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年轻且身形高高瘦瘦的楚人,他面容上总带着一种执拗的神情,仿佛认定的事情就绝不会轻易改变。
一日,阳光正好,这个楚人打算乘船渡江,前往对岸热闹非凡的集市。听闻那里有来自各地的奇珍异宝和各种新奇玩意儿,他满心期待,早早地就来到了码头。
他站在船头,江风呼呼作响,从他身旁呼啸而过,吹得他的衣衫猎猎作响。江水在船下汹涌地流淌着,湍急而又澎湃,仿佛一头头脱缰的野马在奔腾。他的腰间佩戴着一把心爱的宝剑,那宝剑的剑鞘之上镶嵌着美丽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引得周围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当船行驶到江心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飘来了一大片乌云,原本平静的江面也变得波涛汹涌起来。一个大浪汹涌扑来,如同一堵移动的水墙,狠狠地砸向船身。船身剧烈地晃动起来,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被这巨浪掀翻。楚人没站稳,一个踉跄,腰间的宝剑“扑通”一下就掉进了江里。他瞪大了眼睛,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宝剑渐渐沉入江中,水面上仅仅泛起了几圈涟漪,而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然而,他并没有显得特别焦急或者沮丧,脸上那股执拗的神情反而愈发明显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抽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宝剑落水之处重重的刻下了一个深深的记号。那记号刻得极为用力,仿佛要把这位置永远地铭记下来。
船上的其他人瞧见了,都觉得十分诧异,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开口问道:“你为何要在船舷上刻记号呀?剑都已经掉到江里去了,现在刻记号又有什么用处呢?”
楚人却满是自信地挺直了腰板,大声回答道:“我的宝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落下去的,这船虽然一直在动,可这个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等船靠岸了,我从这个刻了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宝剑,肯定是能够找到的。”
众人听了他的话,先是一愣,随后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其中一位老者捋了捋胡须,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啊,这船在动,水也在流,宝剑掉进水里,哪里还会在原地等你呢?你这样是找不到宝剑的。”
楚人却不为所动,依旧坚信自己的方法没错,他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们就别操心了,我自有分寸。”
船继续向前行驶,风浪也渐渐平息下来,最终停靠在了岸边。楚人赶忙脱掉衣服,顾不上江水的冰冷,依据船舷上的记号,“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他在水里摸索了很长时间,双手不停地在水底翻找,眼睛也紧紧地盯着周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角落。可是,哪里还能发现宝剑的踪迹呢?他找得气喘吁吁,却一无所获,只好垂头丧气地上了岸。
这时,一位智者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说:“年轻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就像这船在水上行驶,位置时刻都在改变;江水也在不断流动,宝剑掉进水里,自然也会随着水流移动。我们不能用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它们,而要学会灵活应对,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啊。”
楚人听了智者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他做事不再那么死板,而是学会了观察和思考,根据不同的状况调整自己的方法,生活也变得越来越顺利了。而“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下来,时刻提醒着人们要懂得变通,不能墨守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