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天极宗与风语宗之间的山谷热闹了起来。云尘与丫丫带着两宗弟子和凡俗阵法院的工匠们,开始修建“同心阵”。阵基选在两宗灵气交汇的一处缓坡,这里的土壤混合了天极宗的沉静灵韵与风语宗的灵动气息,天生就带着“相融”的特质。
“这阵眼得用活物才行。”陈老拿着罗盘,在坡顶比划着,“随势阵讲究‘顺势而生’,死物镇不住两宗流动的灵气,不如埋一块‘共生玉’——这玉是两种灵玉在矿脉中自然交融而成,本身就带着‘和而不同’的性子。”
王师傅也点头:“俺看行。再在阵眼周围烧一圈陶管,管里刻上呼吸纹,让灵气能顺着陶管流转,既不冲撞,又能相互滋养,就像两家人共用一口井,井水只会越喝越甜。”
云尘与丫丫认真记下这些建议,指挥弟子们开挖阵沟。沟底铺上韧星草编织的柔性阵网,防止水土流失,也让灵气能透过草网渗入土壤,与大地灵脉相连。
凌尘与苏清颜常来工地看看,却从不指手画脚,只是站在一旁,看着年轻人与工匠们讨论、争执、磨合。有时看到他们为了阵纹的走向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在田埂上捡起一块石头比划着达成共识,两人都会相视一笑。
“你看,他们比我们当年更懂得‘和’的道理。”苏清颜轻声道,“我们那时候,总想着用规则约束不同,他们却知道,不同才能碰撞出更好的东西。”
凌尘望着阵沟中渐渐成型的纹路——既有天极宗守势剑法的沉稳折线,又有风语宗流风术的灵动曲线,两种纹路在交汇处自然过渡,没有丝毫生硬,就像溪流汇入江河,浑然天成。
“因为他们是在烟火里长大的。”凌尘道,“在星落村种过地的人,都知道不同的种子要种在不同的土里;在望星镇放过风筝的人,都明白不同的风要配不同的线。这些道理,比任何典籍都管用。”
三个月后,同心阵终于建成。没有举行盛大的启用仪式,云尘只是在一个清晨,与丫丫一起注入了第一缕灵力。随着两人的玄气流转,阵基上的共生玉发出温润的光芒,陶管中的呼吸纹亮起,柔性阵网如同活物般起伏,两宗的灵气顺着阵纹开始流动——天极宗的灵气如同沉稳的山溪,风语宗的灵气如同灵动的春风,在阵中交织、盘旋,最终化作一道青白色的灵雾,缓缓升空,笼罩了整个山谷。
“成了!”工匠们欢呼起来。
奇妙的是,灵雾所过之处,天极宗的古松抽出了新枝,风语宗的流泉变得更加清澈;两宗交界处的野花同时绽放,一边是天极宗特有的“守心花”,一边是风语宗的“流萤草”,花瓣在风中轻触,竟孕育出一种从未见过的粉白花朵,既带着松的坚韧,又带着泉的灵动。
“这花该叫什么名字?”丫丫轻抚着新花,眼中满是惊喜。
“就叫‘同心花’吧。”云尘握住她的手,笑容温柔,“你看它扎根在两宗之间,却能开出自己的样子,多好。”
同心阵的消息很快传开,不少星域都派人来学习。他们发现,这阵法不仅能融合两宗灵气,更能让修士在阵中修炼时,自然而然地领悟对方宗门的功法精髓——天极宗的弟子在阵中练剑,剑招会多几分灵动;风语宗的弟子在阵中御风,身法会添几分沉稳。
“这才是‘同心’的真意。”苏清颜站在阵眼旁,感受着流动的灵气,“不是变成对方,而是在保持自己的同时,懂得欣赏和借鉴对方,就像这共生玉,两种玉性都在,却能融为一体。”
凌尘则注意到,阵纹在日夜流转中,竟悄悄吸收了山谷间的混沌残余,将其转化为滋养同心花的养分。那些曾被视为“邪物”的能量,在这融合理念的引导下,也成了促进生长的力量。
“看来,连混沌都在学着‘和’啊。”他笑着对苏清颜说。
这日,两宗弟子在同心阵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比试——不拼修为高低,只比谁能将两宗功法融合得更好。云尘的“流风守势剑”刚柔并济,既能抵御攻击,又能顺势反击;丫丫的“守心流风术”沉稳灵动,能在防御中引导对方的攻势,引得观战者阵阵喝彩。
比试结束后,夕阳的金辉透过灵雾,在阵中洒下一片温暖的光晕。弟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修炼心得,天极宗的弟子教风语宗的师弟辨认土壤中的灵脉走向,风语宗的弟子则天极宗的师妹如何借风势提升剑速,笑声与讨论声在山谷间回荡。
凌尘与苏清颜站在山坡上,看着这和谐的一幕,心中一片安宁。他们知道,同心阵的意义,远不止于两宗的融合,更在于为整个宇宙树立了一个榜样——不同的势力、不同的法则、不同的生命,不必相互敌视,不必你死我活,完全可以像这阵法中的灵气一样,在流动中交融,在交融中共生。
夜色渐浓,同心阵的灵雾在月光下泛着银辉,如同一条连接两宗的纽带,也如同一条通往更和谐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