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借灵眼石台与灵兔寒雾之助,一举突破至练气七层后期,刘丽丽心中喜悦之余,更多了几分沉稳。她深知修行之道,张弛有度,突破之后,不宜再行猛进,当以巩固根基、体悟境界变化为要。故而,她并未立刻投入下一轮的苦修,而是放缓节奏,白日于峡谷中漫步,感受天地灵机,夜间则多以神识沉入玉佩空间,或静坐养神,或观察内中变化。
这一夜,月华如水,透过峡谷一线天,洒下清冷银辉。刘丽丽盘坐于暂居的岩龛之内,心神沉静,一缕凝练的神识便已悄然探入那方日益神异的玉佩洞天。
空间之内,景象较之月前又有了显着不同。那洼灵泉似乎因她修为提升,泉眼涌动愈发活跃,泉水中蕴含的灵光点点,如同星河倒映。而最为引人注目的,依旧是那株已不能称之为“苗”的灵茶树。
茶树亭亭,枝干虬结,叶片青翠欲滴,其上天然道纹繁复玄奥,流转不息。而位于顶端的那枚花苞,此刻已然膨大至成人拳头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青白如玉的温润质感,仿佛内里蕴藏着一轮即将喷薄而出的朝日。花苞表面,那些金色的符文已不再是若隐若现,而是彻底亮起,如同以纯金熔液描绘,熠熠生辉,光芒流转间,竟隐隐引动了周遭空间的灵气,形成细微的灵气漩涡。
而就在这金光璀璨的花苞之下,那只已然产生惊人异变的野兔,正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端端正正地蹲坐在灵脉节点之旁。它周身那层银芒较之以往更为凝实,毛发上覆盖的薄霜也厚了几分,丝丝缕缕精纯的寒气自其体内自然散发,在其身周尺许之地,形成了一片稳定的、温度明显低于他处的寒雾区域。
就在刘丽丽神识探入的刹那,她敏锐地察觉到,那花苞上流转的金色光华,与灵兔周身弥漫的淡白寒雾,竟不再像以往那般泾渭分明,而是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交融!
金光与寒雾接触的边缘,并非相互排斥抵消,反而如同水乳交融,衍生出一道道极其细微、却清晰可见的、如同涟漪般不断扩散的淡金色光纹!这光纹既带有茶花道韵的生机勃勃,又蕴含着昆仑寒气的清冽沉静,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力量,在此刻竟达成了一种玄妙的平衡与共生,使得那花苞周遭的空间,都显得格外不同,道韵愈发浓郁。
“竟有此事?”刘丽丽心中讶异,神识聚焦于此异象,细细体悟。她能感觉到,那光纹之中蕴含的能量颇为不凡,似乎对滋养神魂、淬炼灵力都有裨益。这灵茶树与这冰系灵兔,一木一兽,一阳一阴,一蕴生机一道寒,竟在此方小天地内,形成了如此互补互助的格局?
心念一动,她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那只灵兔身上。此番仔细观察之下,立刻发现了更多与前不同的细节!
只见这灵兔那一对原本与身体同色、只是耳廓内部略显粉嫩的长耳,其耳尖约莫半寸之处,毛发竟已彻底化为了纯白之色!这纯白并非衰老的枯白,而是一种晶莹剔透、宛如冰雪凝萃而成的极致之白,在它周身银芒与寒雾的映衬下,格外显眼,仿佛戴了两顶小小的雪冠。
不仅如此,当它偶尔挪动身体,前爪无意识地在身下那浸润了灵气的土壤上轻轻划过时,刘丽丽清晰地看到,那被爪尖触碰过的地方,竟留下了一道道细如发丝、却清晰无比的白色冰痕!这冰痕凝而不散,散发着微弱却纯粹的寒气,须得片刻功夫,才会缓缓消融。
耳尖纯白,爪留冰痕!
这已绝非寻常野兽异变所能解释,这是其体内冰系力量凝聚到一定程度,开始显着影响外在形貌与行为的标志!是妥妥的、正在觉醒过程中的冰系灵兽之相!
刘丽丽心中再无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强烈的欣喜与郑重。这灵兔跟随她时日不长,却屡次相助,无论是稳定灵流,还是辅助修炼,都显露出其不凡的潜力与价值。如今既已显化冰系灵兽之相,其未来成长空间,更是不可限量。
“灵兽难得,通灵之兽更是万中无一。”刘丽丽心道,“它虽灵智已开,能与我有简单互动,但终究懵懂,犹如稚子,尚需引导。若任其自行摸索,恐事倍功半,甚至误入歧途。我既得此机缘,承它数次相助之情,便不能只视其为宠物或工具,当以同道相待,悉心引导,助它真正开启灵智,明心见性,方不负这场相遇。”
她开始于心中细细琢磨引导之法。修行界中,关于驯养、引导灵兽的法门并非没有,但大多掌握在宗门大派或古老世家手中,她前世不过一介凡人,今生虽有玉佩传承,但传承信息庞杂,关于灵兽培育的具体法门,尚需她自行摸索整合。
“首先,需巩固它与我的信任与联系。此番它已愿主动助我,此为基础。”
“其次,或可尝试以神念沟通,传递更为复杂的意念与图像,助其理解修行之理,天地之道。”
“再者,其力量源于冰寒,或可寻些蕴含冰系灵气的灵植、矿石供其吸收,助其纯化力量……”
“最后,亦是关键,需观察其本性,因势利导,而非强行塑造。它既是昆仑雪兔跟脚,天性亲近冰雪寒凉,其道,或许便在这‘冰’与‘静’二字之上。”
无数念头在她心中闪过,一套初步的、针对这只冰系灵兔的引导计划,已渐渐有了雏形。她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的过程,但看着那在金光与寒雾交织中,显得愈发神异不凡的灵兔,她心中充满了期待。
退出神识,刘丽丽睁开双眼,望向峡谷外无尽的夜空,星子闪烁,仿佛也映照着那空间内正在发生的奇妙演变。
得此灵兔,是机缘,亦是责任。前路除了自身的修行,如今又多了一份引导它前行的使命。道途之上,能得一如此伙伴,何其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