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前那场惨烈的先锋战,最终以两败俱伤告终。联军未能突破吕布的防线,吕布也未能击溃联军主力。双方各自收兵回营,舔舐伤口,战场上只留下满地尸骸和凝固的鲜血,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
赵云在随军医官的治疗下,伤势稳定了下来。他主要是内腑受到震荡,加上一些皮外伤,并未伤及根本。公孙瓒和曹操都派人送来珍贵药材,嘱咐他好生休养。躺在营帐中,赵云听着外面伤兵的哀嚎和将领们沉重的脚步声,心情复杂。他既为自己能与吕布一战而自豪,又为联军的停滞不前和巨大伤亡感到忧心。
然而,就在联军上下弥漫着一股挫败和迷茫情绪之时,一个更加劲爆、更加戏剧性、甚至带点荒诞色彩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大营,乃至向着洛阳、向着天下飞速扩散!
消息的核心内容,简单得令人瞠目结舌:
在今日大战最激烈之时,联军刘玄德将军麾下猛将张飞,张翼德,一矛捅飞了吕布头上的束发紫金冠!
噗——
乍一听这消息,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笑出声来。这算什么战果?阵前斩将、夺旗陷阵才是大功,捅飞个头盔算什么?跟小孩子打架似的!
但细品之下,所有人,包括赵云在内,都慢慢回过味来,继而感到一股寒意和……莫名的滑稽。
细节还原(根据无数目击者和添油加醋的版本综合):
当时战况胶着,张飞见吕布在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气得哇哇大叫,不顾关羽劝阻,拍马挺矛,直取吕布,口中怒吼:“三姓家奴!燕人张翼德在此!休得猖狂!”
吕布正杀得顺手,见又来一黑脸莽汉,冷哼一声,画戟随手一挥,想将其扫落马下。岂料张飞势大力沉,丈八蛇矛又是长兵器,这一矛含怒而发,速度极快,角度刁钻(据说瞄准的是吕布的咽喉),吕布仓促间回戟格挡,虽挡开了致命一击,但那蛇矛的矛尖,却“唰”地一下,精准地挑飞了吕布头上那顶标志性的、象征其身份和威仪的三叉束发紫金冠!
据目击者描述,那顶华美的金冠在空中划出一道耀眼的弧线,然后“啪嗒”一声,掉进了混战的乱军泥泞之中,瞬间被无数马蹄践踏,不知所踪……
而吕布本人,虽毫发无伤,但在那一瞬间,显然是懵了。
他可能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种事儿!两军阵前,百万军中,他温侯吕布,竟然被人把头盔(还是那么华丽的头冠)给打飞了?头发散落下来,虽然依旧威武,但那份睥睨天下的从容和仪态,瞬间大打折扣!简直是奇耻大辱!
吕布当场暴怒,戟法更显狠辣,恨不得立刻将张飞碎尸万段。张飞虽然勇猛,但也知道厉害,捅完就跑,在关羽的接应下,成功溜回了本阵。吕布被联军其他部队缠住,未能追击,但这口恶气,显然是结结实实地憋在了心里。
这个消息带来的连锁反应是爆炸性的:
联军士气大振!虽然没打赢,但“张飞捅飞吕布金冠”成了全军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就像一个象征:吕布并非不可战胜!他也会狼狈,也会吃瘪!这极大地缓解了联军对吕布的恐惧心理。士卒们茶余饭后都在比划着:“嘿!你看到没?那黑张飞,一矛就把吕布的帽子挑飞了!”“啧啧,当时吕布的脸都绿了!” 一种乐观甚至戏谑的情绪,开始冲淡战败的阴霾。
张飞名声鹊起!以前张飞的名声主要在刘备的小圈子里,如今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燕人张翼德”五个字,成了勇猛和……某种愣头青式勇气的代名词。连曹操都捻须笑道:“张翼德,真猛士也!虽鲁莽,然其胆气,可嘉!”
吕布威信受损!对吕布而言,这简直是社会性死亡。阵前失冠,比受点轻伤还丢人!这严重打击了他“天下无敌”的光环和心理优势。可以想象,回到关内的吕布,是何等的暴跳如雷。据说他当晚就处决了几个不小心笑出声的亲兵……
刘备集团地位提升。关羽、张飞在此战中的出色表现(关羽解了白马义从的围,张飞创造了“捅冠”奇迹),让刘备这个小团伙在联军中声名大噪,再也没人敢小觑这“织席贩履”出身的平原相了。
赵云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喝着汤药,差点没一口喷出来。他想象着吕布披头散发、气急败坏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牵动了伤口,一阵龇牙咧嘴。
“翼德兄……真乃妙人也!”赵云摇头苦笑。这种事儿,也就是张飞干得出来,换做别人,恐怕还没近身就被吕布砍了。不过,效果却出奇的好。
笑着笑着,赵云的神色又凝重起来。他知道,这看似滑稽的一幕,背后是惨烈的牺牲和僵持的战局。吕布受此大辱,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战斗,只会更加残酷。而联军内部的矛盾,也并未因此消弭。
“束发冠飞天……”赵云喃喃自语,“这或许是个契机,但绝非破局的关键。真正的恶战,还在后头。”
他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渐渐恢复的力量。他必须尽快好起来。下一次,当面对吕布时,他要用手中的枪,真正地证明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