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蔡添添的正式谈话结束后,李为民并未感到丝毫轻松,反而更加警惕。这位童年“班长”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审慎态度,让他明白,任何侥幸心理都是致命的。他指示秘书,将之前梳理好的所有工作资料,分门别类,准备得更加详尽,随时准备应对巡视组可能提出的任何调阅要求。同时,他要求自己分管部门的所有汇报,必须实事求是,严禁任何形式的夸大和隐瞒。
蔡添添那句关于“红烧肉”的看似随意的话,李为民并未简单理解为纯粹的叙旧。他仔细品味着其中的意味。“回味家乡味道”,或许是在暗示她虽然身处巡视组这个特殊位置,但并未忘记旧谊,也了解他李为民的为人和根基?这是一种极其隐晦的安抚,但也可能是一种更深的试探,看他李为民是否会因此放松警惕,或者试图进行规则之外的接触。
李为民决定以不变应万变。他通过正常渠道,让省委办公厅负责接待的同志,留意了一下巡视组餐饮安排的反馈,并委婉表示可以根据领导口味适当调整,但并未特意强调“红烧肉”,更没有亲自去安排。他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失礼,也不逾矩。
巡视组的工作在蔡添添等人的主持下,高效而有序地展开。谈话、调阅资料、下沉调研……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汉东官场的气氛如同被拉紧的弓弦,尤其是那些自知可能存在问题的干部,更是寝食难安。
沙瑞金密切关注着巡视组的动向。他几次试图与巡视组组长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希望能掌握更多信息,但组长经验老到,口风甚紧,只谈原则和要求。而那位年轻的常务副组长蔡添添,更是让沙瑞金感到有些捉摸不透。她行事规矩,态度严谨,但那双清澈而冷静的眼睛背后,似乎藏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深沉。沙瑞金尤其注意到,蔡添添在与李为民谈话后,并没有任何特殊的表现,这反而让他更加疑虑。他知道李为民的背景,也隐约听闻过一些李、蔡两家的世交关系,这种表面的“正常”,本身就透着不寻常。他叮嘱田国富,纪委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巡视组工作,实质上是想借此更多地介入和了解巡视组的动向。
省长刘长生则采取了更为稳妥的策略。他严格要求省政府系统全力配合, himself 也在与巡视组谈话时,姿态放得很低,重点汇报了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对于敏感的人事和矛盾问题,则巧妙地带过,或者推给省委统筹。他暗中让祁同伟将吕州近几年的工作总结和亮点项目整理成册,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以汇报工作的名义,向巡视组展示吕州的正面形象,这既是工作,也未尝不是一种间接为李为民体系加分的方式。
高育良的政法委系统,成为了巡视组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巡视组约谈了多名政法系统的干部,也调阅了不少案卷。高育良表面镇定,全力配合,甚至主动提供了一些“管理不到位”的基层案例以示整改决心,但内心压力巨大。他动用了所有关系,试图打探巡视组对政法系统的真实看法,尤其是蔡添添的态度,但收获甚微。这种不确定性让他如坐针毡,也更加坚定了不能与李为民正面冲突的想法,甚至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在某些方面,向李为民释放更多的“善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李达康则延续了他的风格。巡视组下沉到京州调研时,他全程陪同,汇报工作数据翔实,有一说一,既不夸大成绩,也不回避问题(当然,是他认为可以公开的问题)。对于光明峰项目和大风厂事件的遗留问题,他也没有遮掩,直接汇报了目前的处理进展和存在的困难,态度坦诚。他的这种“硬朗”和“务实”,反而让巡视组有些刮目相看,认为这是一个真正干事的人。但李达康自己清楚,他这是在刀尖上跳舞,任何一点真正的瑕疵被翻出来,都可能万劫不复。
而被挂起的侯亮平,则如同困兽。他看到巡视组到来,尤其是妻子钟小艾也随组而来,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通过秘密渠道,将自己整理的所谓“材料”复印件,设法递到了钟小艾手中。钟小艾拿到材料后,仔细研究,认为其中一些关于项目审批、干部交往的线索虽然模糊,但并非空穴来风,具备一定的可查性。她利用自己巡视一组组长的身份,开始有针对性地调阅一些与李为民、祁同伟等人相关的项目档案和资金往来记录,试图从中找到突破口。她的动作虽然隐蔽,但如何能完全瞒过蔡添添的眼睛?
蔡添添很快就注意到了钟小艾查阅资料方向的异常,她不动声色,既没有阻止,也没有点破,只是更加留意相关领域的情况汇总。她需要权衡,钟小艾的行为是个人情绪驱动,还是背后有更复杂的因素。同时,她也通过自己的渠道,更加深入地了解李为民在汉东这些年的具体作为和官声评价。
一时间,汉东的局势因为巡视组的深入,变得更加波谲云诡。表面上按部就班的巡视工作之下,是各方力量的暗中较量和焦急等待。每个人都想在巡视组这把“利剑”之下,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位置,或者至少,确保自己不被剑锋所伤。
李为民沉住气,稳坐钓鱼台。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而他与那位童年“班长”之间,这场关乎原则、旧谊与各自立场的微妙互动,也进入了更加关键的阶段。他很好奇,蔡添添接下来,会如何落子。而他自己,也已做好了应对各种局面的准备。汉东的这片天空,在巡视组的驻留下,显得格外高远,也格外令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