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稷城贤才汇聚的盛况尚未冷却,影卫带来的两条消息——刘表使者北上的行程与西凉背景可疑商队的出现——如同两记重锤,敲响了新的警钟。刘昊深知,声望如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刻的美稷已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既是机遇,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必须在各方势力做出反应之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基本盘,将声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力。
“并州九郡,我军虽称雄北地,然南部的太原、上党等富庶郡县,名义上仍属州牧,实则各方势力交错,政令不畅。”军衙内,刘昊手指地图,目光锐利,“如今我声望正隆,兵锋正盛,当趁势南下,整合并州,将整个并州真正变为我虓虎营的根基之地!”
戏志才颔首:“主公所言极是。并州南北若连成一体,则进可窥伺河洛、河东,退可凭太行、黄河天险固守,战略态势将截然不同。然则南下需有口实,不可授人以‘擅启边衅’之柄。”
郭嘉懒洋洋地接口:“口实?现成的就有。州牧派来的监军种劼不是还在城里吗?让他写封信,就说太原郡守勾结黑山余孽,侵扰乡里,苛政虐民,请镇北将军‘权宜行事’,发兵‘靖难安民’。咱们这位监军大人,经过上次教训,这点小忙还是会帮的。”
刘昊大笑:“奉孝此计甚妙!就这么办!”
南下战略既定,军事与政治双管齐下。
军事上,以张诚为主将,赵云为副,率精兵两万,以“应监军之请,剿匪安民”为名,南下太原郡。兵力并不算特别庞大,但皆是百战精锐,装备精良。
大军所到之处,并未遇到像样的抵抗。太原郡守本就庸碌,境内豪强、黑山残部各自为政。虓虎营的威名早已传遍,加之军纪严明,只惩首恶,不扰百姓,许多县城甚至望风归附。偶有负隅顽抗者,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也迅速被碾碎。张诚稳重,赵云骁勇,两人配合默契,推进极为顺利。
政治上,戏志才与伊籍、梁习等人运筹帷幄。每下一地,立刻接管府库,清查户籍,安抚流民,任命由美稷文学馆培养或新投奔的官吏接手政务,迅速恢复秩序。同时,宣布减免部分苛捐杂税,推行在并北已见成效的屯田政策,很快赢得了底层民众的支持。
刘昊则坐镇美稷,总揽全局。他深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将主要精力放在消化新占领区、调配资源、以及应对即将到来的刘表使者上。
熊山嚷嚷着要跟去南下“捞点功劳”,被刘昊按下,命他协助侯吉保障后勤运输。看着一车车粮草军械南运,侯吉扒拉着算盘,唉声叹气:“打吧打吧,这得花多少钱……幸好太原郡还算富庶,打下来库府应该能补回来一点……就一点……”
就在张捷报频传,太原郡大部已定之时,刘表的使者团,终于抵达了美稷。
使者规格很高,正使是刘表麾下重臣,大名士蒯良之弟蒯越,副使则是与刘昊有过一面之缘的伊籍(伊籍投奔时,刘表使者团已在路上)。此举足见刘表对此次联络的重视。
接待仪式极为隆重。刘昊亲率文武出城相迎,给足了刘表面子。蒯越见美稷军容鼎盛,城池坚固,军民气象一新,心中暗自吃惊,收起了几分轻视之意。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蒯越代表刘表,高度赞扬了刘昊“扫清边患、礼贤下士、匡扶汉室”的功绩与志向,言语间颇多试探。
酒过三巡,蒯越切入正题,神色凝重:“镇北将军,实不相瞒,越此次北上,乃奉我主景升公之命,特来与将军通报一紧要之事,并商议宗亲之间,未来该如何携手,共度时艰。”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许昌消息,陛下……已然驾崩了!”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确切消息,刘昊及在场核心成员心中仍是一震。戏志才、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
蒯越继续道:“然曹操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其用意,路人皆知!无非是想行那董卓、李傕之事,另立傀儡,甚至……篡逆之心,昭然若揭!景升公身为汉室宗亲,牧守荆襄,岂能坐视?故特遣越来此,欲与将军共商大计。若曹操果真敢行废立,我荆州愿与将军联手,传檄天下,共讨国贼!”
