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所有注意事项均已详细记录在册,只需按照方法做即可。”
随后太后吩咐莫雪鸢带聂慎儿去偏殿休息,自己则立即着手推行两项重要举措:大规模粮食种植与造纸工艺改良。这些举措不仅为日后积累了政绩,更推动了她掌握朝政的进程。
同时,太后暗中派人监视聂风与屏花的一举一动,但暂时未采取进一步行动。
朝堂之上,太后紧锣密鼓地收拢权力。她特意选派了一批家人子前往薄姬母子的封地,其中就包括化名窦漪房的杜云汐。
这一世,太后将窦漪房的得力助手莫雪鸢调给了聂慎儿,因此窦漪房身边只带着普通暗卫作为侍女。
聂慎儿想看看失去莫雪鸢协助的窦漪房还能有何作为。
此时的皇帝尚未对窦漪房产生特殊情愫,她依然以宫女身份侍奉在皇后张焉身侧最后被派去代国。
皇帝整日沉迷后宫,太后对此听之任之,仅嘱咐太医留意龙体安康,自己则专注于朝政大事。
随着太后权势日盛,朝臣们愈发惶恐不安,纷纷上奏打压。
太后当机立断,命人展示新研发的纸张,暂时堵住了悠悠众口。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反对之声并未真正平息。
聂慎儿主动请缨,暗中搜集了几位闹得最凶的大臣的罪证。
太后雷厉风行,直接下令抄家流放,一气呵成。清除异己后,太后颁布新政:广纳贤才,不论男女皆可参与选拔。
她本欲直接为聂慎儿封官,却被婉拒:娘娘,此举恐引非议。不如让我参加选拔,堂堂正正入仕,也好堵住悠悠众口。
既如此,便依你所言。
聂慎儿在选拔中表现卓越,最终破格入朝为官,位居丞相之下,成为太后的心腹重臣。虽遭同僚排挤,她却毫不畏惧。
一次朝会上,聂慎儿将反对派大臣骂得体无完肤,气得丞相当场昏厥。只见她从容取出银针,精准刺入穴位将丞相扎醒。
当丞相又想装晕时,聂慎儿晃动着最长的银针在他眼前来回摆动,吓得这位老臣再不敢轻易。
聂慎儿每日周旋于朝堂与后宫之间,晨起上朝时与群臣针锋相对,下朝后又马不停蹄地为太后出谋划策。
慎儿,你如此足智多谋,究竟所求为何?太后凤眸微眯,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女官。
聂慎儿盈盈一拜:臣女只盼能出宫游历。如今天下动荡,出行都要提心吊胆。若能辅佐太后治理好这江山社稷,便可带着双亲安心出游了。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不瞒太后,臣女幼时家中曾遭人打砸,自那时起便立志要守护好自己珍视的一切。
难道你就从未想过要手握大权?太后意味深长地问道。
聂慎儿莞尔一笑:太后明鉴,人各有志。对您而言,权力是安身立命之本。毕竟先皇没有善待于你......她适时止住话头,转而道:而臣女只求父母平安喜乐,权柄于我,不过是负累罢了。
太后神色一凛:你怎知先皇让哀家受过苦?
聂慎儿心头一紧,暗忖这不过是随口编造的托词。
她神色自若地答道:娘娘贵为中宫,却要面对后宫三千佳丽的明枪暗箭。先皇又常被谗言所惑,对您多有误解,让您在深宫中受尽委屈,这难道不是苦楚?
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铜漏滴答作响。良久,太后轻叹:你倒是看得通透。只是这宫墙之内,本就是步步惊心。若不狠下心来,又怎能在这龙潭虎穴中立足?
