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饭店牡丹厅内,气氛一度因为订婚日期的敲定而显得其乐融融。
孙父和孙母脸上的局促不安,也渐渐被一种即将得偿所愿的兴奋所取代。
云舒和苏峻峰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为了苏敏哲的婚事而来,既然对方如此痛快,他们自然也没有意见。
“那就麻烦你们了。”云舒微笑着接着说,“你们今天回去,就算一下需要邀请的亲戚人数,我们来定饭店和酒席。”
这番话说得体面又大方,直接将所有费用都揽了下来。
孙父赶紧点头说:“好,好,我们回去就统计,一定尽快给你们答复。”
他说着,悄悄地在桌子底下,碰了碰妻子的腿,给了她一个眼神。铺垫已经足够,该谈正事了。
孙母立刻会意。
她深吸一口气,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一丝感慨万千的神色,她放下筷子,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角,叹道:
“唉,看着孩子们都快要成家了,我这心里,真是又高兴,又舍不得。养大一个孩子,可真是不容易啊。”
这场预演了无数遍的“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
她转头看着身旁的女儿孙丽华,眼神里瞬间充满了慈爱与辛酸:
“就说我们家丽华吧,虽然说是个女孩子,可我跟她爸,在她身上花的心思,那可真是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少。从小到大,吃的、穿的、用的,我们两口子都是省下自己的那份,尽量给她最好的。”
孙父适时地接过话茬,他的声音也变得沉重起来,带着一丝苦涩:“没错,就说念书这件事吧。”
他顿了顿,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我们家条件不算好,我跟她妈,都是钢材厂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也就一百块钱。但为了丽华能有出息,能念书,我们是勒紧了裤腰带,一路供她念到了大学。这在咱们厂里,那都是独一份儿!”
“是啊。”孙母接着说,她的眼圈开始微微发红,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哽咽,“有时候家里实在是困难,连肉都舍不得买。她那两个弟弟,从小到大的衣服,就没穿过几件新的,都是捡亲戚家孩子的旧衣服穿。我们两口子,对谁都亏欠,就是没亏了丽华这个女儿。”
孙丽华也非常配合地低下头,肩膀微微耸动,声音也哽咽起来:“爸,妈……你们别说了。你们养我这些年,确实不容易。为了我,你们吃了太多苦。”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若是不知内情的人听了,恐怕真要为这户人家无私的舐犊之情而感动落泪。
然而,苏峻峰只是面无表情地听着,他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眼神里没有丝毫波澜。他看了身旁的云舒一眼,云舒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养儿育女,确实不易。天下的父母心,都是一样的。”云舒顺着他们的话,温和地说道,“你们放心,我们苏家,也绝对不会亏待丽华这个好孩子的。”
她说着,从身边的手提包里,拿出了那三个她早已准备好的、崭新的红色绒布盒子,轻轻地放在了桌子的转盘上。
“我来之前,也打听了一下。听说现在年轻人订婚,都兴送‘三金’。”
她将转盘轻轻一转,把那三个盒子,稳稳地推到了孙丽华的面前。
“这是我特意给丽华挑的,是我们做长辈的一点心意。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孙丽华的手,有些微微颤抖地伸向了那几个盒子。孙父、孙母的身体,也都不约而同地向前倾去,眼睛像是长在了钩子上,紧紧地盯着那三个盒子。
孙丽华先打开了最长的一个。
随着盒盖开启,一道璀璨的金光,瞬间映入了所有人的眼帘。那是一条做工极其精致的金项链,款式是时下最流行的“水波纹”,在灯光下,仿佛有流光在链条上婉转流动,一看就价值不菲。
第二个盒子里,是一对小巧玲珑的金耳环。款式新颖,不是那种老土的大圈圈,而是精巧的梅花样式。
第三个盒子里,则是一条同样精致的金手链。
“这……这太贵重了!”孙丽华的声音都有些发抖。
她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这么漂亮的黄金首饰。那金灿灿的光芒,几乎要晃花了她的眼。她眼神里的欣喜和激动,是藏都藏不住的。
“谢谢叔叔!谢谢阿姨!”孙丽华激动地说,她拿起那条项链,爱不释手,“我……我真的很喜欢!订婚那天,我就戴这些!”
云舒看她真心喜欢,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温和地笑道:“你喜欢就好。”
孙父看着桌上那三个首饰盒,心里快速地盘算着。这“三金”是有了,看这成色,加起来恐怕得有上千块钱。苏家出手,果然阔绰。
但是,这还不够。
孙父清了清嗓子,脸上堆起感激的笑容:“亲家,你们对丽华这么好,我们做父母的,真是……真是感激不尽啊。”
他停顿了一下,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似乎在组织语言:“不过……按照我们江汉这边的习俗,订婚……订婚不光是讲究‘三金’的。”
苏峻峰的眉头,再次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孙父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继续说道:“我们这边的习俗,男方上门提亲,是要给彩礼的。”
他硬着头皮,将这最关键的两个字说了出来。“这是老规矩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当然,我们也不是那种贪财的人家,不是说要拿女儿换钱。”
他停顿了一下,偷偷地观察着苏峻峰和云舒的表情。见他们没有明显的反对和不悦,胆子稍微大了一些,开始了他准备已久的“卖惨”表演:
“主要是……主要是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的嘴,太厉害了。您也知道,我们这种小门小户的,嫁女儿要是一分彩礼都没有,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人家会说我们把女儿贱卖了,说我们家丽华不值钱,上赶着往你们家这高门大户里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