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23集:脉证破虚妄

破庙前的空地上,晨露还凝在枯草上,就被陆续聚拢的人影踩碎了。

双经渡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边,看着台下攒动的人头。昨日那户被救的人家已经派了儿子来帮忙,此刻正拿着块破木板,反复擦着台面上的污渍,像是要把所有不祥都拭去。石生蹲在台侧,将分好的草药包摆得整整齐齐,每包上都用炭笔标了个小小的“清”字——那是双经渡教他的,取“清瘟解毒”之意。

“先生,真要这么做?”石生抬头时,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半只眼,“他们……好多人看咱们的眼神,跟看坟头似的。”

双经渡正低头整理药箱,闻言指尖顿了顿。箱里的银针用棉布裹着,一根根排得笔直,针尾的铜箍在晨光里闪着温吞的光。他想起昨夜周老妇悄悄塞给他的那块姜,说“含着能压惊”,此刻那姜还揣在袖袋里,辛辣的气息透过粗布渗出来,倒真让人心头一暖。

“怕吗?”他问石生。

少年梗着脖子摇头,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不怕!就是……就是前儿个听人说,咱们这庙被疫鬼占了,先生您是勾魂的判官变的,说您给人治病,其实是在收替身……”

话没说完,就被一阵咳嗽声打断。人群里有人捂着嘴咳,咳得身子直打颤,周围的人立刻往后缩,像是那咳嗽能长出尖牙,扑过来咬一口似的。

双经渡抬眼望去,晨光恰好越过屋檐,斜斜照在人群脸上。他看清了那些表情:恐惧像蛛网似的缠在眉梢,怀疑藏在抿紧的嘴角,还有些人攥着衣角,脚边放着草绳——那是准备若见事不对,就捆了他去报官的。

“诸位乡亲。”他开口时,声音不高,却像投入静水的石子,让嘈杂的议论声渐渐歇了,“昨日在张屠户家,我救了他媳妇,有人说是巧合,有人说是妖法。今日我站在这里,不是要辩白,是想让大家亲眼看看,这病,究竟是鬼祟作祟,还是身有邪疾。”

台下有人嗤笑:“说得好听!真能治,官府早就治了,轮得到你个游方的野路子?”

“就是!我三婶子前儿个去求药,回来就说庙里黑雾缭绕,定是有不干净的东西!”

石生急得要站起,被双经渡按住。他从药箱里取出脉枕,缓缓放在台上:“《黄帝内经》有云,‘脉者,血之府也’。气血运行如常,人便安康;若有阻滞,便是病邪。今日,我请几位已愈的乡亲上台,让大家看看,他们的脉象如何,便知这病能否医治。”

说着,他朝庙门方向点头。昨日被救的张屠户媳妇扶着墙走出来,她脸色还有些黄,但步子稳了许多。紧随其后的是两个少年,正是前几日高烧惊厥,被双经渡用刺络放血救回来的。

“第一个,便请李氏姑娘。”双经渡示意她上前。

李氏走到台边,怯生生地伸出手。台下顿时安静下来,连咳嗽声都停了。有人踮着脚往前凑,有人在后面交头接耳:“你看她那样子,真像好了?”“别是被迷了心窍吧……”

双经渡将手指搭在她腕上,闭目凝神。晨光落在他脸上,把眉宇间的纹路照得很清晰。石生站在旁边,看着先生的手指微微起伏,那是在感受脉象的跳动——这是他每日都看先生做的事,可今日在这么多人面前,竟觉得那手指像是有了魔力。

片刻后,双经渡睁开眼:“李氏姑娘初来时,脉浮数而躁,如釜中沸水,此为湿热入体,正邪相搏之象。如今脉虽仍浮,却已缓和,如春风拂柳,可见邪势渐退,正气渐复。”

他说着,侧过身,让李氏的手腕对着台下:“哪位懂些医理的乡亲,可上台来验。”

