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417 A2,7.62x51mm NAto口径。”克劳斯的手指拂过冰冷的金属,“配施密特&本德 pm II Ultra Short 1-8x24短瞄镜,带弹道补偿和微光增强。定制消音器。分解状态,可混入你的专业摄影器材箱。这是最后的手段,幽灵。我希望它不会发出声音。”
旁边还有几个压满的弹匣,以及一把更小巧的格洛克19m手枪,同样配备了定制消音器,固定在枪箱内的专用凹槽中。还有几枚硬币大小的黑色圆片——微型定向破片雷,以及几颗只有胶囊大小的震撼弹和烟雾弹。
“轻便,致命,必要时能制造混乱脱身。”克劳斯盖上枪箱,推给龙云,“护照、现金、备用通讯卡都在这个包里。航班信息渡鸦会同步到你的‘守夜人’上。”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锐利,“记住,只是眼睛。看见,记住,回来。贝尔格莱德的阴影里,藏着不止铁幕的鬣狗。别让复仇的怒火烧掉你的判断力。”
龙云将“夜莺”相机挂在胸前,戴上“透视镜”,手腕扣上“守夜人”,最后提起那个装着致命武器的专业器材箱。冰冷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沉甸甸的,是信任,也是枷锁。他迎上克劳斯的目光,没有任何承诺,只是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熔炉保持一级静默警戒,直到幽灵信号恢复。”林志豪的声音在后方响起,是对着所有人,也是对着龙云,“眼睛放亮,耳朵竖起来。”
龙云转身,没有再看那些充满担忧和复杂情绪的面孔,提着箱子,身影融入“熔炉”通道深处冰冷的幽蓝光线中,像一道真正的幽灵,消失在通往地表的升降梯里。
萨瓦河浑浊的河水在午后黯淡的阳光下缓缓流淌,将贝尔格莱德撕裂成新旧两个世界。河北岸,新贝尔格莱德(Novi beograd),宽阔却略显空旷冷硬的街道旁,矗立着一座座巨大的、被称为“野兽派”风格的混凝土公寓楼,方正的几何线条带着冷战时期特有的压抑感,巨大的灰色立面沉默地俯瞰着河面。南岸,老城(Stari Grad),则是另一番景象。狭窄曲折的街道如同迷宫,两旁是褪色的奥匈帝国时期或奥斯曼风格的建筑,墙体斑驳,露出里面的砖石,阳台的铁艺栏杆锈迹斑斑。战争的创伤在这里并未完全愈合,一些建筑上还残留着弹孔和被炮火熏黑的痕迹,与后来粗糙修补的水泥疤痕交错在一起,无声诉说着过往的惨烈。街角咖啡馆飘出浓烈的烘焙咖啡香,与老旧汽车排放的尾气、路边小摊烤制?evapi(一种巴尔干烤肉肠)的烟火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而略带颓废的都市气息。
龙云,或者说伊万·佩特罗维奇,背着一个硕大而专业的黑色摄影器材包,穿着一件半旧的卡其色风衣,脖子上挂着那台“夜莺”长焦相机,站在米哈伊洛大公街(Knez mihailova)的尽头。他像个真正的街头摄影师,微微侧着头,镜头看似随意地扫过街头步履匆匆的行人、街头艺人的表演、以及那些坐在露天咖啡馆里神色各异的客人。透过“透视镜”的左镜片,视野边缘跳动着极淡的绿色数据流:距离、环境温度、人群密度简易分析。偶尔,渡鸦冷静的提示音会通过骨传导直接在他耳蜗内响起:“注意,十点钟方向,穿灰色夹克男子,左臂纹身部分图案与数据库存档铁幕佣兵纹身样本有27%相似度…已记录面部特征…无异常行为,继续观察。”
他的目标在河对岸。沿着熙攘的米哈伊洛大公街向西,穿过卡莱梅格丹城堡(Kalemegdan Fortress)那巨大而古老的石砌拱门,便进入了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的半岛区域。这里地势起伏,古堡厚重的城墙和葱郁的树林占据了大部分视野,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就在古堡西侧下方,一片相对僻静的河湾地带,几栋巨大的红砖厂房建筑突兀地矗立着。它们有着高大的锯齿形屋顶和巨大的拱形窗户,是典型的十九世纪末工业建筑风格,外墙被刻意保留着沧桑的砖红色,一些地方爬满了深绿色的藤蔓。这片建筑群被一道新砌的、约三米高的仿古砖墙围拢,墙上安装了造型隐蔽但绝瞒不过专业人士眼睛的高清摄像头和运动传感器。唯一的入口是一个宽阔的、带有液压装置的黑色金属大门,此刻紧闭着。门侧挂着一块厚重的铜牌,上面用塞尔维亚语和英语刻着:“城堡综合体-私人领地”。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岗亭里,隐约可见身着黑色制服、体型彪悍的警卫身影。
这就是“城堡”(tvrdjava)。表面是城中最顶级的会员制夜总会和一家名为“堡垒盾牌”(bedem?tit)的高端安保公司总部。在渡鸦的情报拼图里,这里是铁幕雇佣兵团在巴尔干地区最可能的指挥中枢和行动基地。
龙云选择了一个经典的观察点——卡莱梅格丹古堡面向萨瓦河的西侧城墙垛口。这里地势高耸,视野开阔,能将整个“城堡”建筑群和其入口道路尽收眼底。古老的石墙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掩护,游客的来来往往也提供了完美的背景噪音。他支起三脚架,将“夜莺”稳稳架好,长焦镜头对准下方那片红砖建筑群,动作专业而从容,完全符合一个寻找城市历史与当代冲突交融点的摄影师形象。
“渡鸦,开始记录。标记区域A(主入口),b(东侧装卸区),c(西南角疑似通风\/应急出口)。”龙云嘴唇微动,声音低得几乎只有自己听见。骨传导耳机里立刻传来娜塔莉亚的回应:“收到。区域标记完成。‘夜莺’信号稳定,数据流清晰。正在扫描建筑外围电子信号特征…”
高倍率镜头压缩了空间,冰冷的红砖墙面纤毫毕现。龙云的手指在相机侧面的触摸屏上滑动,视野在可见光、微光增强和红外热成像模式间无声切换。岗亭内警卫的热源轮廓清晰可见,两个,偶尔走动,姿态放松但装备齐全——龙云甚至能分辨出他们腋下枪套里手枪的轮廓和肩挂通讯器的天线。入口大门厚重的金属结构在热成像下呈现出清晰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