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之站在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她的神情很平静,但眉头微微皱着,显然也在思考对策。
“崔厂长,我理解你的心情。”苏敏之直起身,“看到这么多订单,谁都会高兴。这说明我们的策略成功了,市场认可了我们的产品。”
她顿了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乱了阵脚。”
“那怎么办?”崔厂长的声音里满是焦急:
“后面的订单不接了?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啊!钱找上门来了,咱们不赚了?苏厂长,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势头啊!”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那是激动,也是不甘心:
“你知道吗?不止是小卖部,还有经销商,每个都要货!还有周边几个县城的,根本供不应求!这要是在以前,我做梦都不敢想啊!”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车间主任赵立为快步走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显然是刚从车间赶过来。
“苏厂长,崔厂长。”赵立为走到两人面前,“我来拿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车间那边都等着呢。”
他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苏厂长,你知道吗?工人们的情绪可高了!今天下午我在车间转了一圈,好几个师傅都主动跟我说,愿意加班!大家头一回觉得咱们厂的产品这么受欢迎!”
“对对对!”崔厂长抓住这个话头,立刻走到苏敏之面前,“苏厂长,你看,赵主任也这么说!工人们都有干劲儿,咱们为什么不趁热打铁?”
“大家伙儿就加几个夜班,这段时间辛苦一下。”
“苏厂长,机会难得啊!咱们霞光厂办了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有过这种待遇?以前都是咱们求着人家买,现在是人家求着咱们卖!这要是错过了,那咱也太窝囊了!”
苏敏之看着眼前这两个满脸期待的男人,一个是恨不得把所有订单都接下来的厂长,一个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车间主任。
她能理解他们的心情——霞光汽水厂沉寂了太久,好不容易等来了这样的机会,谁都想抓住。
但是,她不能同意。
苏敏之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行。”她只说了两个字。
“苏厂长!”崔厂长的声音都变了调。
苏敏之抬起手,示意他听自己说完。
“工人们刚刚熟悉新配方和新瓶盖的工艺。”她转过身,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
“你们应该记得,上周还出现过两次配比失误,虽然及时发现了,但那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还在适应阶段。”
她走到办公桌前,拿起其中一份质检报告:“这是昨天的质检数据。合格率百分之九十八,看起来不错,对吧?但是崔厂长,赵主任,这个数据是在什么情况下取得的?”
赵立为下意识地回答:“正常工作时间。”
“对。”苏敏之点点头,“这还是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人们精神状态良好,才勉强保证了第一批产品的质量。我说‘勉强’,不是贬低大家的努力,而是实事求是。”
她翻开笔记本,指着上面的记录:“前段时间,为了完成我制定的生产计划,赶第一批货,工人们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每天都要比平时多干两个小时。赵主任,你应该记得,那段时间车间里的氛围是什么样的。”
赵立为沉默了,他确实记得。那段时间工人们虽然很拼,但也确实疲惫,好几个老师傅都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他们已经很疲惫了。”苏敏之的声音温柔了一些,“好不容易这几天恢复了正常作息,你们现在又要让他们在疲惫的状态下,连夜赶工?”
她走到崔厂长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崔厂长,赵主任,我问你们,你们能保证,每一瓶汽水的质量吗?”
崔厂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你们又能保证,”苏敏之的声音更加严厉了,“每一个瓶盖的密封都百分之百合格吗?能保证疲劳作业的工人不会出现配比失误?”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只有墙上挂钟“嘀嗒嘀嗒”的声音。
“我们好不容易,才靠着优良的口感和‘再来一瓶’的惊喜,打出了一个开门红。消费者为什么喜欢新的霞光汽水?因为它好喝,因为气足,因为瓶盖能中奖。这三样,缺一不可。”
“只要现在市场上出现一批口感不对的产品,或者气不足的次品,消费者会怎么想?”
“消费者对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信任,那是多么脆弱的东西!它可以因为一瓶好喝的汽水、一个中奖的瓶盖建立起来,但也可以因为一瓶走味的次品,瞬间崩塌!”
“到时候,”苏敏之走到办公桌前,继续说, “我们损失的,就不是几百箱、几千箱的订单了,而是我们整个品牌的未来!”
她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牌也是一样。建立品牌需要很长时间,毁掉它,只需要一次失误。这个险,我们冒不起!”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崔厂长被她这番话说得冷静了一些,脸上的潮红渐渐退去,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在原地转了一圈,又在沙发上坐下,但立刻又站了起来,显然还是无法平静。
“那……那怎么办呢?苏厂长,产能跟不上,眼看着能赚的钱赚不到,这……这也太可惜了!”
赵立为也不甘心,他认真地说:“苏厂长,您说的质量问题我明白。但是,质检那边,咱们可以再加几个人嘛!让他们跟着一起加班,每一批产品都严格把关。”
他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这眼前的大好形势,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啊!苏厂长,真的不能放弃!”
苏敏之看着这两个满脸焦虑的男人,心里叹了口气。她知道,他们是真的急了,也是真的为厂子好。但正是因为太急,才会忽略更重要的东西。
“赵主任,”苏敏之的声音温和了下来,“我知道你是为了厂子好。但是,工人不是机器。”
她扳着手指一项一项说:“连着加班,疲劳作业,会带来什么后果?第一,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再多的质检员也没用,因为质检只能挑出不合格的,不能防止工人在疲劳状态下犯错。”
“第二,”她的表情变得严肃,“出现生产事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车间里都是机械设备,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出人命!赵主任,你在车间干了多少年?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安全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赵立为的脸色变了,他确实见过太多因为疲劳操作导致的事故。
“第三,”苏敏之的声音更加坚定,“我们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团队士气,很可能因此被快速消耗掉。”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车间:“这段时间,工人们看到产品畅销,看到厂子有希望,他们是真心实意地想为厂子出力。”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热情当成压榨他们的理由,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加班,崔厂长,赵主任,你们觉得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他们会想,原来厂长眼里只有钱,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他们会想,产品卖得好了,受累的还是我们!”
“时间长了,这股子热情就会消散,凝聚力也会瓦解。到那时候,就算我们想再做什么改革,也没人愿意配合了!
“还有,”苏敏之走到崔厂长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崔厂长,赵主任,咱们也不能拿工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当回事啊!”
崔厂长瘫坐在椅子上,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赵立为低着头,也不说话了。
“那怎么办啊,苏厂长!你得给我们想个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