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金州外海某处人迹罕至的隐蔽海湾。
时间在紧张的训练和枯燥的等待中悄然流逝,转眼已是永乐七年的夏末秋初。
何健旺的船队严格遵守着隐匿纪律,除了偶尔派出的侦察小组悄无声息地收集情报外,几乎没有任何外出活动。
近四百人的队伍确实不如之前好管理。他也已经打定主意,不再扩充人手。
一来,近四百人已是目前他管理能力的极限,再多就容易生乱。他目前能力不足,无良仙人给的烙印控制手段也有其上限,无法覆盖更多人。
二来,人数越多,目标越大,物资消耗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虽然之前劫掠豪绅所得颇丰,粮食金银足够支撑数年,但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必须精打细算。
三来,他认为一支四百人左右、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来去如风的精锐,远比数千乌合之众更有战斗力,也更便于隐蔽和机动。
他就这样耐心地蛰伏着,等待北方草原上那场决定命运的大战消息。
这一日,陈二蛋亲自带领的侦察小组终于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仙师!消息来了!”陈二蛋风尘仆仆,脸上却带着兴奋与后怕交织的复杂表情,“北伐大军如您所料,在胪朐河一带,果然遭遇了鞑靼主力埋伏!”
何健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结果如何?!”
“幸亏朝廷早有防备!”陈二蛋语速飞快,“淇国公虽然还是有些冒进,中了埋伏,初期损失不小,阵脚有些慌乱。”
“但关键时刻,汉王殿下率领的一万精骑如同神兵天降,从侧后方猛击鞑靼军!鞑子没料到我朝军队还有埋伏,顿时大乱!淇国公也趁机稳住阵脚,挥军反击!两面夹击之下,鞑子大军被杀得大败,溃散逃遁!现在我军正在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何健旺听完,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虽然过程仍有波折,丘福还是吃了点亏,但总算避免了历史上那场全军覆没的惨剧!
大明北疆的国防力量得以保存,朱棣的威望也不会受到重创!
“好!好!好!”他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自己冒险送出的情报,终究是起到了作用!
紧接着,陈二蛋又汇报了另一个消息:“还有,仙师,我们打听到,三宝太监的船队已经回国,但在太仓没停留多久,又立刻启航东去了!看样子,是直奔倭国去了!”
“什么?郑和已经去倭国了?!”何健旺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哈哈!哈哈哈!天助我也!朱老四果然忍不住了!他这是派郑和去实地考察金银矿了!”
一切都在按照他期望的方向发展!
北伐局势向好,朱棣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外拓的意愿;郑和东渡倭国,一旦确认了金银矿的虚实,必将极大刺激朱棣的贪欲和雄心!
时机已到!
何健旺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锐利而兴奋的光芒,之前的蛰伏和等待一扫而空。
“传令!全体集合!”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很快,近四百名队员整齐地列队在最大的仙船甲板上。
何健旺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咱们蛰伏了这么久,苦练了这么久,真正的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下达了一系列让众人有些愕然却又必须执行的命令:
“从今天起,所有人,脱下现在的衣服!全部换上倭服!战舰、商船,全部悬挂倭国旗帜,涂抹倭国标记!甲胄、兵器,但凡有标识的,都给我换成倭式的!记住,从内到外,你们现在就是‘倭人’!”
很快,一堆堆早就准备好的倭国服饰、旗帜、盔甲被从仓库里搬了出来。
“王三刀!负责督促换装,我要在一天之内,看到一支全新的‘倭国精锐’!”
“陈二蛋!侦察组全部撒出去,目标——朝鲜半岛西海岸!给我摸清沿岸布防、港口、村镇情况,尤其是靠近倭国对马岛的区域!”
“李铁柱!加强登陆作战和夜间袭击训练!接下来,我们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动手了!”
整个海湾瞬间忙碌起来。
何健旺看着眼前逐渐“倭化”的队伍,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
“朱老四,你的主力在北边揍鞑子,郑和在东边探倭国...那么,朝鲜的这场‘倭寇入侵’大戏,就该由我何健旺来拉开了!”