这是明确的结盟信号!代表了荆州刘表集团对刘昊实力和地位的正式承认,并欲将其拉入对抗曹操的阵营。
刘昊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沉声道:“曹贼可恶,汉室倾危,昊亦深恨之!然讨曹之事,关乎天下格局,需从长计议。不知景升公具体有何方略?”
蒯越道:“景升公之意,可尊奉一位贤德宗亲为盟主,号召天下忠义之士……”
他的话被郭嘉一声轻笑打断。郭嘉晃着酒杯:“蒯先生,恕嘉直言。袁本初四世三公,兵多将广,雄踞河北,其对许昌难道就没有想法?为何景升公不先联络袁绍,反而远道来找我家主公呢?”
蒯越面色微微一僵。伊籍在一旁接口道:“郭先生明鉴。袁本初虽强,然其外宽内忌,好谋无断,非可托付之人。且冀州与荆州相隔遥远,中间隔着曹操地盘,联络不易。而将军雄踞并州,北击胡虏,威震华夏,更难得的是同为宗亲,年轻有为,锐意进取。我主认为,将军才是匡扶汉室之希望所在。”
这话半真半假,既捧了刘昊,也透露了刘表对袁绍的不信任和地缘上的现实考虑。
经过一番深入交谈,刘昊并未立刻与荆州达成实质性的军事同盟协议,但双方确立了共同“尊汉讨曹”的政治立场,并约定保持密切联络,信息共享。刘昊还慷慨地赠送了一批并北特产的战马给使者团,以示友好。
送走蒯越一行后,军衙内气氛热烈。
张诚、赵云也从前线发回捷报:太原郡全境已定,正分兵收取周边县邑,并州南部已大致平定。
这意味着,刘昊实际上已控制了整个并州绝大部分区域,版图急剧扩张,实力暴增。虽然名义上仍尊州牧,但谁都明白,并州已是刘昊的并州。
戏志才抚掌道:“主公,如今并州在手,北据胡疆,南窥中原,西连河套,东屏太行。更与荆州刘表遥相呼应,共抗曹操。天下格局,已然明朗!曹操挟天子据中原,袁绍拥河北四州,主公您坐拥并州及北疆,三强鼎立之势,成矣!”
郭嘉笑道:“没错!从今往后,这天下棋局,就是曹、袁、刘三家之争了!至于那个缩在益州的刘璋,可以忽略不计了。”
众人士气高昂,欢欣鼓舞。从边军小卒到如今与曹操、袁绍并列的天下三强之一,这是何等惊人的飞跃!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版图扩张和三强鼎立的喜悦中时,一名影卫神色仓惶地冲入军衙,甚至来不及行礼,急声道:“主公!大事不好!派往河西追踪那支西凉商队的弟兄……全军覆没!只有一人重伤逃回,带回此物!”
他颤抖着举起一枚染血的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的并非飞鸟纹,而是一头狰狞的狼头,狼眼中镶嵌着诡异的红色宝石,下面还有一个古体的“董”字!
“董?”刘昊瞳孔骤然收缩。这个姓氏,在凉州、在洛阳、在所有人的记忆里,都代表着一段血腥而混乱的往事!
几乎同时,又一名信使飞奔而来,是来自太原郡张诚的加急军报!
“主公!我军在接收太原郡最南端杨县时,遭遇一支身份不明的精锐骑兵袭击!对方打着‘汉’字旗号,却骁勇异常,战术刁钻,像是……像是久经沙场的西凉铁骑!张将军请示,是否追击?该如何处置?”
西凉铁骑?出现在并州最南端?还打着“汉”字旗?
刘昊、戏志才、郭嘉三人脸色同时变得无比凝重。
西凉的触角,竟然已经伸得这么长了?而且似乎与那支神秘的、寻找西域古国遗物的商队,以及这个突然出现的“董”字令牌,有着某种诡异的联系。
三强鼎立的喜悦尚未散去,来自西陲的诡异迷雾,已悄然笼罩了并州的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