台下鸦雀无声。懂医的要么躲在官府医署里,要么早就跑了,剩下的多是些只会凭老经验判断的百姓。

“没人敢来?”双经渡目光扫过人群,“那便请她自己说。”

李氏攥着衣角,声音发颤:“我……我前几日烧得糊涂,总看见我死去的爹娘站在床边,说要带我走……先生给我灌了药,又念着什么经,我就觉得心里不慌了,烧也慢慢退了……昨儿个,我还能自己端碗吃饭了。”

她话音刚落,人群后突然响起一个尖利的声音:“装的!定是装的!那经文就是迷魂咒,让你替疫鬼说话!”

众人循声望去,是个干瘦的老婆子,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拐杖,正是前几日在街口散播“黑雾”谣言的刘婆子。她儿媳妇前几日染病死了,儿子又被官府拉去“隔离”,至今没消息,心里积着恨,见谁都像是害了她家的仇人。

“刘婆婆。”双经渡看向她,语气平静,“您儿媳去时,是不是高热不退,上吐下泻,最后连水都喝不进?”

刘婆子一愣,随即脸色涨红:“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早就咒她死了?”

“我不必咒谁。”双经渡缓缓道,“那是湿热困脾之症。脾主运化,脾被湿困,便吃不下、喝不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人自然就垮了。若早几日用些健脾利湿的药,或许……”

“或许什么?”刘婆子打断他,拐杖往地上一顿,“你是说我没救她?我请了医官的!那医官说她是中了邪,让我烧纸人、泼黑狗血,我都做了,她还是死了!你现在说这些,是要揭我的伤疤吗?”

她越说越激动,眼泪混着鼻涕淌下来:“你们这些当先生的,都一样!治不好病,就怪我们没请你们!我看你就是想骗我们的钱,骗我们的命!”

人群被她的哭声搅得又乱起来。有人跟着点头:“刘婆子说得对,医官都治不好,他凭什么能治?”“说不定就是想把我们都骗到庙里,好让疫鬼一网打尽!”

石生气得脸都白了,抓起一包草药就要扔过去,被双经渡死死拉住。

“刘婆婆的痛,我懂。”双经渡的声音穿过嘈杂的议论,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说苦难是假的,而是说,被苦难困住的心,会把假的当成真的,把能救的当成害的。”

他转向众人:“李氏姑娘的脉,你们可以不看。但她脸上的血色,她能站稳的腿,是装不出来的。”

说着,他朝台下招手:“第二个,王小二。前几日高热抽搐,舌头都咬烂了,是我用刺络放血救回来的。他今日敢来,你们敢看吗?”

一个半大的少年从人群里挤出来,脸上还有未褪尽的红疹,但眼神亮得很。他走到台上,不等双经渡说话,就扯开嗓子喊:“我爹说我没救了,要把我扔去乱葬岗!是先生把我拉回来的!我现在能跑能跳,还能帮着烧火呢!”

他说着,还原地蹦了两下,引得台下一阵惊呼。

双经渡按住他的手,诊了片刻:“脉虽仍带数象,但已沉稳,可见热毒渐清。”

他再次侧过身:“还有人怀疑吗?”

人群里开始有人动摇。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往前挪了挪,孩子在她怀里咳嗽,小脸憋得通红。她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又被旁边的男人拉了回去。

“哼,两个托罢了!”刘婆子仍不依不饶,“我孙子也染了病,躺在家里快不行了,你要是真有本事,去救他啊!救得活,我就信你!”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双经渡身上,像在看一场赌局。

双经渡看着刘婆子,她眼里的恨意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祈求。他弯腰拿起一个药包,递给石生:“你在这儿守着,继续给来求医的人分药。”

然后,他走下台,径直朝刘婆子走去:“带路。”

刘婆子愣住了,似乎没想到他真敢去。旁边的人也懵了,有人劝:“先生,她家在西巷子深处,那片死的人最多,邪乎得很!”

