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的清晨,被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惊醒。
“全镇百姓注意了!红警军团临时管理处成立,今日起开仓放粮,按户领取!”几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敲着锣,沿着青石板街道边走边喊。
街边的门窗陆续打开,一张张犹疑的面孔探出来。自从日军占领这个小镇以来,镇民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好消息了。
在镇中心原警察局的院子里,刘顺正忙得不可开交。他面前摆着一张从日军指挥部搬来的大桌子,上面堆满了名册和粮票。十几个识文断字的镇民被他临时招募,正在紧张地登记造册。
“大家排好队!每户凭户籍册领取十斤粮食,家里有老人的额外多领五斤!”刘顺抹了把汗,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不敢相信地看着分发到手中的粮食:“这...这真是给我们的?”
“老人家,拿好。”刘顺温和地笑着,“红警军团是咱们中国人的队伍,以后不会再让大家饿肚子了。”
就在这时,街道尽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地痞模样的人推开排队的人群,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
“哟,新来的?懂不懂河口镇的规矩?”为首的是个刀疤脸,腰间别着一把匕首,“在这地界上发粮,得先问问我们龙爷同不同意!”
排队的人群顿时骚动起来,不少人露出恐惧的神色。显然,这些地痞在日军占领期间作威作福惯了。
刘顺皱了皱眉,但还是保持着礼貌:“几位兄弟,我们这是在救济乡亲。要是你们生活有困难,也可以排队领取。”
刀疤脸哈哈大笑,一脚踢翻了旁边的粮袋:“谁他妈要你的施舍!识相的交出五百块大洋,不然...”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队巡逻的红警士兵已经闻声赶到。带队的是个年轻的班长,见状立即上前制止:
“干什么?退后!”
刀疤脸显然没把这些士兵放在眼里,嚣张地指着对方的鼻子:“小兔崽子,知道我们是谁的人吗?皇军...”
“砰!” 一声枪响划破长空。
所有人都愣住了。只见刀疤脸抱着血流如注的大腿倒在地上惨叫,而那个年轻班长手中的枪口还在冒着青烟。
“红警军团治下,禁止恃强凌弱。”班长的声音冷得像冰,“再有扰乱秩序者,格杀勿论!”
其他几个地痞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想跑,但立即被士兵们按倒在地。
刘顺适时站出来,对惊魂未定的镇民们说:“大家都看到了,从今往后,河口镇不会再有任何人为非作歹!红警军团说到做到!”
短暂的寂静后,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许多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这个小插曲,反而让镇民们对红警军团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林骁在指挥所里通过系统界面观察着这一切。稳定度的数字从38%跳到了45%,看来刘顺的安民措施效果显着。
“铁锤,调出河口镇的详细数据。”
虚拟界面上显示出更多信息: 人口:3274人 可用劳动力:1823人 粮食储备:充足 治安状况:改善中 民心倾向:谨慎乐观
“建议尽快建立民兵组织,既能维护治安,又能为正规军提供后备力量。”
林骁点点头,接通了与前线的通讯:“周勇,从缴获的武器中拨出五十支步枪,交给刘顺组建民兵。”
“明白,指挥官。”
与此同时,在镇子东头的大院里,刘顺正在面试第一批报名参加民兵的青年。
“俺叫赵大山,以前在东北军当过两年兵,会使枪!”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挺着胸脯说。
“我叫李秀才,虽然没当过兵,但读过几年书,能写会算!”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也不甘示弱。
刘顺仔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情况,突然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参加民兵?”
人群安静了一瞬,然后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为了打鬼子!” “红警军团救了咱们镇,俺得报答!” “再也不想受鬼子的气了!”
刘顺满意地点头:“好!都是好样的!不过我要提醒你们,当了民兵,就是要准备流血牺牲的。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没有一个人动摇。
当天下午,河口镇第一支民兵队正式成立。五十个精壮青年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但手中都握着崭新的三八式步枪——这些都是从日军那里缴获的。
刘顺特意请来红警士兵给他们做基础训练。镇中心的广场上,口令声和脚步声此起彼伏,引来很多镇民围观。
“看看我儿子,多精神!” “要是早有这样的队伍,小鬼子哪敢欺负咱们!”
镇民们的议论声中充满了自豪和希望。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暗流正在涌动。
深夜,指挥所里的林骁被系统的紧急提示音惊醒:
“警告,截获日军电文。敌军联队派出两个中队,预计明日抵达河口镇外围。”
林骁立即起身,走到作战地图前。两个中队,意味着至少四百人的兵力。这对刚刚经历一场大战的红警军团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铁锤,分析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
虚拟地图上立即标出了三条可能的路线,其中一条特别用红色标注:
“根据敌军以往的战术习惯,有87%概率采取分进合击战术。第一中队从正面进攻,第二中队迂回到侧后,企图形成夹击。”
林骁的眉头紧锁。如果让日军完成这个部署,刚刚稳定下来的河口镇将再次陷入战火。
必须主动出击,打破敌人的计划。
他立即接通各部队的通讯:“所有单位注意,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周勇,带你的一团到指挥所开会。”
半个小时后,指挥所里将星云集。林骁在地图上划出一个箭头:
“明天拂晓前,一团主动出击,在野狼峪设伏,打掉日军的先头部队。二团负责侧翼掩护,三团作为预备队。”
军官们纷纷领命,只有周勇提出了疑问:“指挥官,如果我们主力出击,镇子的防守...”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部署。”林骁看向刚刚赶到的刘顺,“民兵队明天要承担重要任务。”
刘顺立即挺直腰板:“请指挥官下令!”
“你带领民兵队,在镇子外围构筑假阵地,制造重兵防守的假象。同时组织镇民做好疏散准备。”
“明白!”
会议结束后,林骁独自留在指挥所,再次调出系统界面。稳定度已经涨到了48%,但距离解锁新单位还有差距。
“铁锤,如果我们成功击退这次进攻,稳定度能提升多少?”
“预计可提升15-20%。但若作战失利,将下降30%以上。”
风险与机遇并存。
林骁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静谧的小镇。街道上,民兵巡逻队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得很长。他们已经不再是白天那群生疏的新兵,在红警士兵的短暂训练后,动作已经像模像样。
这个他亲手解放的小镇,绝不能再落入日军手中。
“传令兵!” “到!” “告诉各部队,明日之战,只许胜,不许败!”
此时的林骁还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不仅仅是两个中队的日军。在更远的地方,日军联队长正在调兵遣将,一场更大规模的风暴正在酝酿。
但对于红警军团来说,每一次挑战,都是壮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