娘娘圣明。聂慎儿恭敬道,如今朝纲在握,定能开创太平盛世。
太后面露欣慰:有你相助,哀家甚是放心。只是你在朝堂上锋芒太露,日后还需谨言慎行。
聂慎儿展颜一笑:娘娘多虑了。那些大臣虽对我颇有微词,却也不敢轻举妄动。臣女自会小心周旋。
罢了,你且退下吧。太后挥了挥衣袖,记得多留心朝中动向。
臣告退。聂慎儿躬身行礼,莲步轻移退出殿外。
等聂慎儿出去后太后便问莫离:“你觉得聂爱卿怎么样?”
莫离低头思索片刻,回道:“太后,聂大人聪慧过人,足智多谋,且忠心于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她行事过于张扬,在朝堂树敌不少,恐日后会招来祸端。”
太后微微点头,“你所言极是。她虽有才华,但这性子太过刚直,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长乐宫,太后等聂慎儿走后,神色凝重地吩咐道:莫离,务必派人保护好她。她献上的东西对皇室至关重要,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谨遵懿旨。莫离恭敬行礼,正欲退下时又迟疑道:太后娘娘,那聂大人的双亲...
也派人暗中保护。太后轻抚着手中的茶盏,眼中闪过一丝深思,记住,只需暗中保护,不可惊扰。另外,让雪鸢去给她当贴身丫鬟。
奴婢这就去安排。莫离欠身告退。
宫门外,聂慎儿步履轻盈地走着。脑海中,小柒疑惑道:宿主,太后明明知道您身怀绝技,为何还要派人监视?
聂慎儿嘴角微扬:这便是上位者的通病。你越是光芒四射,就越招人忌惮。她不过是想求个心安罢了,横竖我们也不吃亏,白得个得力助手,何乐而不为?
可他们会不会暗中使绊子?小柒仍有些担忧。
放心,聂慎儿胸有成竹,有雪鸢在,她只会如实禀报我的丰功伟绩
宿主真是...深谋远虑啊。小柒感叹道。
聂慎儿伸了个懒腰:先回去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后,我们还有更大的棋要下。
宿主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聂慎儿目光如炬,我要去战场,收复赢政打下的疆土。
可如今已非秦朝,打下疆土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小柒不解地问。
聂慎儿淡然一笑:只要是为华夏子孙谋福祉,谁主江山又有何妨?况且这不过是个小位面,我就是要让华夏文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宿主的格局...怕是整个地球都装不下了。小柒半是调侃半是钦佩地说道。
小柒,我就当你在夸我啦!聂慎儿回到聂府后,先是向聂风和屏花问安,随后便径直回到闺房歇息。
聪慧的小柒早已心领神会,立即着手准备出征所需的物资。
它细心地分门别类:毒药、蒙汗药、金疮药;锋利的刀剑、充足的粮草、腌制好的肉干。每样物品都精心打包,只待和采购人采购的时候放进里面便可迅速运往前线。
与此同时,远赴代国的家人子和窦漪房历经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后,终于平安抵达。
当她们踏入代国宫殿时,薄姬与刘恒早已等候多时。
表面慈祥的薄姬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些来自汉宫的家人子,眼中暗藏锋芒。
聪颖过人的窦漪房深知宫中险恶,她步步为营,很快就以出众的才情在代国宫中赢得一席之地。
她时而以不经意的姿态引起刘恒的注意,却又刻意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
这般欲擒故纵的手段,让刘恒渐渐对这个神秘的女子产生了浓厚兴趣。
男人一旦对女人产生好奇,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了解,最终情根深种。
窦漪房深知时机的重要性,她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以退为进。
每当刘恒召见时,她总是以最得体的姿态出现,谈吐间不经意流露出对诗书礼乐的独到见解,却又在刘恒意犹未尽时适时告退。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刘恒越发心痒难耐。
薄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警惕。她开始频繁召见窦漪房,表面上嘘寒问暖,实则处处试探。
一次赏花宴上,薄姬故意提及刘恒幼时的趣事,窦漪房却巧妙地以君子不窥人私为由避而不谈,既显端庄又不失分寸。这番应对让薄姬更加忌惮这个看似温婉的女子。
聂慎儿经过一夜安眠,神采奕奕地醒来。她与小柒仔细推敲着出征的每一个细节:从物资采买到运输路线,从行军计划到作战方略,事无巨细都做了周密部署。
此时的长乐宫中,太后收到莫离传来的密报,得知窦漪房已平安抵达代国,嘴角不禁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而对于聂慎儿,太后虽派重兵保护,却也暗中派人监视——如此才华横溢的女子,既要善加利用,更需时刻提防。
整装待发的聂慎儿来到太后寝宫,郑重请命出征边疆。
太后放下手中茶盏,面露诧异:聂爱卿为何突然自请出征?
