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魂兽分布图的完成,标志着肖胜此次唐门之行的主要目标已然达成。那张凝聚了智慧与心血的海图,其核心副本被郑重地存入唐门档案库,署名处“肖工、苏清瑶”并排而立,无声地见证着这段短暂却高效的合作。而肖胜手中,则拿着那份属于他自己的、更为详尽的原始图卷,上面不仅有标准的蓝银标记,更在边角处增添了许多唯有他自己能完全理解的、关于水流能量韵律的私人笔记。
清晨的阳光透过唐门分部院落中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肖胜站在那熟悉的青瓦白墙之外,身上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背后是一个不大的行囊,里面装着他简单的个人物品以及一些这些时日收集的、用于后续研究或武魂强化的零碎材料。那根青翠的竹竿,并未收起,而是被他随意地握在手中,食指粗细的竿身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其上的蓝紫色雷纹内敛深沉,仿佛蛰伏的龙蛇。
他看上去与初来时并无太大区别,依旧是那副低调甚至有些朴拙的模样。但若细看,便能发现他眼神中那份历经验证后的从容与笃定,比半月前更甚几分。与苏清瑶的合作,不仅完善了他的潮汐理论,更通过“水下钓线探测器”的成功,将他那独特的武魂感知能力与魂导科技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嫁接,为他未来的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
脚步声自身后传来,不疾不徐。肖胜没有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
苏清瑶依旧是那一袭淡蓝色的衣裙,衬得她气质清冷。她走到肖胜身侧一步远的位置停下,目光先是落在肖胜背后那略显简单的行囊上,随即又转向他手中那卷被小心收拢起来的厚实海图。
“要走了?”她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一如他们初次在实验室争执时那般。
“嗯。”肖胜点了点头,目光望向分部之外通往广阔天地的道路,“海图已成,约定的合作也算圆满。深海广阔,还有许多未知等着去探寻。”他的理由充分而自然,符合他一贯以来追求提升、探索未知的行事风格。
苏清瑶沉默了片刻。这半个月的朝夕相处,从最初的激烈辩驳到后来的默契协作,让她对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肖工”有了远超常人的了解。他那套基于“钓鱼哲学”的独特理论,他那根仿佛拥有生命般能与海洋共鸣的奇异竹竿,都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她深知,这样的人物,绝不会长久困于一隅,唐门分部于他而言,或许真的只是一个短暂停靠的港湾。
“也好。”她没有出言挽留,那不符合她的性格,也明白挽留不住。她只是从储物魂导器中取出一物,递到肖胜面前。
那是一个约莫巴掌大小的方形金属盒,通体呈现暗银色,材质似乎是某种质地紧密的合金,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边缘圆润,触手微凉。盒子正面,清晰地雕刻着唐门的徽记——一柄锤子与一柄凿子交叉的图案,象征着唐门在铸造与魂导器领域的权威。这显然是一件制式不低的魂导储物器。
“这里面,”苏清瑶解释道,声音依旧清冷,但语速却比平时稍慢了一丝,显示出她并非全无触动,“有‘水下钓线探测器’的全套备用零件,包括核心探头、能量传导线路以及外壳替换件。按照我们最后确定的图纸复刻的,精度有保证。”这是基于合作成果的、极为实用的赠予,确保肖胜在离开后,依旧能独立使用和维护这件他们共同创造的魂导器。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肖胜手中的竹竿上,眼神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复杂神色,接着说道:“还有……一枚我用水镜武魂本源能量凝聚的‘水镜结晶’。”
肖胜闻言,眉头微挑,眼中露出一丝讶异。武魂本源能量凝聚的结晶,这对于任何魂师而言都绝非寻常之物,其中不仅蕴含着精纯的能量,更带有一丝该武魂的独特属性与法则碎片。其制作过程必然耗费心神,价值远超那些备用零件。
苏清瑶似乎看出了他的讶异,语气平淡地补充道:“这枚结晶,可以在你深入某些能量紊乱或者信号隔绝的极端深海环境时,稳定并增强你钓线与探测器之间的魂力连接。将其佩戴在身,或者嵌入你的钓竿,应该能有效延长探测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强能量干扰,确保信号不失。”
她的解释依旧是从实用角度出发,但这份赠礼本身所代表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合作便利”。这更像是一种认可,一种对同行者未来道路的祝愿与支持。
肖胜看着苏清瑶递过来的储物盒,没有立刻接过。他能感受到对方这份赠礼背后的分量。这并非施舍,也非交易,而是一种基于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情谊。
片刻的沉默后,肖胜伸出右手,接过了那个略显沉甸的储物盒。就在他的指尖与冰凉的金属盒面接触的刹那——
“叮——”
一声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的脆响,如同玉磬轻敲,突兀地响起。
声音的来源,并非储物盒本身,而是肖胜左手中那根一直握着的青翠竹竿!
只见竹竿之上,那些原本内敛沉寂的蓝紫色雷纹,在这一瞬间,仿佛被某种同源的能量悄然引动,骤然亮起!光芒并不刺眼,却流转不息,如同夜空中苏醒的星河,沿着玄奥的轨迹在竿身上迅速蔓延、闪烁,持续了约莫三息的时间,才缓缓敛去,恢复平静。
整个过程短暂而奇异。
肖胜清晰地感觉到,在竹竿异动的瞬间,手中那储物盒内,似乎有一股清凉而纯净的能量波动,与竹竿产生了某种共鸣。那感觉,就像是两滴同样源自海洋的水珠,在分离许久后,终于再次相遇,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震颤。
苏清瑶自然也看到了竹竿的异象,听到了那声清鸣。她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化为一种更深层次的惊叹。她看着那根已然恢复平静的竹竿,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低声道:
“你这竹竿……倒比魂导仪器还准,像有生命似的。”
这句话,她曾在那次成功的潮汐发电实验后说过。但此刻再次说出,含义却已然不同。上一次或许还带着几分惊奇与调侃,而这一次,却更像是一种确认,一种对这根看似平凡竹竿所蕴含的灵性与潜力的终极评价。它不仅能“感知”,更能与同属性的高阶能量产生如此敏锐的共鸣,这已然超出了寻常器武魂的范畴。
肖胜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竹竿,指尖拂过刚才亮起雷纹的位置,感受到其中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凉意蕴,与电鳗武魂的狂暴雷霆之力截然不同,却同样与“水”息息相关。他抬头,对上苏清瑶的目光,坦然道:“它本就是我与这片海沟通的桥梁。或许,正是因为它足够‘简单’,所以才能更直接地触碰那些本质的规则。”
他没有道谢,因为有些情谊,言语反而显得苍白。他只是将手中的储物盒稳妥地收进了行囊,这个动作本身,便已代表了他对这份赠礼的珍视与接受。
“保重。”苏清瑶最后说道,语气恢复了惯常的简洁。
“你也是。”肖胜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处带给他不少收获的唐门分部,以及面前这位清冷而聪慧的合作者。他不再停留,转身,背着行囊,握着竹竿,踏着清晨的日光,向着港口的方向走去,步伐稳定而从容。
苏清瑶站在原地,目送着那道身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她低头,看了看自己刚才递出储物盒的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与那奇异竹竿共鸣时传来的、微弱的麻痒感。她轻轻握了握拳,转身返回分部,清冷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波澜缓缓平复。
东海的风,带着海藻与远航的气息,吹拂着唐门分部檐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叮咚声,仿佛在为这段短暂交汇的轨迹,奏响一曲余韵悠长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