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皇太后走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蒙古那边也经常给钮钴禄贵妃和胤俄递信。
太皇太后走了,蒙古受了不小的打击,现在就是怕胤俄不乐意这个婚约,而且这个婚约的时间太长了,他们害怕。
钮钴禄贵妃问了胤俄的意思,胤俄直接给贵妃说了,让塔娜学武,以后好过来打人,他给撑腰。
贵妃乐呵呵的给乌尔锦那边说了,蒙古那些人才放下心来,只要十阿哥没有悔婚的想法就好。
时间过的很快,快到胤禔已经结婚了,福晋是那个伊尔根觉罗,太子也从尚书房毕业了。
十三十四也出生了。
胤禔为了能先生出嫡长子,除了福晋,后院的女人都给灌了药,现在福晋怀上了,整天嘚瑟的不行。
皇贵妃也没了,没了之前求皇上给胤禛赐了婚,是费扬古之女乌拉那拉氏,为的就是给胤禛一个保障。
皇贵妃没的前一天,康熙下旨立皇贵妃为皇后,没过多久,佟佳氏就又送了一位进了康熙的后宫。
直到九月,天空的乌云才算是散了。
胤俄胤禟也被康熙准备塞进尚书房了。
现在就是胤俄胤禟选哈哈珠子的时候了。
那边贵妃挑了几个名单送到了康熙手上,最终的决策权在康熙手上。
按照之前的惯例,阿哥的哈哈珠子一个名额是给母家的,那边法喀提前跟贵妃商议过了,送进来的是自己的小儿子海齐,海齐比胤俄大半岁,年龄刚刚好。
剩下的三个人就由康熙来选了。
康熙也愁,小十小九母家都很好,小十比较特殊,但他又跟小九比较好,就怕以后的事情。
现在阿哥的年龄一个个也都大了,康熙心里难免有些想法。
想了半天,拿了一遍平三番的功臣名单,身边一位满族的两位汉族的。
胤俄是真的不想去尚书房,这个哈哈珠子是幼仆,也是书童,也可以说是一份助力。
他要是在尚书房读书不好,或是犯了什么错,甚至是回答不上来问题,罚的都是自己身边的哈哈珠子。
真是想躺也躺不平。
要是他是胤禛的孩子,只要不作,就好了。
毕竟老章实在是太废了。
十月份的时候,直接就搬到那边的西五所了,东边住满了,这边只有他们两个在,舒坦。
搬完宫还没歇呢,那边的胤禔就叫着吃饭了,给两人的乔迁宴。
到了宴上,几个哥哥都拍着胸口说罩着他们俩的,这都是胤俄结下的善缘啊!
还有就是胤俄毫无威胁。
想到自己后面的日子,胤俄是真的想哭。
早上三点到五点温习前一天讲过的功课,五点到七点学满文跟汉文 还有老师过来检查。
七点到九点,康熙会时不时的过来查功课。
九点到十一点,四书五经。
十一点到一点吃饭,加自习。
一点到三点,骑马射箭加摔跤。
三点到五点继续四书五经。
五点到七点,重复之前的练武。
康熙啊!不愧是你!
鸡娃代表!太可怕了!
第一天上学,是身边的清月,还有李佳嬷嬷把胤俄薅起来的,被薅起来的还有胤禟。
两人真的是同病相怜。
洗了把脸清醒清醒,就前往尚书房了。
这边的老师确实都是厉害人物,是史书上都要留名的。
康熙知道两人今天到尚书房,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就过来了。
问了两人一些问题,还有他们今天的表现情况。
一边的两个老师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两个人,态度很认真,但就是感觉两人学不进去,怎么教都不会。
这是胤俄跟胤禟商量好的,两人都厌学。
一边的康熙:......不会吧!他生了两个笨蛋?
前面的几个都还好好的,怎么就这两个不行了呢?
一边的张元英连忙说着可能是两个孩子没开窍,多学学就好了。
康熙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毕竟小五也没开窍。
小九小十年纪还小,多教教就好了。
实在是早上起的太早了,吃完饭,两人就睡着了,头一点一点的小鸡啄米。
还好现在是温书的时间,前面的几个哥哥也是自我牺牲了一下,拉着老师问问题,把两人放了一马。
一直到了下午的武学时间,两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本来他俩就爱吃,胤俄也在有意识的教胤禟一些基础的锻炼方法,两个人长的比老七老八还高。
前面的阿哥学了很多了,两个小阿哥还没系统的学过,这次是专门的老师一对二教学。
练习摔跤的时候,是哈哈珠子跟着一起的,哈哈珠子不敢使劲,胤俄就带着一边的胤禟开始练。
一边的武学老师很是欣慰,两个阿哥第一次学,就这么好,未来可期啊!
一天很快就结束,这边的武学老师也过去跟康熙说了,两个阿哥学武很好,很快就掌握了摔跤的章法。
康熙点着头,看来小九小十学武很好了,但文化也得跟上啊!不然就是个莽夫!
要死不活的日子就那么过着,尚书房也是一天天的不消停,老大老二结业了,现在这里老三最大。
老三老四差不多大,老五他不敢惹,有皇太后在撑腰,老三胤祉就使唤老七胤佑还有老八胤禩。
他们两个母家不显,一个自己身上有疾,一个性子温和,老三可不就装上了嘛。
胤祉倒是对小九小十没什么意见,小十给他送过东西,小九跟小十关系好,这两个就算了。
天气冷了,胤俄就叫着胤禟一起吃锅子,本来想叫着胤禛胤禩一起的,但那边有胤祉他们在,要叫一起叫,不然又是鸡飞狗跳,胤俄想了想还是算了。
时不时的回去到额娘那边吃吃喝喝,聊聊天,然后在找康熙讹点东西。
谁让康熙老过来问自己的功课的,胤俄就化作十万个为什么在康熙屁股后面转悠,把康熙捧的高高的,再问一个康熙回答不上来的。
为什么苹果不会飘上去,而是会落下来呢?
后面康熙就再也不想理这两个臭小子了,能学点是点,武学好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