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杜塞尔多夫,“泰坦动力”研发中心总部。
哈特曼教授的办公室内,气氛压抑。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外,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特有的、阴沉灰暗的天空,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办公室的门被无声地推开,他最得意的学生,克劳斯·施密特走了进来。
“老师。”克劳斯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东西,都到了吗?”哈特曼没有回头,依旧看着窗外,声音沙哑地问道。
“到了。”克劳斯回答,“就在刚才,我们收到了来自‘信使’的最后一份数据包。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协同剪切域’的核心物理模型,完整版,总计约2.1mb,已经全部到手。”
哈特曼缓缓地转过身。
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但深处,却跳动着一簇,压抑不住的、近乎病态的火焰。
“验证结果呢?”他追问道。
克劳斯将一份打印好的、厚厚的技术报告,放在了哈特曼宽大的办公桌上。
“我们对过去几天,陆续收到的所有代码片段,进行了整合与交叉验证。”他面无表情地汇报着,“动用了‘奥丁’计算平台百分之十的算力,进行了超过一万次的小规模原子尺度模拟……”
他走到一旁的控制台,调出了模拟结果的可视化图像。
巨大的弧形屏幕上,瞬间,出现了一幅幅充满了微观结构美感的动态画面。
无数个代表着金属原子的微小球体,在模拟的极端环境下,不断地碰撞、重组。那条,曾经在波士顿会场上,震撼了所有人的、“协同剪切域”的萌发和长大过程,被完美地、清晰地,复现了出来。
“……所有的模拟结果,都和他们在《Science》论文中,公布的数据,完全吻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这份代码所展现出的计算精度,比我们团队,根据他们的论文,反向推演出的模型,还要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
克劳斯顿了顿,最后,说出了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基于数据,所能得出的、最客观的结论。
“老师,从纯粹技术的角度分析,这份代码……没有问题。”
“哈哈……哈哈哈哈……”
哈特曼,在听完克劳斯的汇报后,先是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近乎癫狂的大笑。
他冲到屏幕前,伸出手,仿佛想要触摸那虚拟的、完美的原子结构。
“好!好!太好了!”
波士顿会议之后,所积压的、所有的屈辱、愤怒和不甘,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有了它!有了这份完整的源代码!”他转过身,用力地,抓着克劳斯的肩膀,神情激动地说道,“我们,就能直接在最底层,复刻出他们的技术!我们失去的一切,都可以,重新夺回来!”
他松开克劳斯,开始在巨大的办公室里,兴奋地来回踱步,像一头,即将发起致命反击的、受伤的狮王。
“克劳斯!我命令你!立刻,启动‘奥丁’平台,全部的计算资源!百分之百!听到了吗?是百分之百!”
“你要在一个月之内,基于这份核心代码,把他们整个‘数字孪生系统’的完整框架,给我,反向工程搭建出来!”
“三个月内,拿出性能超越他们的合金样品!”
“半年内!我要让‘泰坦动力’的商标,重新贴满全世界每一台,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我要让那个中国人,那个叫陈默的家伙,跪在我的面前,求我!”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响,充满了扭曲的欲望和复仇的快感。
克劳斯,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状若癫狂的、无比陌生的导师。
他想起了,许多年前,自己第一次,踏入这间办公室时,哈特曼教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他说:“克劳斯,你要记住,科学,是探寻世界真相的工具,它,应该是纯粹的。”
而现在,那个曾经,在他心中,如同灯塔般存在的导师,已经,彻底被欲望的深渊,所吞噬。
他眼中的光,也随着导师那癫狂的笑声,一点一点地,熄灭了。
他没有再试图去争辩什么。
他只是平静地,从自己的文件夹里,抽出了另一份文件,轻轻地,放在了那份技术报告的上面。
“这是什么?”哈特曼沉浸在自己的狂想中,不耐烦地问道。
“我的退学申请书。”克劳斯的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哈特曼的狂笑,戛然而止。
他错愕地,看着克劳斯,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说什么?”