启禀太后,聂慎儿拱手行礼,如今边境动荡不安,粮食与新政推行皆需得力之人坐镇。臣愿为太后分忧,平定外乱。
太后凤目微眯:你就这般信任哀家的能力?
太后英明神武,短短时日便平定朝堂纷争,臣心悦诚服。聂慎儿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叠文书,这是臣的浅见,或可为太后参详。
太后示意莫离接过文书,指尖轻抚纸页:这些见解,想必耗费爱卿不少心血吧?
聂慎儿微微一笑,目光坚定而从容:回太后娘娘,臣日夜思索,不敢懈怠。这些见解虽耗费了些时日,但若能助娘娘稳固朝局,便是值得的。
太后翻阅着手中的纸张,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爱卿果然心思缜密,这些建议确实切中要害。不过,战场凶险,你一个女子......
聂慎儿挺直腰背,声音清朗:太后娘娘,臣虽为女子,却自幼习武,熟读兵法。况且,臣的师父在边境行医多年,时常会给臣讲边境的地形,臣对边境形势了如指掌。如今敌军蠢蠢欲动,若不及早防范,恐生变故。
太后沉吟片刻,目光深邃:你可知此去凶险万分?
臣愿以性命担保,定不负太后所托。聂慎儿单膝跪地,神情肃穆。
太后终于点头:好,哀家准了。莫离,传旨下去,封聂慎儿为镇边将军,即日启程。
聂慎儿深深一拜:谢太后恩典,臣定当竭尽全力,保我边境安宁。
就这样,聂慎儿率领大军,携带着小柒精心筹备的粮草辎重,踏上了收复故土的漫漫征途。
初至军营时,迎接她的并非将士们的拥戴,而是一道道充满质疑与轻蔑的目光。
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怎会轻易信服一个初来乍到的女子?然而聂慎儿神色如常,她深知在这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唯有真刀真枪的战绩才能赢得将士们的真心敬服。
机会很快来临。敌军大举来犯,战鼓震天。聂慎儿临危不乱,站在高处冷静观察敌军阵型。她敏锐地发现敌军左翼薄弱,当即制定出周密的作战计划。
她先派精心培养的暗卫部队佯装溃败,引诱敌军深入山谷;同时命令精锐部队在两侧密林中设下埋伏。
敌军果然中计,如潮水般涌入山谷。就在他们得意忘形之际,聂慎儿一声令下,刹那间伏兵四起,杀声震天。
只见她一袭戎装,手持寒光凛凛的宝剑,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剑锋所向,敌军纷纷倒地。暗卫们见状,士气大振,个个奋勇争先。
这场战役大获全胜,不仅歼敌无数,更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战后,那些曾经对聂慎儿嗤之以鼻的将士们,眼中都闪烁着敬佩的光芒。从此,军令如山,将士们无不心悦诚服。
聂慎儿乘胜追击,接连收复数座城池。每到一处,她都亲自调整作战部署:让将士们吃饱穿暖,加强训练;采取奇袭战术,以雷霆之势击溃敌军;对俘虏则晓以大义,许以厚待,劝其归顺汉朝。在她的带领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与日俱增,成为一支所向披靡的铁血之师。
人越来越多,就直接安排老弱病残种地的种地,管后勤的管后勤,让他们有能力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