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公国,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的灯仍亮着。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面的晨光,会议室里弥漫着浓重的烟草气味。
长桌尽头,大公杰夫正缓缓翻阅一份简报。文件上,用黑体字写着:“欧罗巴联盟政变,钢铁盟约宣布成立。”
“闹剧。”
国防部长萨伊谷坐在他右侧,神情冷静,手指敲着桌面。
“我们早就警告过他们,”他语气里带着一丝轻蔑,“脆弱的联盟撑不了多久,内部矛盾太深,又过于依赖亚美利加。现在好了,自取其辱。”
外交部长拉夫诺夫接过话头:“看来他们比我们预想的更有组织。欧盟的解体早晚而已,如今只是提前了几个星期。”
“欧罗巴再一次证明了西式民主的失败。”
“担心?”萨伊谷轻笑了一声,“我反倒希望他们彻底乱下去。新轴心?不过是一群怀旧的疯子。让他们去折腾吧,只要不越过边境,他们的口号再响也没用。”
杰夫合上文件,靠在椅背上,沉默片刻后说:“他们夺取了整个欧罗巴,还在召集旧军官。你觉得这是闹剧?”
“当然。”萨伊谷答得干脆,“我们有卫星监控,没看到大规模部队调动。他们只是打着旗号抢政权,没实力对外扩张。”
“他们一向这样——嘴上强硬,行动软弱。”
拉夫诺夫点头补充:“至于我们,最好别插手。欧罗巴的混乱对我们反而有利。市场会被迫转向我们,能源谈判的价码会更高。”
房间里一片安静,只有墙上的时钟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杰夫抬起头,目光在众人之间扫过。
“你们都这么认为?”
参谋长出声:“大统领阁下,这场政变看似激烈,但并没有外国势力支持。顶多几个月,就会自相残杀。”
杰夫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缓缓转动桌上的钢笔。
“几个月……”他轻声重复。
萨伊谷笑了笑:“大统领阁下,您太谨慎了。欧罗巴向来是一片不懂安稳的土地,他们喜欢喊口号,也喜欢毁掉自己。我们不必跟着他们疯。让他们玩玩革命的游戏,等他们冷静了,我们再谈谈石油的价格,还有第聂伯罗斯的归属。”
“可别忘了,他们现在掌握了行尸瘟疫的疫苗。”
话一出,会议室短暂地陷入沉默。
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空气变得微妙。
萨伊谷挑了挑眉,“那种东西?也许只是宣传。即便是真的,我们手里的储备足够让全国撑上两年。”
“阁下,或许可以让情报部门核实,但不必反应过度。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稳定。”
拉夫诺夫冷静地说。
杰夫微微点头,缓缓起身。
“那就按你们的意见办。”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平淡地补了一句:“不过,别低估疯子。”
————————————
南海沿岸,东协联合军事与战略指挥中心。
会议厅内,来自各成员国的代表依次入席,巨大的电子地图投射在墙上,欧罗巴大陆被一片红色覆盖,标注着“新轴心”的控制区域。
“确认消息,柏林政权已完全更替。新轴心宣布成立‘钢铁盟约’,声称将重新定义欧罗巴秩序。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这件事距离我们太远,介入成本极高。”
来自巴基斯坦的代表皱着眉:“他们现在统一的速度比任何预测都快。欧罗巴的重组会改变全球能源和航线格局。特别是地中海出口和苏伊士线,对我们中东项目的供应线影响极大。”
“我们这边有着不小的压力。”
