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有股份给,苏宏正还是很疑惑:“老大,这漂亮女人多得是,为什么非得是苏宛侨?这女人一心都想着复仇,如果哪天她真的火了,搞不好还会想着报复我们。”
“苏宏正,你会不会太过自卑了?”杨帆反问道:“即便苏宛侨火了,那也只不过是我们掌控的戏子而已,你觉得她能翻起什么风浪?对付这种公众人物,一纸合同就能彻底控制住她。”
这句话令苏宏正身体一怔。
此时,他发现杨帆说的没错,他确实有点太自卑了。
不,应该说,自卑又自负。
他自负的认为苏家没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可骨子里的自卑,又让他觉得只要给苏宛侨等人一丝机会,他们就能反扑过来。
可现实却是,他们根本没有能力了。
他叹了口气说:“老大,你说的没错,我是太自卑了。”
“苏宛侨的嗓音很不错,值得培养,你如果有娱乐圈的资源,你就介绍过来吧,我很想近期就组建娱乐公司,以及最专业的团队。”杨帆吩咐道。
想通的苏宏正没有再有自卑的情绪,他点了点头说:“给我三天时间,我就能组建一个极为专业的团队前往云山。”
“很好,明天我会注册娱乐公司,会给你两成股份。”
“多谢老大。”
杨帆刚才打电话是当着,苏宛侨,苏振山面前打的。
苏振山笑容一直挂着,即便杨帆说怎么控制苏宛侨的,他并没什么心理波动,毕竟杨帆能愿意让苏宛侨往娱乐圈发展,甚至还要捧她,这已经超过预期很多了。
他还能说些什么?!
而苏宛侨已经不在乎了,她的心已经被杨帆彻底征服,现在的她只想着自己能表现的好一些,她像是一只母狗那般,渴望着得到主人的奖励。
“苏振山今夜过后,我不希望在见到你,苏宛侨就留下来吧!”杨帆命令道。
苏振山不敢不从,现在的他手里握着4.5亿美刀,足够他余生想怎么潇洒就这么潇洒了。
这一次跟随杨帆去了一趟老毛子,他得到最大的收获就是,千万不要和杨帆为敌。
不然,真的会后悔!
他当即起身端起酒杯,给杨帆敬酒道:“那么小女接下来便全部依仗杨先生了!”
“看她的表现!”
杨帆语气虽然冰冷,但也起身敬酒。
三天后。
一行12人与杨帆在云山见面。
来人有造型师,声音老师,舞蹈老师,编曲老师,经纪人等等。
这些人里,杨帆并没有认识的人。
不过,能被苏宏正介绍过来,说明绝对都不是泛泛之辈。
他们来之前,都暗自打听过。
这位杨帆表面上只是娃娃乐的老板,实际上却是超级大家族苏家的族人,还是傅家的女婿。
妥妥的超级大人物。
他们对于杨帆都有敬畏之心。
在这种情绪之下,他们就更容易控制一些,也更容易听从杨帆的命令。
杨帆给他们下令,将他唱的勇气这首歌,谱曲后,再进行编曲。
之后再给苏宛侨录音。
声乐老师在一旁给苏宛侨辅导,尽可能三个月内,把苏宛侨的水平提升到一些专业歌手。
只是等杨帆将那首勇气唱出来后。
被苏宏正派过来的声乐老师周强却震惊的说:‘杨先生,这首歌您来唱都可以,我保证以您的嗓音来唱,将来绝对能红!”
“那你还是听听苏宛侨唱的吧!”杨帆拍了拍手后,苏宛侨便唱了起来。
众人发现杨帆唱出来虽然也好听,但更多是曲和歌词顶尖,只要嗓音不差的人唱都不会难听。
而苏宛侨唱过之后,他们都有沉醉其中的感觉。
可即便如此,他们更加惊叹于杨帆的能力。
杨帆明显是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甚至连谱子都不会写,可他却能创造出来如此顶尖的歌曲。
他们认为杨帆,这就是绝对天赋。
将来杨帆的名字,一定会响彻整个华语乐坛。
听着他们拍马之言,杨帆并不奇怪,毕竟这首勇气,当年可是火的一塌糊涂。
他们不震惊才奇怪了,震惊了,才能说明他们懂音乐。
杨帆没有和他们多说话,而是让他们尽快开始培养包装苏宛侨。
他会在三个月内,让苏宛侨前去参加第二届“花城杯”华夏音乐电视大赛。
得知杨帆的计划后。
周强说:“花城杯,可是国内目前最为火热的音乐电视专业节目,如果能在这里一炮而红,宛侨小姐可就红了!”
