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砂方舟的舷窗被归墟星云的星穗光雾染成淡紫色时,嬴云澈正对着全息投影调试“星穗能量网”的参数。投影中,无数淡金色的能量丝线在虚拟星图上交织,将归墟星云的三个修复节点、广寒星系的月能核心塔、琉璃星球的生态基地连缀成一张巨大的网络——这是本周的核心任务,要在三天内完成跨文明能量网络的初步搭建,让曦光粒子、月能、星琉璃能量实现跨星系传输。
“嬴队长,广寒星系传来反馈,月能核心塔的能量输出接口与星穗能量网的适配度只有85%,需要调整接口的频率参数。”苏璃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她面前的屏幕上跳动着红色的适配预警,“月祭司说,如果今天之内无法解决适配问题,下周的能量传输测试KpI就要滞后。”
嬴云澈指尖在参数面板上快速滑动,将月能接口的频率从“星穗基础频”调整为“曦光共振频”——上次在曦和星系观测时,曦光粒子的波长能兼容多种能量形态。“立刻同步给月祭司,让他们测试新频率。”他顿了顿,看向身边的李娇炎,“星耀能量分析仪能实时监测适配数据吗?如果出现波动,我们要第一时间调整。”
李娇炎点头,将分析仪的检测范围扩大到跨星系频段:“已经和广寒星系的工匠同步了检测权限,他们那边的实时数据会同步到我们的系统。不过有个问题——归墟星云边缘的宇宙风暴可能干扰能量信号,需要在网络中加入星琉璃缓冲节点。”
“我去安排!”伊恩抱着星琉璃能量罐匆匆走来,罐身的显示屏上显示着“纯度99.2%”的字样,“昨天刚从星琉璃小行星运回一批高纯度原料,已经让琉璃星球的工匠制作了10个缓冲节点,下午就能送到归墟星云的关键位置。”
上午十点,归墟星云的修复节点传来好消息——月能接口与星穗能量网的适配度提升至98%,淡金色的能量丝线在虚拟星图上稳定闪烁,再无红色预警。“月能传输正常!”月祭司的声音带着兴奋,全息投影中,月能核心塔释放的银辉顺着能量丝线流淌,像一条银色的河流,缓缓汇入归墟星云的修复节点,“星穗云团的能量波动明显减弱,有了月能的持续补给,修复效率比之前提升了40%。”
嬴云澈松了口气,调出本周的KpI进度表——“跨文明能量网络搭建”一项终于从黄灯转为绿灯。但他很快发现,“琼华农耕技术落地”的进度条仍停留在70%,老周的通讯请求恰好在此时接入。
“嬴队长,琼华学者的试验田遇到了问题。”老周的语气带着焦急,他身后的画面中,琼华水稻的叶片出现了轻微的发黄,“星耀能量灌溉设备虽然按时送到了,但试验田的土壤酸碱度和琼华星球差异太大,水稻吸收不了能量,反而出现了应激反应。”
嬴云澈立刻让艾泽尔调取琼华星球的土壤数据,古籍中记载的“琼华稻土参数”与星枢基地试验田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琼华稻土偏碱性,而基地试验田偏酸性,ph值相差1.2。“李娇炎,能不能用星耀能量调节土壤酸碱度?”他问道。
李娇炎快速计算着能量需求:“星耀能量能释放弱碱性离子,不过需要特制的调节装置,把能量转化为离子形态注入土壤。我现在就设计装置图纸,让基地的加工厂赶制,明天上午应该能送到试验田。”
“辛苦你了。”嬴云澈对着通讯器说,又转向老周,“今天先暂停能量灌溉,让琼华学者采集土壤样本,我们一起分析数据,明天装置到位后再重新开始,不能再让水稻出问题了。”
挂掉电话,嬴云澈看着虚拟星图上的能量网络,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苏璃,能量网络的监控系统只覆盖了主要节点,要是偏远节点出现故障,我们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能不能在网络中加入‘星穗预警模块’,让星穗云团的光雾变化成为故障提示?”
苏璃眼前一亮,立刻调出星穗云团的光雾数据库:“之前记录过,星穗光雾在正常能量传输时呈淡紫色,出现故障时会变成淡红色。我们可以在每个节点安装光雾传感器,一旦颜色变化,就自动触发警报。”她快速敲击键盘,在虚拟星图上添加了无数个绿色的传感器标记,“已经同步给各文明的监控站,他们会协助安装传感器。”
下午两点,伊恩带着星琉璃缓冲节点抵达归墟星云的边缘节点。节点旁,琉璃星球的生态修复团队正忙着搭建临时监测站,他们将星琉璃缓冲节点嵌入监测站的能量核心,淡蓝色的星琉璃光芒与星穗能量网的淡金色丝线交织,形成一道稳定的能量屏障。
“测试一下缓冲效果!”伊恩对着通讯器喊道,琉璃工匠立刻启动能量传输——月能顺着能量丝线流淌,经过缓冲节点时,原本轻微的波动瞬间平稳,监测站的显示屏上跳出“传输稳定率99.5%”的绿色字样。
“成功了!”琉璃工匠的声音带着喜悦,“星琉璃不仅能抵御宇宙风暴,还能过滤能量杂质,以后跨星系传输能量再也不用担心波动问题了。”
伊恩笑着点头,拿出手机拍下缓冲节点的工作画面,发给基地的孩子们:“之前答应过他们,要拍星琉璃工作的样子给他们看。你看,这淡蓝色的光,像不像地球上的萤火虫?”