“我说,”克劳斯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重复道,“老师,您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科学了。所以,我选择,离开。”
“再见。”
说完,他不等哈特曼做出任何反应,便毅然地,转过身,没有丝毫留恋地,向门口走去。
“站住!”哈特曼的怒吼,从他身后传来,“克劳斯·施密特!你以为你是谁?!你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你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我给你的!你敢背叛我?!”
克劳斯,停下了脚步。
但他,没有回头。
他只是轻声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老师,您给我的,是科学。而现在,您,却要亲手,毁掉它。”
说完,他拉开门,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门外那条,长长的、冰冷的走廊里。
哈特曼,呆呆地,站在原地。
许久,他的脸上,那份错愕,才渐渐地,被一种,更加阴冷的愤怒所取代。
“理想主义的蠢货!”
他抓起桌上那份退学申请书,狠狠地,揉成一团,扔进了脚下的垃圾桶。
“没有你,地球,一样转!”
他重新走到控制台前,按下了通往计算中心的内线电话。
“是我,哈特曼。”他的声音,冰冷而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启动‘奥丁’平台,最高权限。所有计算资源,全部转向‘凤凰’计划。我要,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看到,第一阶段的模拟结果。”
……
与此同时,京州,国家超算中心。
一场由宋建国院士,亲自主持的、专门针对“领航者”专项的技术协调会,正在进行。
会议室里,坐着超算中心各个部门的主管,以及,作为用户代表的高翔、秦峰和徐涛。
宋老坐在主位上,脸上,挂着和煦的、如沐春风的笑容。
“各位,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我们‘新地平线’的这几位青年才俊,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他的目光,温和地,看向高翔三人,充满了长辈对后辈的关爱。
“高翔同志,秦峰同志,徐涛同志,你们来中心,已经快一周了。怎么样?工作上,生活上,还有没有什么困难?硬件设备,还够用吗?算力资源,有没有需要增加的?尽管提!不要有任何顾虑!”
他这番,如同大家长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不明真相的高翔和秦峰,都感到了一阵阵暖意。
“谢谢宋院士的关心!”高翔连忙站起身,按照事先和徐涛,商量好的“剧本”,汇报道,“中心的条件,非常好!李默研究员,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目前,我们‘数字孪生系统’的核心模块,已经成功在‘天河之心’上,完成了部署和试运行!”
为了让这场戏,演得更逼真,高翔的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年轻科学家的兴奋和激动。
“而且,初步的测试结果显示,新平台的计算效率,比我们预期的,还要高出至少百分之三十!”
“好!太好了!”
宋老听完汇报,立刻,带头鼓起了掌。
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仿佛,这是他自己的孩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般。
他转头,看向通过视频连线,远程参会的陆总工。
“陆总啊,你听到了吗?听到了吗!”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提高,“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科学家的速度和效率!我早就说过,只要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平台,他们,就一定能,创造出我们这些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迹!”
视频那头的陆总工,也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宋院士说的是,这,也离不开您和中心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啊。”
“应该的!应该的!”宋老摆了摆手,然后,用一种近乎“邀功”的语气,对在座的所有人说道:
“为了让几位小同志能安心工作,不受打扰,我可是把我的学生李默,二十四小时,都安排在了他们身边,随叫随到!生活上,我也是亲自盯着后勤部门,每天都要问!就怕怠慢了我们的大功臣啊!”
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爱才如命、不遗余力、为项目扫清一切障碍的“大功臣”形象。
他的这番表演,堪称完美。
会议室里,所有不明真相的中心主管,都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高翔和秦峰,也再次,配合地,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只有徐涛,从始至终,都保持着他那副,“技术宅”式的、沉默寡言的样子。
他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支笔,仿佛,在认真地,记录着会议纪要。
但在宋老,说出那句,“二十四小时,都安排在了他们身边”时。
徐涛的眼帘之下,闪过了一丝,无人察觉的、冰冷的寒意。
他知道,那不是“照顾”。
那是,赤裸裸的“监视”。
他放在会议桌下的手,指关节,无声地,在自己的大腿上,轻轻地,敲击着。
一下,两下,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