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周,对松浦洋行周三、周五深夜活动的监视记录,如同钟表般精准。丰田G1卡车在子夜时分满载而来,于凌晨空载而归,护卫森严,流程固定。这规律本身,就像一道清晰的刻痕,标记着那隐藏在地下迷宫中某种周期性活动的脉搏。江华、“冰雕”和沈哲明根据这些观察,已经开始初步构思利用这个固定窗口期进行渗透的可能性——比如,在卡车进入后、大门尚未完全关闭的短暂瞬间,或者利用周五凌晨空车离开后、守卫可能相对松懈的时刻。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逐渐摸清了对手的节奏,准备进行下一步更具冒险性的侦察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变故,如同冰雹般砸下,瞬间打乱了他们所有的部署和节奏。
变故的消息,是由“冰雕”带来的。这天下午,他匆匆返回圣像作坊,脸色是从未有过的严峻,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愕然。
“黑泽信一郎离开了哈尔滨!”“冰雕”几乎是刚关上门,便压低了声音,抛出了这个重磅消息。
作坊内的空气瞬间凝固。正在整理监视记录的江华猛地抬起头,手指还按在纸上;靠在墙边休息的沈哲明也瞬间站直了身体;连躺在木板床上、精神稍好的陈亮都挣扎着撑起了身子。
“离开了?去哪里?什么时候的事?”江华连声追问,心脏不由自主地收紧。
“今天上午,乘坐关东军的专用列车,前往北安方向,最终目的地极有可能是大兴安岭!”“冰雕”语速极快,“消息是通过铁路系统内部的同志确认的,绝对可靠。他走得很突然,只带了几个核心助手和大量密封的箱笼设备,连他在‘梧桐阁’的长期包间都临时退掉了。”
大兴安岭!
这个词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尽管暗流汹涌)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黑泽,这个“彼岸花”项目的灵魂人物,竟然在他们刚刚锁定松浦洋行这个核心据点后,突然离开了哈尔滨,前往了那片广袤、原始、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
“为什么?难道……‘彼岸花’的核心,根本就不在哈尔滨?松浦洋行只是一个……分部?或者幌子?”沈哲明的声音带着困惑和一丝被愚弄的恼怒。他们耗费了如此巨大的心力,牺牲了陈亮的健康,才摸到松浦洋行的边缘,难道这一切都是烟雾弹?
江华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消化这惊人的信息并理清其背后的逻辑。“不……松浦洋行地下的设施是真实存在的,那些定期的物资运输和严密的守卫也做不得假。那里一定在进行着极其重要的研究。”她沉吟道,“黑泽的离开,只有几种可能:第一,松浦洋行的研究遇到了瓶颈,或者进入了某个不需要他亲自坐镇的稳定运行阶段;第二,大兴安岭那边有更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彼岸花’最终阶段的研究,需要他亲自前往主持;第三……他察觉到了危险,暂时离开避风头。”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可能。”“冰雕”沉声道,“根据我们之前零散的情报,关东军确实在大兴安岭深处建立了一些极其隐秘的基地,用于进行不宜在人口密集区开展的‘特殊项目’。那里地形复杂,易于封锁保密,是进行大规模、高风险生物实验的理想场所。”
“如果‘彼岸花’的最终母体或者核心培养区在大兴安岭,”沈哲明接口道,脸色变得异常难看,“那么松浦洋行这里进行的,可能只是前期的筛选、适配性研究,或者……小规模的应用测试?”他想到了自己“样本S”的身份,如果黑泽的理论需要大量“特殊个体”进行验证,那么哈尔滨这个相对容易获取“材料”的地方,或许正是其前期实验室的所在地。而大兴安岭,则可能是最终将“成果”大规模应用或培育的“工厂”!
这个推测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我们的任务……需要调整了。”江华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力量。目标的核心发生了转移,他们之前的努力方向瞬间变得尴尬起来。继续盯着松浦洋行,或许还能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很可能无法触及“彼岸花”的真正核心了。
“我们必须搞清楚黑泽去大兴安岭的具体目的和地点!”江华斩钉截铁地说,“‘冰雕’同志,能想办法弄到更确切的情报吗?他具体去了哪个区域?那个基地的大致位置?”
“冰雕”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很难。关东军对大兴安岭内部的基地信息封锁得比哈尔滨更严。铁路系统只能确认到北安,之后的运输很可能转为绝密的军用卡车或者内部铁路支线,外人根本无法追踪。而且,那片林海雪原方圆数百里,没有确切坐标,进去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希望似乎一下子变得渺茫起来。他们好不容易在哈尔滨打开了局面,敌人却将棋盘直接挪到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危险的未知领域。
“我们……要不要向延安请示,下一步行动方向?”沈哲明提出了最稳妥的建议。
“请示是必须的。”江华点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指示到来之前,我们不能停止行动。”她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落在了摊开的松浦洋行图纸上,“黑泽离开,对松浦洋行本身或许也是一个变数。失去了核心人物,这里的防卫和运作会不会出现松懈?内部人员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变化?这或许是我们深入探查松浦洋行地下设施的绝佳机会!”
她的思路总是能在绝境中找到进攻的方向。“冰雕”和沈哲明闻言,精神都是一振。
“没错!”沈哲明眼中重新燃起光芒,“黑泽不在,群龙无首。那个河滩的应急通道,监视力度会不会减弱?周三周五的运输流程,会不会因为他的离开而改变甚至出现纰漏?”
“值得一试!”“冰雕”也表示了赞同,“我会立刻加强对松浦洋行的监视,重点关注黑泽离开后其内部人员动向和安保细节的变化。同时,想办法从其他渠道探听大兴安岭方向的任何蛛丝马迹。”
意外的变故打乱了节奏,但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的可能性。黑泽的离开,如同一块投入棋盘的变子,使得整个局面变得更加复杂难测。是继续深耕哈尔滨这个已知的据点,还是将目光投向那遥远而未知的林海雪原?亦或是……双管齐下?
小组面临着新的战略抉择。但无论如何,行动不能停止。追踪谜影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他们必须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快速调整姿态,寻找新的突破口。大兴安岭的阴影,如同远方的雷云,开始笼罩在哈尔滨的上空,预示着这场围绕“彼岸花”的生死角逐,即将进入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凶险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