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地下祭坛。
林恩以能量形态直接出现在那跳动着的灰烬核心之前。这里的终结气息浓稠得如同液体,冰冷刺骨,疯狂地侵蚀着他周身自然散发的平衡力场,试图将他也染上灰败的颜色。祭坛周围,终末教派的信徒们跪伏在地,狂热的祷告声与核心的搏动形成诡异的共鸣,加速着对地球生命场的抽取。
林恩没有理会那些信徒。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灰烬核心上。在他的感知中,这核心如同一个恶毒的寄生虫,以其独特的“终结”规则,强行嵌入了地球生命场那充满“过程”活力的网络之中,并不断将生机转化为死寂。
斯特兰奇的魔法光辉从天而降(穿透了岩层),如同金色的丝线,开始编织成一张大网,试图包裹并稳定住被核心侵蚀的生命场区域,减缓生机的流失。苏睿操控的瓦坎达能量屏障也同步展开,蓝色的振金能量如同罩子,约束着灰烬核心的波动,防止其进一步污染周边。
但这只是治标。核心仍在持续运作。
林恩伸出手,并非物理意义上的手,而是高度凝聚的意识与能量的结合体,轻轻地“触摸”那灰烬核心。
瞬间,海量的负面信息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向他的意识——无数生命被强行终结时的痛苦哀嚎、文明湮灭时的绝望、星辰冷却后的死寂……这些都是“归亡”法则记录的宇宙阴暗面,足以让任何心智瞬间崩溃。
林恩的意志如同亘古不变的礁石,承受着这负面洪流的冲击。他没有排斥,反而以一种近乎慈悲的心态去理解、去接纳这些痛苦。他看到了“终结”本身,也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但教团的行为,是滥用、是亵渎、是将本该自然到来的“终结”强行提前,以此取悦那代表着“归亡”法则的古神。
“终结,不应是诅咒,而是循环的终点与新生的起点。”林恩的意念如同温暖的阳光,开始渗透进冰冷的灰烬核心,“但你们,扼杀了起点,只追求终点。这,才是对宇宙最大的不敬。”
他开始行动。他不再试图暴力摧毁核心,而是以其对宇宙规则的深刻理解,开始“重新编写”核心与生命场连接的“接口”。
他将自身那融合了秩序与过程的平衡之力,化作无数比量子更细微的“修复符文”,注入到连接处。这些符文并不驱逐“终结”的概念,而是将其引导回它应在的位置——作为“过程”的一个环节,而非全部。
他将被核心抽取、即将转化为死寂的生机,巧妙地引导、反转,将其重新注入到被侵蚀的生命场中。同时,他将那些凝固在核心中的痛苦与绝望,以其对“过程”的理解进行“转化”,将它们从纯粹的负面能量,还原为生命曾经存在过的、饱含情感波动的“记忆”,让这些记忆如同落叶归根,安详地融入宇宙的背景信息海。
这是一项极其精密且耗费心神的工程。在外界,斯特兰奇和苏睿看到,那灰败的光柱开始减弱,核心的搏动不再那么有力,而周围冰层中原本失去的微弱生机,正在一点点地恢复。
祭坛上的教团信徒们发现了异常,他们的祷告变得急促而惊恐。大祭司绝望地试图用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脏,以更极端的死亡气息加强仪式,但他的动作在林恩的意志下被凝固。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度,而在于其深度与广度。”林恩的意念回荡在祭坛空间,“以死亡崇拜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背叛。”
最终,在那灰烬核心的内部,一点微弱的、却充满韧性的绿意悄然萌发,那是被林恩强行逆转、注入的生机种子。这一点绿意迅速扩大,如同燎原之星火,与外围的平衡之力里应外合。
“砰——”
并非爆炸,而是一声如同枷锁断裂的轻响。灰烬核心表面的灰败颜色迅速褪去,最终化为一颗透明的、内部仿佛封存着一片微型森林光影的结晶,轻轻落在祭坛上。所有的终结气息消散一空,只剩下一种经历过毁灭而后新生的、异常纯净的生命波动。
林恩的身影重新凝聚,略显疲惫,但眼神明亮。他不仅阻止了仪式,更在“归亡”的法则面前,成功地扞卫并诠释了“过程”的不可侵犯。
他拾起那枚透明的结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从极致绝望中涅盘出的生命力量。
“这或许……能成为‘火花’们面对终极恐惧时的一道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