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的暗查,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渐渐被“怀先生”串联起来。坊间怪病、漕渠污染、废弃炼炉、夜间秘运……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隐藏在暗处的非法工坊。然而,其目的为何?背后又有何人主使?
这一日,张环与李朗奉命前往神都几处大的药材集市与矿料行暗访。两人扮作替东家采买的小管事,穿着半新不旧的绸衫,混迹于熙攘的市廛之中。
在南市最大的“百草堂”药材行,张环揣着几两碎银,先是买了些常见的甘草、当归,与柜台伙计攀谈起来。
“小哥,近来这朱砂价钱如何?我家老爷想置办些上好的,用来批注文书。”
伙计一边称药,一边随口答道:“朱砂?价钱倒是平稳。不过真正上好的辰砂可不便宜,而且要碰运气,近来货少。”
“哦?”张环故作好奇,“这却是为何?莫非产地出了变故?”
伙计压低声音道:“倒也不是产地变故。听说是城西几位大户人家的管家,这几个月来陆陆续续收了不少去,不光是朱砂,连带着铅粉、硝石也要,量还不小。咱们库里的好货,大半都被他们订走了。”
城西大户?张环心中一动,神都西城多是勋贵、官僚的府邸聚集之地。“可知是哪几家府上?”
伙计摇摇头:“这可就说不准了,那些管家都精得很,不多言语,付了定金拿了货就走。不过……”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有一次我听他们闲聊,好像提起过‘曜仪’、‘老地方’之类的词儿,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曜仪!张环与一旁的李朗交换了一个眼神。果然与此地有关!
与此同时,李朗在另一家专营矿料的“金石坊”也有了收获。他假称要打造几件特别的铜器,需要一些稀有的金属配料。掌柜的见其不像大主顾,本不欲多言,但李朗巧妙地透露自家“老爷”与将作监某位官员有旧,掌柜的态度立刻热络了些许。
“不瞒您说,客官,”掌柜的捋着胡须道,“若要求稀罕物,小店确实难以满足。不过,前些时日倒是有桩怪事,有人来询价‘云母铅’和‘含砂铁石’,这两种东西冶炼起来颇为麻烦,毒性又大,寻常工匠很少用,也不知他们要来做甚。”
“含砂铁石?”李朗记下了这个名字,“可知买主是谁?”
“来人很是面生,不像常客,口风也紧。只说是替城外一位喜好炼丹的员外采买。”掌柜的想了想,补充道,“对了,那人结账用的是一锭小银锞子,底下好像打着个‘永’字印记,倒是挺别致。”
永字印记?这或许是一条线索。
张环、李朗在外奔波打听之时,狄仁杰与如燕则再次以郎中的身份,去探望了永泰坊病情最重的王老汉。这一次,狄仁杰问得更加具体。
“老哥,你再仔细想想,在觉得身子不爽利之前,可曾见过漕渠的水有什么异样?比如颜色、气味?或者,在曜仪城那边拾柴时,有没有闻到过特别的味儿?见过什么生人?”
王老汉躺在床上,气息微弱,努力回想着:“水……好像是有那么一阵子,水看着有点浑,还带着点……铁锈味儿?对,就是铁锈味儿!至于曜仪城那边……”他浑浊的眼睛眨了眨,“好像……好像是有那么几回,瞧见有马车往那废林子里钻,不是官道,是旁边的小路……那时候还纳闷,那破地方有啥好去的……”
铁锈味儿的河水,通往废炉小路的陌生马车!这与李元芳夜间的发现、张环李朗打听到的矿料采购,完全吻合!
傍晚,众人回到小院,将各自所得汇总。
“秘密采购大量朱砂、铅、硝石,以及‘云母铅’、‘含砂铁石’这等特殊矿物……”狄仁杰听完禀报,沉吟道,“‘云母铅’易出佳锡,但冶炼时毒烟甚烈;‘含砂铁石’……若老夫所料不差,恐怕就是那种含有丹砂的铁矿!他们这是在秘密冶炼某种需要水银、且对铅锡有特殊要求的器物!”
他目光扫过众人:“结合夜间秘密运料,利用废弃官炉掩人耳目,此事绝非小可。所图之物,恐怕非同一般。”
“叔父,您是说……他们可能在私铸……”如燕压低了声音,没有说出后面两个字,但众人都明白其意——私铸兵器,乃至更禁忌的东西,例如……假币?
狄仁杰缓缓点头,又摇头:“目前尚缺乏实证。但无论其所铸为何,排放毒物,祸害百姓,已是罪责难逃。元芳,”
“在。”
“今夜,你再去监视。此次,不必只看废炉,留意那马车来的方向,若能跟上,查清其来源最好,但安全为上。”
“是!”
“张环、李朗,你们明日设法查访那个‘永’字印记的银锞子,看看是出自哪家银楼或府上。”
“明白!”
安排已定,狄仁杰独坐灯下,将日间所得一一记录在册。案情逐渐清晰,但牵涉似乎也越来越大。一个小小的坊间怪病,竟似一根藤蔓,牵出了一株隐藏在地下的毒株。他这位“怀先生”,恐怕很快就要直面这株毒株的真面目了。夜渐深,神都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这间小院内的烛光,还亮着,映照着老人沉思的面容和案头那越来越厚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