了一盆冷水。他详细列举了期货市场的风险:十倍杠杆意味着收益和风险同步放大,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长期持有,夜盘交易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最重要的是,风控主管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期货市场的博弈是零和游戏,甚至可以说是负和游戏,因为我们都要支付交易手续费。在这里,我们面对的将是更加专业的对手。
韩风沉默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调出过去半年期货市场的走势图。他看到螺纹钢在四月份的单边下跌,也看到原油在俄乌冲突后的剧烈波动。这些走势背后隐藏的机会和风险,既让他感到兴奋,又让他心生警惕。也许,他最终开口,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我们需要用少量资金去试水,在实践中学习。
第一次开仓是在八月的一个周四下午。韩风选择了豆粕期货,这个品种波动相对温和,而且他团队中有研究员曾经覆盖过农产品领域。按照计划,他们只动用了五百万资金,相当于总管理规模的千分之五。开仓过程顺利得超乎想象,一千手单子几乎瞬间就被市场消化,价格波动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久违的流畅体验,让整个交易室都松了一口气。
初战告捷来得比预期更快。由于美国中西部干旱天气持续,农产品板块整体走强,他们的豆粕多头仓位在三天内就实现了百分之十的收益。按照保证金计算,这相当于百分之百的收益率。交易室里洋溢着兴奋的气氛,就连一向谨慎的风控主管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来期货市场确实更适合我们现在的资金体量。一位交易员在收盘后如此评论道。
但是韩风内心却隐隐感到不安。他清楚地知道,这初次胜利更多是运气使然,而非实力的体现。在当晚的投资笔记中,他写道:期货市场的首战告捷,就像给口渴的人递上一杯毒酒,甜美却危险。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轻易获胜带来的错觉。
随后的几次交易似乎印证了他的担忧。在尝试做空螺纹钢时,他们赶上了一波基建预期的反弹行情,幸亏设置了严格的止损,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原油期货上的尝试更是惨痛,由于不熟悉外盘原油对国内期货的影响,他们在夜盘开盘时就被跳空高开打了个措手不及,单笔亏损达到总资金的百分之一。
每个市场都有其独特的脾气,在一次复盘会议上,韩风对团队成员说道,我们现在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却试图在奥运赛场上奔跑。他决定放缓脚步,要求团队在每次交易前必须完成详细的研究报告,包括品种的基本面、技术面和资金面分析。
九月份,韩风开始尝试跨品种套利策略。他们同时做多焦炭、做空螺纹钢,基于的是钢厂利润收敛的逻辑。这个策略在初期表现良好,但随着环保政策的突然收紧,焦炭价格快速上涨,螺纹钢却因房地产数据疲软而下跌,价差不断扩大。在持仓的第三周,他们的浮动亏损已经超过了初始保证金的一半。
那是韩风度过的最漫长的夜晚。交易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都紧盯着屏幕上的价差图,期盼着行情能够回转。风控系统多次发出预警,但韩风选择了扛单,他判断这种极端价差不可持续。这是我这半年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后来他在回忆时如此评价。最终在价差扩大到历史极值附近时,他们被迫平仓,单笔亏损达到一千五百万,相当于总管理规模的百分之一点五。
这次失败给整个团队带来了沉重打击。更让人沮丧的是,就在他们平仓后的第二周,价差就开始回归合理区间。如果当时他们能够追加保证金,不仅不会亏损,反而可以获得可观收益。但是市场没有如果,在事后复盘时,韩风面色凝重地说道,在期货市场,活着比赚钱更重要。这次教训让我们明白,杠杆交易中,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
随后的两个月,韩风大幅降低了交易频率,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和研究上。他聘请了两位有期货公司背景的研究员,组建了专门的期货投研小组。每天晚上,交易团队都会留下来学习期货知识,从最基础的合约规则到期现结合的理论,他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个新领域的一切知识。
十一月的某个雨夜,韩风独自留在办公室研读一本关于期货市场微观结构的着作。书中提到,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产业客户和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占比不足三成。这意味着,他在笔记中写道,我们面对的是更加理性的对手,想要在这里获胜,必须比在股市时更加专业。
这个认知让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暂停所有期货实盘交易,改用模拟账户进行演练。同时,他要求投研团队对每一个期货品种进行深入剖析,形成系统的研究报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很多之前忽略的细节,比如不同品种的季节性特征,主力合约换月的规律,以及现货升贴水对期货价格的影响。
十二月初,韩风带着全新的交易方案重启期货投资。这次他们选择了更加稳健的策略:多品种分散投资,单品种仓位严格控制,同时设置更宽松的止损区间。第一周,他们的收益微乎其微,但却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第二周,他们在铝期货上抓住了一波行情,由于仓位适中,虽然涨幅不大,但贡献了稳定的收益。
最让韩风感到欣慰的不是收益本身,而是团队对风险控制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现在每次交易前,交易员会主动计算最坏情况下的可能亏损,并且确保这个亏损在可接受范围内。在期货市场,他在一次内部培训中说道,活下来的人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得控制风险的。
年底收官时,期货账户的整体收益率为百分之三,远不及他们在股票市场的历史表现。但韩风却认为这是值得庆祝的成果。我们终于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找到了立足之道,他在年终总结会上说道,期货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初期的挫折和学费,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走得更远。
窗外,2022年的最后一场雪悄然飘落。韩风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涌起一阵奇特的平静。转战期市的这半年,他经历了从自信到自卑,再从自卑到理性的完整过程。现在的他,不再是最初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手,而是一个开始理解市场本质的探索者。
他知道,期货市场的修行才刚刚开始。这里的游戏规则、参与者和风险特征都与股票市场大相径庭,需要他用全新的思维去理解和应对。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在这个零和博弈的市场中,最终的赢家永远是那些更专业、更自律、更能控制风险的人。
夜深了,韩风关掉电脑,却没有立即离开。他在记事本上写下新年的计划:系统学习衍生品定价理论,深入研究期现套利策略,完善量化交易系统……这些任务看似枯燥,但他知道,这才是通往期货投资成功之路的基石。转战期市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