“等郑和带回好消息,等你收拾完北方的残局...到时候,面对朝鲜的求援和倭国的‘猖獗’,我看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出兵!”
他的计划,正式进入了下半场。
到了晚上,何健旺换上常服,独自站在仙船舰首。他并没有看向远方陆地的黑暗轮廓,而是仰头望着璀璨的星河,眼神有些迷离,带着一丝罕见的柔软和惆怅。
离开大唐...多久了?按照不同世界的时间流速差异,他在这明朝永乐年间折腾了也两年了,那边过去了多少天?半个月?一个月?
小兕子那张粉雕玉琢、总是带着甜甜笑容的小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她会想自己吗?会不会又抱着那个他留下的布娃娃,眨着大眼睛问“仙人郎君什么时候回来呀”?会不会等不到自己,委屈地掉金豆子?
还有青雀那个小胖子,是不是又窝在文学馆里编他的《括地志》?有没有偷偷去平康坊听曲?
秋娘肯定也在念叨自己怎么还没回来吧?
想到这些,何健旺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揪了一下,酸酸软软的,眼眶竟有些不受控制地泛红。
最近这两年,他习惯了搞事、算计、打打杀杀,但这种纯粹的思念和牵挂,却总能轻易击穿他玩世不恭的外壳。
“仙师?”一个小心翼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是王三刀带着一队人巡夜经过,见何健旺独自一人似乎情绪不高,壮着胆子上前询问,“夜深露重,您...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何健旺迅速眨了眨眼,敛去那一点点湿意,恢复了些许平时的神态,但语气却难得地没有往日的跳脱和戏谑,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温柔:“没什么,只是...想一个小丫头了。”
王三刀一愣,他从未见过仙师露出这般神情。
在他印象里,仙师永远是神通广大、智计百出、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何曾有过这样近乎……慈祥?和思念的模样?
“能让仙师如此挂怀的,定然是极不一般的小姑娘。”王三刀讷讷地说道,试图接话。
何健旺闻言,嘴角微微勾起一个复杂的弧度,轻声道:“是啊,很不一般。她呀!是大唐的晋阳公主,李世民最疼爱的小女儿。”
“哦,是大唐的公主啊...啥?!大唐??!!”
王三刀下意识地点头,随即猛地反应过来,眼睛瞬间瞪得如同铜铃,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每一个字他都听得懂,但组合在一起,却如同天书!
大唐?那不是……好几百年前的吗?晋阳公主?李世民?这...仙师怎么会认识几百年前的人?还如此挂念?
看着王三刀那副世界观受到剧烈冲击、几乎要宕机的模样,何健旺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人能懂的孤独和怅惘。
他拍了拍王三刀的肩膀:“说了你也不懂,去忙你的吧。让我一个人呆会儿。”
“哦,哦,是,仙师。”王三刀脑子一片混乱,
几乎是同手同脚地带着巡逻队离开了,一路上还不停地回头看向舰首那道再次陷入沉思的孤独背影,嘴里反复嘀咕着“大唐...公主...”,感觉自己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足以颠覆一切的秘密。
舰首重新恢复了宁静。
何健旺轻轻叹了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思念无用,唯有尽快完成这里的任务,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
“给小兕子带点什么礼物好呢?”他开始认真思索起来,这让他感觉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
“明朝的糖果点心?估计没尚食局做的好吃!”
“漂亮的苏绣?或者景德镇的瓷器?小姑娘会喜欢吗?”
“要不?抓几只倭国的会说话的鹦鹉回去?”
“或者找找看有没有什么新奇好玩的西洋玩意儿?郑和应该带回来不少才对。”
他沉浸在给小公主挑选礼物的烦恼中,暂时忘却了眼前的刀光剑影和阴谋算计。
星空下,他的侧脸显得柔和了许多,那是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牵挂。
这份牵挂,也是支撑他在这个陌生时代继续“搞事”下去的重要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