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那15秒的引用,其效力远超十场爆满的音乐节和一个月稳坐榜首的彩铃排名。
它像一枚被盖上了国家级认证的印章,宣告了许昊及其作品的“正统性”与“正能量”属性,瞬间点燃了全国范围的关注。
一夜之间,许昊的名字不再是娱乐新闻的边角料。
新华社发了通稿,赞誉其作品“唱响青年心声”;
《中国青年报》 在文化版块做了专题报道,标题为《“夜空中最亮的星”:一代人的精神图腾》;
连地方卫视的新闻节目都开始跟进,将他作为“本土文艺新秀”的典型进行宣传。
采访邀约的级别陡升,从娱乐记者变成了知名时政、文化节目的主持人。
问题也不再局限于音乐本身,而是拓展到“青年责任”、“时代精神”等宏大话题。
赵丽蓉的办公室彻底变成了“作战指挥中心”。
电话铃声从清晨响到深夜。
演出市场报价翻了几番,且不再是简单的商演,而是跨年晚会、国家级庆典活动的压轴或重要表演嘉宾。
他的出场,本身就成了活动规格的保证。
歌曲的彩铃、铃声下载量飙升,各类商业使用授权申请雪片般飞来。
赵丽蓉迅速组建了更专业的团队,包括专职助理、宣传、商务,以应对骤增的业务。
她像个警惕的守护者,在狂喜中保持清醒,严格筛选合作,反复对许昊强调:
“你现在是标杆,一言一行都被放大,决不能行差踏错。”
许昊努力保持着谦逊和礼貌,但面对山呼海啸的赞誉和关注,内心难免有波澜。
央视的引用,如同一道神奇的分水岭。
之前,许昊是“正在升起的新星”;
之后,他已是“夜空中那颗最亮的星”。
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名望、财富和机会。
这条星光大道,在变得无比宽阔的同时,也显得更加陡峭和孤独。
他站在聚光灯下的中央,明白自己已经回不去了,唯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眩目的光芒,并努力让自己不至于在这光芒中迷失。
“小姨,商演和代言都推了,采访能推的也都推了,现在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要先去录两首歌,趁热打铁!”
“行,听你的,不过给你找的助理你真的不用吗?”
“小姨,真的不用,我又不出去跑商务,要助理干嘛用?还是跟着你吧,你的事情可比我的多多了!”
“好吧,那我给你联系录音棚去了!”
录音棚里依旧是与世隔绝的安静,只有设备指示灯发出幽微的光。
巨大的玻璃窗外,是赵丽蓉和制作人张老师略带担忧又充满期待的脸。
他们知道,外界所有的光环,此刻都必须被隔绝在外。
许昊需要面对的,只有话筒,和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
许昊站在麦克风前,没有立刻开始。
他戴着眼熟的监听耳机,微微低着头,像是在酝酿,又像是在逃避窗外那个喧闹的世界。
他需要为这首《有没有人告诉你》找到最精准的情感入口。
前奏缓缓响起,是那段忧伤而优美的钢琴旋律。
“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
他开口唱出第一句。
控制室里的张老师眼睛瞬间亮了一下——许昊的声音,和之前任何一次录制都不同。
那声音里带着一种真实的疲惫感,一种刚刚经历过巨大喧嚣后的倦怠,以及一种更深沉的、仿佛从骨子里渗出来的孤独。
这恰好完美契合了歌词中初到陌生之地的惶惑与疏离。
这不是表演,这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
央视的赞誉、蜂拥而至的关注,并没有让他飘飘然,反而加深了他对“孤独”本质的理解——即使站在最亮的聚光灯下,有些路,终究要一个人走。
“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
“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
唱到副歌部分,许昊闭上了眼睛。
他的眉头微蹙,握着话筒架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
歌声里没有技巧的炫技,只有一种近乎掏心掏肺的坦诚和脆弱。
那是一种极度渴望被理解、却又深知沟通之难的无助。
巨大的成功,似乎并未填满他内心的某个角落,反而让那份关于“失去”和“未完成”的痛楚,变得更加清晰和具体。
张老师紧紧盯着频谱仪上那饱满而充满张力的声波,手指悬在通话键上,自始至终没有按下。
他不忍心打断这种人歌合一的状态。
他甚至能感觉到,许昊正在把这段时期所承受的巨大关注和压力,转化成歌声中的情感能量。
“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我听见有人欢呼有人在哭泣……”
这一段,许昊的处理带来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抽离的视角,仿佛那个在“不夜城”里被欢呼包围的人不是他自己,他只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听着别人的悲欢,咀嚼着自己的寂寞。
这种处理,让歌曲的意境瞬间升华,充满了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存在主义的思考。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录音室里一片寂静。
许昊依然闭着眼,胸口微微起伏,额头上是细密的汗珠,仿佛刚从一场情感的风暴中穿行而出。
过了十几秒,张老师才按下通话键,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无比的郑重:
“许昊,这首歌……你唱到骨子里去了。外面那些热闹是别人的,这首歌,是你自己的。”
整整三天,许昊都泡在录音棚里。
赵丽蓉很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
期间景甜也来录过歌曲小样,还帮忙帮许昊录了一小段合声。
最近景甜很不开心,她的经纪人因为同意她给许昊拍一次就好的mV被公司辞退了。
她知道,这是公司给她的威胁,如果她不妥协,她很有可能会被雪藏,然后……会有人替代她!
其实她早就有预感,只是一直抱有幻想,是啊,像她这种还没有一点名气的小女生,哪有配车配助理配经纪人的?
“老板说了,只要你点头,以后公司的顶级资源都向你倾斜。电影女主角、国际代言……保证让你红透半边天。至于条件嘛……”
公司老板的特助意味深长地顿了顿,
“老板希望你是个‘懂事’的姑娘,他很愿意‘亲自’照顾你。”
这番话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瞬间刺穿了景甜所有的幻想。
她感到一阵恶心和屈辱,脸色变得煞白,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