傍晚时分,星枢基地的试验田传来好消息——琼华学者和老周通过土壤样本分析,找到了临时解决方案: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琼华稻壳灰,能暂时中和酸性,为星耀能量调节装置争取时间。“水稻的叶片已经停止发黄了!”老周的声音带着轻松,“琼华学者说,等装置到位后,再配合他们的农耕技术,下周就能看到水稻抽穗。”
嬴云澈看着试验田的实时画面,琼华学者正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给水稻浇水,老周在一旁记录数据,两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跨文明合作,就是要互相包容、互相调整。”他感慨道,“琼华的水稻要适应地球的土壤,我们的技术也要适应琼华的农耕需求,这样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晚上七点,星砂团队在星砂方舟的观景台召开周中复盘会。全息投影将各文明的合作伙伴接入会议,月祭司、琉璃工匠、琼华学者的身影在投影中清晰可见。
“本周的能量网络搭建进度超出预期,星琉璃缓冲节点和星穗预警模块的加入,让网络的稳定性提升了一个档次。”嬴云澈率先发言,将进度表投影在屏幕上,“下周的重点任务是完成能量传输测试,让曦光粒子能通过网络传输到各文明的基地,同时推进琼华水稻的抽穗试验和琉璃星球的生态修复。”
月祭司点头,她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月能核心塔的能量储备数据:“月能核心塔的储备足够支撑下周的测试,我们还优化了能量传输的加密系统,防止能量信号被干扰。”
琼华学者则展示了水稻的生长预测模型:“按照当前的恢复速度,下周水稻的抽穗率能达到80%,如果星耀能量调节装置效果好,有望突破90%。我们还准备了琼华的稻种,想在星穗能量网覆盖的区域进行试种,看看跨星系的能量环境能不能让水稻增产。”
琉璃工匠也分享了生态修复的进展:“在星琉璃能量的加持下,琉璃星球的受损草原已经有了绿色的嫩芽,我们想邀请星砂团队下周去实地考察,一起优化修复方案。”
会议进行到一半,艾泽尔突然拿出一本新整理的《跨文明能量应用图谱》,投影在屏幕上:“这是结合曦光粒子、月能、星琉璃能量的应用案例,里面记录了每种能量的适配场景和参数,希望能为下周的测试提供参考。”图谱中,“曦光粒子修复恒星磁场”“月能灌溉琼华水稻”“星琉璃稳定能量传输”等案例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太好了!”李娇炎兴奋地说,“有了这本图谱,我们测试时就能少走很多弯路。我建议把图谱同步给所有参与测试的文明,让大家统一参数标准。”
嬴云澈点头同意,将图谱的访问权限开放给各文明:“跨文明合作,标准统一很重要。这本图谱不仅是技术参考,更是我们合作的‘共同语言’。”
深夜,星砂方舟的观景台上,嬴云澈独自望着归墟星云的方向。星穗能量网的淡金色丝线在夜空中闪烁,像一条跨越星系的项链,将各个文明的基地串联在一起。他想起这一周的忙碌——从解决月能接口的适配问题,到紧急制作星耀能量调节装置,再到搭建星琉璃缓冲节点,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文明的协作,每一个困难都在团队的努力下被克服。
“在想什么?”苏璃端着两杯热饮走过来,将其中一杯递给嬴云澈。
嬴云澈接过热饮,看着杯中倒映的星穗光雾:“在想,这张能量网不仅传输能量,还传输信任和希望。你看,广寒星系的月能、琉璃星球的星琉璃、琼华星球的稻种、地球的星耀技术,都通过这张网连接在一起,变成了共同的财富。”
苏璃点头,望着远处的曦和星系方向:“等能量网络测试完成,我们就能把曦光粒子传输到各个文明的基地,帮助他们修复环境、提升技术。到时候,宇宙中会有更多的星球像地球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
两人静静地站在观景台上,看着星穗能量网的光芒在夜空中流淌,听着星舰引擎的低鸣,感受着跨文明合作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第二天清晨,星耀能量调节装置准时送到琼华学者的试验田。李娇炎亲自调试装置,将星耀能量转化为弱碱性离子,缓缓注入土壤。琼华学者拿着ph检测仪,看着数值一点点接近琼华稻土的标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样水稻就能正常吸收能量了。”
与此同时,归墟星云的能量传输测试正式启动。曦光粒子顺着星穗能量网的丝线流淌,经过月能核心塔时,与月能融合,形成一种更稳定的能量形态;经过星琉璃缓冲节点时,杂质被过滤,能量纯度进一步提升。当曦光粒子成功抵达琉璃星球的生态基地时,琉璃工匠们欢呼起来——基地的生态监测仪显示,曦光粒子让草原的嫩芽生长速度提升了50%。
“测试成功!”苏璃的声音带着激动,她面前的屏幕上,能量传输的成功率显示为100%,“跨文明能量网络的搭建任务圆满完成,本周的KpI全部达标!”
嬴云澈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数据,心中满是感慨。这张能量网,是各文明同心协力织就的“希望之网”,它不仅实现了能量的跨星系传输,更搭建了文明交流的桥梁。未来,会有更多的文明加入这张网络,会有更多的技术通过这张网络共享,会有更多的生命因为这张网络而获得新生。
星穗织网,文明共壤。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星砂团队与各文明的伙伴们,正用信任与协作,书写着属于宇宙的和平篇章。而这张跨越星系的能量网,也将像星穗一样,在宇宙中不断生长、蔓延,将希望与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