“是啊,别去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双经渡脚步没停。他经过那抱孩子的妇人身边时,顿了顿,低声道:“孩子是肺热,若信我,等我回来,取包桑白皮汤给他喝。”

妇人浑身一震,看着他的背影,抱紧孩子的手不自觉地松了些。

刘婆子犹豫了半天,终是拄着拐杖,在前头带路。双经渡跟在她身后,穿过人群时,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落在背上,有怀疑,有担忧,还有一丝连他们自己都没察觉的期盼。

西巷子果然萧索。路边的门户大多关着,有些门楣上还挂着白幡,被风一吹,像招魂的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清的味道,有药渣的苦,有焚烧的焦,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气。

“就在那儿。”刘婆子指着巷子尽头一间破屋,声音发颤,“我……我不敢进去,你自己去吧。”

双经渡点点头,推门而入。门轴“吱呀”一声,惊得檐下几只乌鸦扑棱棱飞起。屋里光线很暗,靠窗的土炕上,躺着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盖着厚厚的破被,呼吸声粗得像破风箱。

他走过去,掀开被子一角。孩子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胸口起伏得厉害。双经渡伸手探他额头,滚烫。再搭脉,脉象洪数,如奔马失控——这是热入气分,再不降热,恐要伤津动血。

他从药箱里取出银针,在油灯上烤了烤,对准孩子的曲池、合谷两穴,快速刺入。孩子哼唧了一声,却没醒。双经渡捻转针尾,直到针下有了沉紧感,才住手。

接着,他解开行囊,取出随身携带的芦根和知母,又从药箱底层摸出一小包石膏——这是他从长安带来的,本想留着应急,此刻却成了救命的关键。

“有没有陶罐?”他朝门外喊。

刘婆子在外头应了声,半晌才端着个豁口的陶罐进来,手还在抖。双经渡接过,用屋里仅存的半瓢水洗净,将药材放进去,又找了几块干柴,在炕边的土灶上煮起来。

药香渐渐弥漫开来,冲淡了屋里的秽气。刘婆子蹲在灶边添柴,火光映着她的脸,皱纹里的泪水亮晶晶的。

“先生……”她哽咽着开口,“我不是故意要骂你……我是……我是怕啊……”

双经渡没回头,正专注地看着药汁:“怕,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本事应付。就像这病,你觉得是鬼祟,是因为你不知道它的根由。知道了,就不怕了。”

药煮好了,他滤出药汁,晾到温热,又撬开孩子的嘴,一点点灌进去。孩子起初还呛,后来竟自己往下咽了。

做完这一切,他才站起身:“半个时辰后,他若能出汗,烧就能退些。我留些药,按此法煎服,明日此时,若脉象缓和,便可去破庙找我,我再给你调方子。”

刘婆子看着他收拾药箱,突然“扑通”一声跪下:“先生,我错了……我不该乱说话……”

双经渡扶起她:“知错就好。回去吧,守着孩子。”

走出破屋时,太阳已升到头顶。巷子里竟站了不少人,都是方才跟着过来的。见他出来,众人都往后退了退,眼神却变了——不再是全然的怀疑,多了些探究和敬畏。

回到破庙前,石生老远就迎上来:“先生,好多人等着求药呢!”

双经渡抬头望去,木台前果然排起了长队,连方才那个抱孩子的妇人都在队里。他刚走到台前,就见刘婆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举着个瓦罐:“先生!出汗了!那小子出汗了!”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真的好了?”

“我就说这先生不像坏人!”

“快,给我也看看,我这几天总咳嗽……”

双经渡看着涌上来的人,又看了看天边的日头,轻轻舒了口气。他拿起脉枕,放在台上:“一个一个来,别急。”

石生在旁边看着,突然觉得眼眶发热。他好像有点明白先生说的“治身,也治心”是什么意思了——这脉枕下的,何止是脉象,更是人心啊。

想知道接下来双经渡能否彻底稳住民心?且看下集分解。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