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聂荣钦赶紧上来把她拉出了凉亭。
尹春娇还在看着那大姐的背影:“真帅。”
跟长相无关,但就觉得她帅的炸裂。
“先走。”聂荣钦道。
尹春娇:“嗳我还说要请她吃馄饨呢,还说要给她找个工作呢,我都没告诉她怎么找我呢。”
聂荣钦:“她虽然没伤人,但这种行为肯定是要被关的。走,先离开这里再说。”
经过这一出,大家也没了再逛的心思了。
尹春娇:“那要不咱下午回去吧,市里好危险啊。”下午市里是有车回去的。
其实就是懒得逛了,光秃秃的一片湖水,没啥好看的。
聂荣钦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尊重她的选择。
于是又问了两个孩子的意见,两个孩子虽然还有点不舍得回去,但看到刚才那一出,觉得出来这一趟也划算。
最后聂荣钦说:“咱们先去渡口看看,看能不能买到新鲜的江货,来都来了。”
而且车站也在那附近,回去也方便。
于是一行人又去了江边。
尹春娇看着这个时代的长江,水虽然也浑浊,但是是那种沙子被搅动的浑浊,不是污水。
如今沿江工厂很少,污水也少,所以长江生态环境还没有被破坏。
看着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虽然比平时少了很多,但对周济怀来说还是很多的,这是他第一次看见长江。
聂欣兰虽然跟着爷奶住在市里,但也没来过江边,这会儿跟周济怀一起,在那跑着笑着闹着,时不时捡个石头丢他。
尹春娇就觉得老三有个特性,不管跟大孩子还是小孩子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能玩到一起。
不像有些大孩子是不爱跟小孩子玩的,但他不,谁都能玩,只要是玩就行。
马家跟章家的两个孩子,他也能跟人家玩到一块去。
尹春娇不想站在这,感觉跟约会似的,太别扭了。
于是就假装找有意思的小石头,聂荣钦也察觉到了,也没跟着,他往江边走,正好看到有个小船缓缓靠岸,船上走下一对父子。
儿子背着沉重的渔网,父亲提着鱼篓。
“老乡,有收获吗?”聂荣钦大声问着的同时朝他们走过去。
老乡大声笑着道:“有的有的,但不多。天冷。”
长江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就算零下,也只会沿着江边出现小面积的霜冻,但水一旦流动就散了。
老人家说话的时候嘴巴里哈出来的都是冷气。
“都有什么啊?”聂荣钦说着探头去看篓子。
老汉大方让他看:“冬天鱼少,就打到了几条鲢鱼跟一些虾子。”
一听说有虾,尹春娇也快速朝这边走了过来,她看了下都是白虾,个头不算小。
这种虾离开水没多久就会死,所以很难运输。
尹春娇想吃,但是带不回去,哪怕这个天带回去这虾也都死了,不好吃了。
聂荣钦看见了她脸上一闪而逝的惋惜,就又问:“老丈家就住在附近吧。”
“是啊,就在那边,就靠家里的渔船生活。”老汉指了个方向。
他家祖辈都是渔民,靠长江生活,后来加入公社,也要每天打多少鱼上交给公社,剩下的才是他们的。
但鱼虾都是稀罕物,有人愿意拿粮食来换,日子过的也不错。
“我看老丈这虾新鲜,这鱼也不错,想都买了,但我们是县里来的,回去这虾肯定就不新鲜了,能不能去老丈家叨扰一下做一顿江鲜,我们给粮票还有钱。”
老丈一听这有啥不愿意的:“行啊,走走走,跟我家去。”
过年这几天不用交任务,打上来的鱼也是要卖掉的,现在有人全要,自然省事。
聂荣钦看着尹春娇道:“难得碰上,错过可惜了,两个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大家今天又都受了惊吓,补补。”
尹春娇觉得合理,她喊了一声跑远的两个人,跟着老丈往他家走。
那老丈还挺健谈的,一路上跟聂荣钦聊的很开心。
得知中午有鱼吃,两个孩子也高兴。
对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来说,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到了老汉家里,聂荣钦已经谈妥了。
老汉的篓里有三条鱼,他都买了,一条中午麻烦他们烧下,剩下两条他带回去。
鱼虾的价格都比食品站卖的一斤要贵个一毛,因为不要票。
地方不同,有些地方购买鱼虾是需要水产票或者副食品票。
对此尹春娇跟聂荣钦都没意见。
三条鱼两条鲢鱼,一条青混子,中等个头。
在年前,食品站鱼一般三毛到五毛一斤,但私人交易的话有的要一块多一斤。(1975年年前上海鱼卖到了一块五一斤,还供不应求)
不过老汉是诚实人,没多要价,一斤按照五毛算。
三条鱼加上两斤虾,一共花了十三块多。
聂荣钦掏钱的时候,尹春娇利落的递出去七块钱。
她道:“这个钱不能让主任你一个人付,我家老三就跟饭桶似的,吃的最多,我多给点应该的。”
聂荣钦没推辞,他要是再不要钱,尹春娇恐怕就察觉到什么了。
他现在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就保持这样的关系跟距离也挺好。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他接了。
尹春娇松口气。
或许是这家大娘的厨艺不错,也或者是江鲜的味道本来就不错,也或者这个年代可挑选的太少,就简单烹饪出来的鱼尹春娇也觉得很好吃。
鱼做了两吃,鱼头加了豆腐炖了鱼头豆腐锅,里面还加了一点大娘自己家做的剁椒在里面,鲜里带着一点点辣,让味道不至于太寡淡。
鱼身子红烧了。
给了老丈家两斤的粮票,配上这一大锅的鱼,后他们吃了。
虾就尹春娇跟聂欣兰吃的,再吃点鱼头豆腐喝点汤,吃一碗饭,也就饱了,剩下的都是那两个人的。
周济怀吃撑了,剩下的那点鱼汤他人都拌饭了。
为了把两条鱼活着带回去,聂荣钦花了三毛钱跟老汉买了一个半旧的水桶,装满水装着两条鱼,弄了个棍子抬着。
这头是聂荣钦,那头是周济怀跟聂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