外交委员会的代表接话:“他们暂时没精力触碰外部事务。内部清洗、政治重组、经济恢复——那至少需要两到三年。只要我们的通道保持畅通,就无需过度反应。”
经济委员会的代表打开终端,调出一张图表:“欧罗巴的工业区几乎全部暂时停摆。短时间内的贸易冲击对我们的影响不小——建议中短期内加大对非洲东岸和拉丁美洲的投资,分散风险。”
一名军事顾问语气略硬:“不能掉以轻心,莫斯科—欧罗巴冷战中欧罗巴联盟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钢铁盟约’迟早会向外投射力量,若他们真想恢复旧日的荣光,支配大西洋,那我们在那片区域的支点——巴拿马和卡伊拉巴,就会受到威胁。”
会场陷入短暂的沉默。
“我们的太空监测卫星和部署在卡伊拉巴的远程监听设备都没有发现他们有跨洲行动的迹象。欧罗巴现在只是换了一面旗帜,不代表他们能恢复往日的力量。”
情报部的代表看了一眼桌上的简报,轻叹一口气。
“欧罗巴的动荡对我们而言,只要不波及中东、巴拿马、和卡伊拉巴的布局,就没必要过度反应。”
“那就保持静观。”
最高委员会的委员敲了敲桌面,语气缓和下来。
“方针是——不参与、不表态、不干预,但是积极备战。我们的舰队和航线保持常态巡航,一切按既定节奏进行。若欧罗巴的‘钢铁盟约’敢越界,我们再做回应。”
————————————
欧罗巴的天空仍旧灰暗,空气中弥漫着冷铁与燃料的味道。
新的“钢铁盟约”政权成立不到一周,柏林、维也纳、华沙三地的军工厂便重新启动。巨大的厂房内,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钢轨上传送着被重新涂装的装甲板与炮塔。工人们穿着旧式防护服,动作麻利,没人交谈,只能听见金属碰撞的回声。
在柏林郊外的空军基地,涂有新徽章的战机一架接一架滑上跑道。
地勤人员在机腹下检修弹药舱,技师记录引擎温度。指挥塔上挂着“钢铁盟约空军第一军”的旗帜,指挥官对着终端简报:“第一阶段完成百分之七十,东线集结按计划推进。”
维也纳的装甲师已开始调动。公路上坦克的履带碾压着结冰的路面,车队缓慢向东北移动。
这些飞机与坦克是俄欧冷战时生产的大量军备中的一小部分,现如今,它们成为了钢铁盟约干涉第聂伯罗斯战局的先锋部队。
沿途的居民站在街边,有的挥手,有的沉默。
新的宣传海报贴满城墙——“保卫欧罗巴的疆界”,“让荣光归来”,“北方的侵略者必须被阻止”。
在布拉格的总参谋部,屏幕上不断闪烁着情报图像。
参谋们围坐在长桌前,桌上堆满卫星图和战区分布图。
红线从波兰边境延伸到第聂伯河,标注着潜在的作战区域。
军情处官员汇报道:“莫斯科的第七和第八集团军仍在利沃夫活动,意图击溃这里的第聂伯罗斯残余兵力。他们的空中力量优势明显。若要推进,我们必须先夺取制空权。”
“作战区域将暂时限定为第聂伯罗斯地区,其余地区修筑防线,暂时让莫斯科的边界享受和平——我们的军备荒废的太久了,它们需要时间。”
总参谋长抬起头,语气平静:“我们不再是过去的欧罗巴联盟,钢铁盟约不会退缩。作战目标——利沃夫。”
“合围那里的莫斯科部队。”
命令被记录下,电报员立刻将指令转发至各战区。
与此同时,华沙的铁路枢纽被军队彻底接管。
数十列军用列车在站台上排列等待,士兵成列登车。
年轻的征兵官在车门前分发徽章和口粮,一些新兵仍带着未脱去的平民衣着,脸上混着兴奋与紧张。远处的广播塔播放着国歌,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开。
“为了欧罗巴!”列车启动时,车厢内有人喊了一声。很快,整列车都跟着高呼。
夜幕降临,装甲车的车灯在雪地上投出一条长长的光带。
铁轨、引擎、通讯塔、卫星信号——整个大陆再次被战争的节奏串联起来。
莫斯科的边境线方向,侦察无人机已经出发。
画面通过加密通道传回柏林的作战中心。
“对方防线尚未察觉我们的集结,东部空域仍未发现拦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