“说的没错,因此,你们三个月内一定要把她培养好,三个月后,我就要让她红!”杨帆单手一握道。
按照前世的记忆,花城杯音乐电视大赛始于1993年,是当时华夏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音乐电视专业赛事。
它在90年代对于推广音乐电视(mV)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一届时推出了多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其中最着名的包括《祝你平安》 和《爱情鸟》。
这些作品通过mtV的形式,极大地提升了歌曲的传播度和歌手知名度。
而且这个比赛,不是让歌手去现场比赛。
“花城杯”的核心是评选完整的音乐电视(mtV)作品,只需要提交制作好的mV即可。
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毕竟唱歌比赛要唱很多歌,还要结合现场发挥。
目前的苏宛侨,只是嗓音条件好,整体演唱水平还没有达到专业。
而苏宛侨得知杨帆的计划后,也是暗暗发誓,她一定不会让杨帆失望。
为了增加他们主观能动性,杨帆告诉他们,只要苏宛侨的作品,能前三,每人奖励五万块。
这句话,令他们像是打了鸡血似的,立马开始正式工作。
苏宛侨这事对于杨帆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
现在的他最需要的还是想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半导体的行业之中。
可他目前还是没有这方面的资源。
与其等待,他不如主动出击。
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少,老美那边应该有吧?
虽说傅家没有涉猎这方面,但他在阿美莉卡其实还有一个关系。
那就是本岛奈子。
她一直在阿美莉卡混,可以说是当地的交际花。
她应该有这方面的路子。
当他给本岛奈子打过去电话,告知他的寻求时。
本岛奈子笑着说:“那你可找对人了,我最近正在硅谷呢,认识不少科技人才,不过,你想发展半导体,你想发展哪一方面的?”
这些天杨帆也仔细想了想,将来最困难的其实就是制造芯片。
他还是想办法攻克这些吧。
他立马说:“我想制造芯片,而起全产业链的那种。”
本岛奈子沉默了片刻说:“看来杨先生是不太懂芯片制造,你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给你详细说说,正好也让你知道,难题到底有多少。”
杨帆确实不知:“还请本岛奈子讲清楚。”
“首先是Ic设计: 这是产业的“大脑”,设计这个就需要许多顶尖的人才。
设计好,如果没有能力制造,一切都是空。
制造设备是产业的“铁砧与铁锤”。关键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机,如今在这些上面,阿美莉卡的应用材料、小日子的东京电子等已崭露头角,其他地区都属于落后。
接下来便是芯片制造,封装与测试。
这这两项都是依托于顶尖的设计和装备。
而接下来极为重要的是材料。
它是 产业的“米与水”。
其中硅片、光刻胶、高纯度气体、靶材等,无一不是技术壁垒,目前小日子占据主导,想要拥有这些需要从他们手上购买,价格极为昂贵。”
杨帆听完之后,觉得有些头疼,果真比它想象中复杂的多,似乎每一项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壁垒。
他想要的可是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如果只是买它们的材料,他发展这一行也没有意义。
然而,想要把这么多都完成自主可控,那难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毕竟九十年代,国内在这一方面几乎就是空白。
不过,这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
那就是通过入股投资,获取她们的技术。
他想到了英特尔、Amd,可它们已很强大,根本没有机会去投资入股。
他又想到了台积电,甚至荷兰的ASmL,可现在的它们还非常的弱小,目前没什么技术。
即便提前入股了也没有用。
它们将来都会受到阿美莉卡的管控,很多技术都是来源于各个国家,甚至可以说它们的技术都是来源于阿美莉卡和它的盟友们。
现在投资,将来阿美莉卡一管控,就会把他直接给踢出去。
他需要几个拥有一定技术,且处于破产边缘的公司,就像是巨象钢铁那般。
只要能找到类似的公司,他就有机会将其收购,之后再趁着阿美莉卡现在根本就没把华夏当回事的空隙,把它们转移到国内。
他立马将心中所期待的公司,说给了本岛奈子。
“你帮我打听打听有没有符合条件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