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的京城,爆竹声零星响起,年的味道愈发浓郁。但李为民的心中,却装着一件比年节更重要的事。他将自己关于规范公款消费等问题的思考,结合与宋雨晴讨论后获得的启发,系统地整理成了一份详实的报告。报告中,他不仅分析了问题的表现和危害,更提出了建立“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推行公务卡结算、强化审计监督、建立问责机制等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初步建议,并谨慎地参考了部分国际经验。
仔细审阅、反复修改后,他将这份凝聚了心血的报告交给了爷爷李太行。老爷子戴着老花镜,在书房里逐字逐句地看了整整一个下午,不时用笔在上面做着批注。他时而蹙眉深思,时而微微颔首。
看完后,老爷子长长吁了口气,看向孙子的目光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骄傲,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为民,你这可是捅了一个马蜂窝啊……”他缓缓说道,但语气中并无责备,反而带着一种认可,“不过,这个问题,迟早要解决。你的思考,很有见地,措施也考虑得比较周全。有些地方的措辞,我帮你稍微修改了一下,更稳妥些。”
第二天,李太行便带着李为民和那份修改后的报告,再次来到了南老的住处。
客厅里,炭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南老接过报告,看得比上次更加仔细。他看得极慢,手指偶尔在某个关键的建议上轻轻敲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良久,他放下报告,摘下老花镜,揉了揉鼻梁,目光锐利地看向李为民:“为民,这份报告,比你上次口头说的,更具体,也更深入了。尤其是关于预算公开和公务卡结算的设想,抓住了要害。看来,你这几天没闲着,是下了真功夫。”
李为民恭敬地回答:“领导,我只是将一些观察和想法系统梳理了一下。其中也有一些内容,是和……和宋雨晴同志讨论后,受到启发补充进去的。”他还是如实提到了宋雨晴的参与。
“哦?雨晴那丫头也参与了讨论?”南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她还提出了什么看法?”
李为民便简要复述了宋雨晴关于“阳光防腐”、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国际经验参考等观点。
南老听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好啊!老宋这个孙女,不愧是学经济的,眼光很独到嘛!年轻人之间,就应该这样多交流,互相启发。”他沉吟片刻,忽然对身边的秘书吩咐道:“给宋老家打个电话,看看他和雨晴方不方便,请他们过来一趟。就说我这里有点事情,想听听他们爷孙俩的意见。”
秘书领命而去。李为民和李太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惊讶,没想到南老会如此重视,直接请宋老过来。
大约半个小时后,宋老带着宋雨晴到了。宋老精神矍铄,步伐稳健,与李太行是老相识,互相寒暄了几句。宋雨晴则穿着得体,落落大方地向南老和李太行问好,看到李为民时,两人目光交汇,都微微点头示意,带着一种经过上次交流后形成的默契。
“老宋,快来坐。”南老笑着招呼,“今天请你和雨晴过来,是想一起听听为民同志的一个思考,雨晴之前也参与过讨论,正好听听你们的意见。”
众人重新落座。南老将李为民的那份报告递给了宋老:“你先看看这个。”
宋老接过报告,认真地翻阅起来。宋雨晴则安静地坐在爷爷身边,姿态端庄。
宋老看完后,脸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他看向李为民,目光中带着审视,但更多的是赞赏:“为民同志,这个问题提得好啊!切中时弊,直指要害!报告中提出的思路,也很有建设性。看来,你在基层不仅是搞活了经济,对党的建设、干部作风问题,也有很深的思考。”
“宋老过奖了,我只是尽一个党员的本分。”李为民谦逊道。
“爷爷,李县长在报告里提到的公务卡和预算公开,我觉得是很好的突破口。”宋雨晴适时地开口,声音清晰柔和,“我在国外学习时了解到,将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是降低行政成本、预防腐败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结合国情,先易后难,逐步推行。”
南老赞许地看了看宋雨晴,然后对宋老和李太行说:“你们两个老家伙也说说看法。”
李太行率先表态:“我支持为民的大胆设想。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事业就可能被腐蚀。当然,推行起来要讲究策略,可以先试点。”
宋老捋了捋胡须,沉稳地说道:“我同意太行的意见。这件事意义重大,但阻力肯定不小。必须做好充分的预案,尤其是舆论引导和干部思想工作要跟上。为民同志的报告,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讨论基础。”
接下来,四位长者加上李为民和宋雨晴,就在这间温暖的客厅里,展开了一场跨越年龄和辈分的深入讨论。从问题的严重性,到改革的必要性,从具体措施的可操作性,到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坦诚。
李为民和宋雨晴作为年轻人,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许多想法都得到了长者们认真的倾听和探讨。在这场讨论中,李为民不仅感受到了长辈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和高度负责,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所蕴含的巨大分量和改革路径。
南老最后总结道:“今天这个讨论很好!说明我们的年轻一代,是有理想、有担当、有智慧的!这件事,光靠我们几个老家伙议论还不够。为民,你把报告再完善一下,特别是风险评估和试点选择部分。年后,我会建议在适当的范围内,将这个问题提出来进行研讨。”
他目光慈祥地看了看李为民,又看了看宋雨晴,意味深长地笑道:“你们两个年轻人,都很不错!以后要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
这次非同寻常的会面,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离开时,李为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方向也更加明确。而他和宋雨晴之间,也因为这次共同参与重大议题的讨论,无形中拉近了距离。雪后的阳光照在两人身上,仿佛也预示着,一股致力于涤荡尘埃、弘扬清风的新的力量,正在悄然凝聚、成长。改革的长卷,正在老一辈的指引和新一代的实践中,缓缓展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